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講論會] 《間諜佐爾格》影片放映暨討論會 

夏潮青年學術論壇.第十次講論會活動預告(7月5日,週二)

 夏潮聯合會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夏潮講座/
相關文件

其他資訊

主  題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 《間諜佐爾格》影片放映暨討論會
 
主 講 人:
曾健民(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
主 持 人:
藍博洲(作家、夏潮聯合會會長)
地  點:
夏潮聯合會(北市敦化南路2段170號6樓) 按此看[地圖]
時  間:
2005年7月5日(週二)

18:30-19:00:入座
19:00-19:10:主持人介紹
19:10-20:30:主講人報告
20:30-20:50:評論人講評
20:50-21:00:休息時間
21:00-10:00:開放討論

 

聯絡方式:
電話:2735-9558、傳真:2735-9035

電  影:間諜佐爾格
導  演:筱田正浩 2003年出品
主要演員:伊安.格倫(Iain Glen)、本木雅弘、望月里緒菜、夏川結衣、岩下志麻

開場白:

  凡深入研究二戰史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佐爾格的。在這一場反法西斯戰爭中,人們熟知的是,他在德軍即將進攻蘇聯的前夕,向蘇聯發出了戰爭警告:"進攻將在1941年6月22日拂曉全面展開。"但是蘇聯領導人卻不予理會,結果蘇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喪師失地,一潰千里。在蘇聯危急的關頭,佐爾格又向蘇聯發出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日本政府決定不同蘇聯交戰!"史達林在獲得這份無比寶貴的情報後,迅速抽調遠東軍隊到歐洲方向,包括精銳的5個步兵師和3個坦克師。這些坦克師裝備的都是有名的T-34坦克。這支生力軍投入戰場,向在莫斯科城下筋疲力盡、傷亡慘重的德軍殺去。德軍哪里還能招架得住,於是出現了令全世界目瞪口呆的一幕:號稱天下無敵的德軍在蘇軍的淩厲反攻面前,從莫斯科城下踉蹌敗退,其常勝不敗的神話有如泡沫一般地破滅了。正當威風一時的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兵敗受挫之時,佐爾格卻被日本警方逮捕。日本特高課破獲了一個間諜網,此案涉及9個國籍數十人,甚至近衛首相的秘書和高級顧問(尾崎秀實)也牽涉其中,日本現代史書上稱該案件為「佐爾格事件」。

  距離日本接受投降九個月前的,1944年11月7日,日本軍部法西斯在東京監獄對佐爾格和尾崎秀實執行了絞刑。在敵人的絞架下,佐爾格面不改色地高呼:"共産主義萬歲!國際共產黨萬歲"

電影:

  如今年過七十的日本著名導演筱田正浩在經過二十年的籌備企劃之後,推出了他生涯中的最後一部作品《間諜佐爾格》,2003年出品。

  拍攝該片投入了20億日元,可能是日本影壇近年來最大的製作,劇中用了大量電腦特技重現了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的東京街景,並遠赴上海取景,想要努力重現佐爾格與其重要搭檔尾崎秀實、史沫特萊在三○年代的上海活動的情景,這些都使得本片成爲當時日本輿論極關注的熱點。

  影片的故事完全取自歷史事實。一開始即是特高展開大逮捕,嚴厲拷打尾崎秀實,審訊佐爾格的鏡頭。主角----佐爾格是德俄混血兒,在一次大戰後加入蘇聯共產黨,成爲蘇軍的情報人員(請見下文的佐爾格略介)。他在上海經史沫特萊的介紹結識了日本記者尾崎秀實,開始交往共事。

  另一重要主角----尾崎秀實的少年時代是在台灣臺北的古亭度過的,時為日本的殖民地。成長過程中見識在被異族統治下,受不平等待遇的中國人(台灣人)的處境,而懷有著特殊的感情與同情。東京帝大期間接觸了左翼的社會科學理論。後考入《大阪朝日新聞》任記者,並與左翼的出版工會有聯繫,自始思想上、世界觀上更明確了。1928年派任上海,據尾崎的自述,當其攜著愛妻搭客輪接近上海時,看見長江之大浪滔滔,一時間心情激動流下淚來,久久不能釋懷。尾崎在上海期間曾協助了左聯的活動,與當時的中國左翼文人密切交往共事。(可參考夏衍的自傳,或人間出版社最近所出版的創作叢刊《迎回尾崎秀樹》)重返日本的尾崎秀實已是一位當時著名的「中國通」,西安事件發生時,他的敏銳深刻的分析受到好評,而活躍於日本輿論媒體界,更因此成為近衛的私人顧問。當佐爾格來到日本,則再度尋求尾崎秀實的支援與合作。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向蘇聯提供了大量重要情報,直到遭逮捕。

  在影片的開頭,筱田正浩選擇了中國作家魯迅在名作《故鄉》中爲廣大國人熟知的那段話:“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裏的路,在筱田正浩看來,不僅是個人的人生之路,也包括民族、國家所選擇的發展軌迹,乃至人類社會的行進歷程。佐爾格和尾崎正是爲了追求理想中人類社會的“大路”,而決定了自己人生的“小路”。佐爾格在絞索套上脖子時說:“這是我的最後一句話:國際共産主義萬歲!” 

