變化中的東亞地緣政治地位
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路愛國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
參考分類:思想評論/ 相關文件:
其他資訊:
|
東亞是中國、朝鮮和日本三國所在地,它們擁有悠久和彼此相聯的文明遺產。直到19世紀之前,儘管這些國家知道歐洲世界的存在,但後者不外是世界上一個遙遠的、意思不大和不很重要的地方。19世紀,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面貌組織起來的這個遙遠的世界突然闖入東亞,並通過強制手段把這一地區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經濟政治系統。在世界體系的統治階層和國家看來,東亞只不過是世界經濟軸線分工中即將變成生產邊緣類產品的又一個區域而已。
無須多說,東亞人對被納入到這個世界體系中充當這個附屬角色並不滿意。日本首先開始通過明治維新力圖扭轉這種局面。它努力學習技術並建立國內機構,以便使自己能夠改變它當時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中國扭轉局面的努力開始得晚了一些,先有1911年革命,後有中國共產黨的長征。朝鮮扭轉局面的嘗試由於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而推遲,直到1945年之才開始起步。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三個國家在現代世界體系中都仍然發揮著次要作用。美國當時成了這個世界體系的霸權國家。它擁有壓倒性經濟優勢。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它在軍事和意識形態上唯一的競爭對手是蘇聯。為了維持有利於兩個大國的和平狀態,美蘇達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協議簡稱雅爾塔。它們同意把世界分為兩部分,並同意維持這兩個地區邊界完整。它們還同意各自走不同的經濟道路(事實上蘇聯自動退出了世界經濟交換)。它們還同意積極開展一場口頭上而絕非暴力的鬥爭,這稱為冷戰。對雙方來說,口頭戰的功能並非要改變地緣政治現狀,而是通過各方管好自己的盟友和衛星國來維持現狀。
雅爾塔安排經受了4次考驗,包括圍困柏林、朝鮮戰爭、金門馬祖爭端和古巴危機,每次都以達成恢復原狀的停戰協議而告終。雅爾塔安排似乎運轉良好。後來卻突然陷入了麻煩之中。有兩個重大發展瓦解了雅爾塔並從而瓦解了美國霸權。第一是西歐和日本經濟強勁崛起。到1960年代中期,美國失去了對這兩個區域生產企業的經濟優勢。西歐和日本不但在自己本國市場上能游刃有餘地與美國競爭,而且甚至在美國的市場以及世界其它市場上展開競爭。西歐和日本在經濟上已經不再依賴美國政府的善意。它們已經成了主要的經濟競爭對手,並從而可能嚮往獲得政治自主。
第二個變化是後來被叫做第三世界或南方的某些大國不願接受雅爾塔協議安排的現狀。首先是中國,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聽從史達林勸告,進軍上海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中國並不是唯一起來造反的國家。古巴、埃及、阿爾及利亞、而首先是越南,都對美國支配的世界秩序進行挑戰。這些國家在這樣做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得到蘇聯的支持,後者通常把自己的作用僅僅局限於口頭支持和少量資金。但無論如何,越南這個小國不但能抵抗美國,而且還在戰爭中事實上打敗了美國,這一壯舉改變了世界體系。
正是這個時刻,即1970年代初期,我們可以觀察到美國的力量開始緩慢而持續衰落,其真正霸權結束了。此後30年即1970~2000年的歷史,是美國試圖減緩它在世界體系中力量衰落的歷史。對東亞來說,這是一個經濟巨增時期,首先出現在日本,隨後在所謂四小龍(南韓、台灣、香港和新加坡),之後在中國本土。
小布希入主白宮和911襲擊為布希政府的新保守派推行單邊軍事干預計劃提供了合法性,最終導致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這次入侵使美國在外交、政治、經濟、甚至軍事上遭到慘敗。新保守派原打算加強美國在世界體系中的地位,重建其霸權。結果卻正好相反。入侵伊拉克推動了歐洲政治自主運動的發展,加快了核擴散速度,最明顯的是在北朝鮮和伊朗。它還重創了美國的政治和道德信譽。
從地緣政治上說,今後20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歐洲和東亞作為獨立於美國的力量出現在世界舞台上。但在東亞這會採取什麼形式?三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和協調是其中最小的問題。它們都已經成為資本積累的主要基地,並且可以預料,今後幾十年它們將更加強大。如果通力合作,它們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經濟一體化能給它們帶來百利而無一害。它們可能會下定決心朝這個方向發展。
主要困難在政治上。三國相互之間存在著歷史積怨,這在它們發展關係中仍然發揮非常重要的影響。朝鮮依然銘記著日本對它的殖民統治。中國依然銘記著日本1930和1940年代對其大部國土的佔領。而日本的民族主義則依然為一種感覺所助長,那就是,上千年來他們在文化上遭到中國和朝鮮的藐視。第二大政治問題是朝鮮和中國都仍然處於分裂狀態,而國家統一仍然是基本和緊迫的要務。第三大政治問題是各國未來軍事力量的形式和規模問題,特別是發展核武器問題。
如果東亞想發揮它所擁有的經濟力量,它就必須解決這些政治問題。無論中國還是日本,沒有對方,兩國都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經濟潛力。我還要說,沒有朝鮮,甚至中國和日本合在一起也不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意味著,東亞內部必然發生重大的政治談判,像以往半個世紀西歐發生的那種情況一樣。在這個問題上當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一旦三國都能拋掉歷史積怨(這並不是根本不可能的想法),一旦朝鮮和中國找到自己國家政治統一的途徑,以及一旦三國對他們的軍事擴張和可能的軍事合作做出明確定位,那麼,東亞將是21世紀世界政治中一支巨大的力量。
它們因此需要在三個重大政策問題上做出決定:1. 它們與美國的關係;2. 它們與近距離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和外環國家(南亞和西南亞)的關係;3. 它們在未來幾十年南北鬥爭中將採取何種立場。應當指出,這些問題正是歐洲未來幾十年同樣面臨的問題(儘管周邊範圍不同)。
在過去50年,美國(及其共謀的偽對手蘇聯)規定並限制著世界體系中的鬥爭和辯論。在今後50年,我們將發現自己處於一個真正的多極世界中。我們也將發現自己處於從世界體系即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向某種尚未決定和定義的世界體系的過渡當中。東亞將是這個過程的核心部分,但它並不孤立。
(版權所有: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所有版權保留。在不改動本評論和展示版權所有條件下,允許下載、通過電子傳送或電子郵件信箱轉發給其他人、把文本登載在非商業團體互連網頁面上。如欲翻譯、以印刷和/或包括商業網頁和節錄等其他形式出版,請與作者聯繫,電子郵箱:iwaller@binghamton.edu;傳真號碼:1-607-777-4315。每月兩次發表的這些評論,旨在從長時段而不是從當前頭條新聞的角度,對當代世界變化做出反應。)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