  佐爾格和尾崎是內心充滿激情的人,其他人亦然。筱田正浩在三個小時的電影裏塑造了一群執著于各種信念的人物群像,筱田正浩沒有給這些人物下定義、臉譜化,相反,他對所有堅持理想和信念的人都給與了一樣的尊重,但是,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又結果如何?筱田正浩通過這些表達了他在接近歷史真相後的困惑。本部電影上映前後,日本的岩波書店所出版的著名雜誌《世界》,曾對導演做了重要的對談採訪。伴隨著電影的轟動效應,佐爾格的傳記、獄中的手記、「上申書」又成為人們研究的書刊,而當年事件的關鍵人物之一尾崎秀實,其真誠感人的獄中家書集《愛情像流星雨》又重編再版,隨即成為岩波書店一時的輰銷書。其實該書早在二戰後不久即由尾崎的多位好友和左派同志曾初次出版,而廣為流傳,至今仍是日人評選難忘的二戰後五○年代的重要蜴銷書籍之一。

為什麼要看電影《間諜佐爾格》:

  要不要秉持超越個人生活的理想和信念?人類要走的路又究竟在哪里?這是筱田正浩提出的疑問,也是他的理性思考的體現。儘管他可能難以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但在如今的浮華時代,他仍然在探索,盡到了一位知識份子的責任。其實,筱田正浩思考的問題,對當今的我們來說,具有同等重要,甚至尤有過之的意義。對於這部筱田正浩投入大量心血的作品來說,它的真正內涵是一個日本知識份子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深沈思考。向朋友們推薦這部影片的原因也在於此,筱田正浩的思考是立足於日本而又超越日本的,在我們看來,具有它山之石的借鑒意義。很少有人願意象筱田正浩那樣去痛苦地思考,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和功利至上主義的合謀,要麽就是滿足於感官的自得其樂。

  筱田正浩的《間諜佐爾格》對人們的另一個意義,則是爲我們提供了歷史知識的有益補充,進而啓發我們從不同以往的更加全面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影片的歷史背景是昭和天皇在位期間的前二十年,也正是中日關係史上最爲惡化、中國被日本侵略得幾乎亡國滅種的時期。我們在歷史書上學到的是日本軍國主義野心膨脹,進而窮兵黷武,走上侵略擴張道路,雖然提及了日本國內的矛盾,但沒有說明嚴重到了何種地步。筱田正浩則展示出來了這幅景象:彼時日本資本主義正陷入深刻的危機中,在日本壟斷資本和天皇軍部法西斯的聯合統治下,當時日本的經濟危機導致農民陷入赤貧,中小地主紛紛破産,賣兒賣女成爲普遍現象,十幾歲的小姑娘成群站在車站等待去都市或海外賣身,而代表壟斷資本利益的軍部則掀起了對外十五年侵略掠奪的狂熱。通過藝術作品,筱田正浩表達了他以日本人的角度進行的思考。
最後:

  的確,我們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時,應該看看筱田正浩的這部電影「間諜 佐爾格」,並像尾崎的家書中所言:張大我們的眼睛看看這世界吧!

佐爾格略介:改寫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現代卷》

  1941年,日本特高課破獲了一個間諜網,此案涉及9個國籍數十人,甚至近衛首相的秘書和顧問(尾崎秀實)也牽涉其中,是重要關鍵角色。 這個案件震驚了日本社會,也轟動世界。近衛內閣因此案而倒臺。 這一間諜案的首要人物就是佐爾格。他被認爲是20世紀最大的間諜,被譽爲“間諜巨星”。

  理查德•佐爾格(1895-1944),1895年10月生於俄國高加索巴庫油田附近的阿基堪德鎮,父親是德國工程師,母親是普通的俄國婦女。佐爾格3歲時,全家遷往德國,定居柏林郊區。1912年,佐爾格進入柏林希特費爾德中學讀書。他喜歡歷史,愛好文學,能言善辯,政治上是個泛德主義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佐爾格應徵入伍,奔赴戰場。戰爭期間,他作戰勇敢,榮獲二級鐵十字勳章。佐爾格經歷和目睹戰爭的慘狀後說:"我陷入了極度的思想混亂之中。"1916年,佐爾格負傷住院時,結識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知識份子,開始接觸一些共産主義經典著作。同年10月,他就學于柏林大學經濟系,秘密接觸了社會主義組織。他暗下決心:"除學習之外,還要參加有組織的革命活動。"1918年1月,佐爾格正式退役轉入基爾大學學習並加入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1919年加入德國共產黨,並初步顯示他的組織鼓動才能。

  1924年,德共第7次代表大會召開,佐爾格作爲正式代表出席會議,並負責會議的保衛工作。佐爾格的個性吸引了與會的蘇共代表,他們建議他去莫斯科,用他的才能爲共產國際服務。1925年,佐爾格偕妻女來到蘇聯,定居莫斯科,加入蘇聯國籍和蘇聯共產黨,供職於共產國際新聞處。1928年7月,佐爾格出席共產國際第6屆世界代表大會。不久,蘇軍情報部部長別爾津招用佐爾格。1930年1月,佐爾格被派往中國,搜集有關中國局勢問題的情報。佐爾格取道柏林、從德國農業報編輯部裏搞到一封介紹信,然後以該報記者的身份來到上海,拜見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工作人員,結識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史沫特萊以及其他一些國際知名人士,很快建立由1個蘇聯人、1個波蘭人、1個中國人、1個日本人組成的"上海小組",廣泛搜集各種情報。  1932年2月,佐爾格完成在中國的使命,經海參崴回到莫斯科,受到有關部門的熱烈歡迎。自從20年代日本干涉蘇俄革命起,蘇聯一直把日本當作東方最危險的敵人。"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決定在日本組建情報網,別爾津正打算把這個任務交給佐爾格。經過具體的籌劃,佐爾格決定取道德國到日本。

  柏林是佐爾格的第二故鄉。佐爾格通過熟人和朋友從《法蘭克福日報》編輯部弄到駐東京特派記者的身份證。在東京,佐爾格首先拜訪德國駐日大使館的外交宮奧特,他倆一見如故。不久,一個以佐爾格為中心的組織"拉姆賽"小組成立了,成員有南斯拉夫籍的勃蘭科•伏開利克(蘇共黨員)、德國人馬克斯•克勞森(蘇共黨員)、日本人宮木佑德(美共黨員)、尾崎秀實(日本《朝日新聞》記者)等。到1941年11月,這個小組發展成爲由39人組成的國際性組織。1933年10月,佐爾格又加入納粹黨,進一步獲得工作的便利條件。

  1935年7月,佐爾格得到一份關於日本陸軍體制、領導人、內部派系等內容的情報,"拉姆賽"小組初戰告捷,佐爾格興高采烈地繞道美國、法國、波蘭回莫斯科報告了工作情況。佐爾格在集中精力搞情報工作的同時,自然不會忘記自己是"記者"。他憑藉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給《法蘭克福日報》發回不少高質量的稿件,使自己在德國的聲譽日增。

  1936年,日本發生二•二六事件,1400名日本下層官兵舉行叛亂。日本當局對政變內幕嚴加封鎖。蘇聯指示"拉姆賽"小組摸清其中內情,掌握日本局勢的動向。佐爾格驅車來到奧特武官的辦公室。奧特把他拉入一間密室,說:柏林要求儘快摸清二•二六事件的內情和日本政局的發展動向。說罷,隨手遞了一些零散材料給他。佐爾格帶著材料回到自己的臥室,與尾崎等人收集的情報放在一起分析,然後寫了-份研究報告,大意是:日本政局不會因此發生大的變化。這份材料分別被送到柏林和莫斯科,雙方都感到很滿意。奧特因此受到柏林的嘉獎,佐爾格因此得到任何時候都可以閱讀使館所有文電材料的特權。

  1937年7月7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莫斯科指示佐爾格搜集有關情況,預測戰爭前途。佐爾格以記者的身份到瀋陽、張家口等10多個中國城市及其附近鄉村採訪中日軍人、老百姓和中國抗日組織的領導人,綜合有關情報,最後向蘇聯報告:戰爭將是長期的、日本難以取勝。史達林參考佐爾格的報告,決定援華抗日,讓中國拖住日本,減輕日本對蘇聯的壓力。

  1938年,日蘇關係十分緊張。佐爾格從日本社會的種種事件和收集到的有關材料分析得出結論並報告莫斯科;關東軍正在積極準備向蘇聯發動武裝入侵。蘇軍爲此加強了戰備。哈勒欣河之戰前夕,關於關東軍部署、武器裝備、戰爭物資的運輸等詳細情報,又及時送到了莫斯科。開戰後,蘇軍獲勝。日本被迫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停戰協定。

  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幾個月前,有關這個問題徵兆的報告同樣送到了莫斯科,遺憾的是沒有引起蘇聯的重視。

  1941年5月,德國新任駐泰國大使館陸軍武官肖爾中校來到東京。作爲佐爾格的朋友,他向佐爾格透露了希特勒可能將於6月20日或推遲二三天進攻蘇聯的情報。佐爾格徹底摸清情況後,用無線電通知莫斯科:德國將於6月22日進攻蘇聯,兵力爲170-190個師。

  1941年8月23日,日本最高統帥部在東京開會,作出"今年不向蘇聯宣戰"的決定。佐爾格立即向莫斯科報告了會議情況。史達林從東線抽調準備用於對付日本進攻的11個步兵師約25萬人到西線作戰,將德軍遏制在莫斯科城下。 約在1941年10月中旬,佐爾格又向莫斯科報告:日美關係相當緊張,日本不可能幾周內向蘇聯開戰。

  佐爾格的所作所爲早就引起了日本憲兵和特高課的注意。一開始是佐爾格"拉拇賽"小組的一位成員受到特高的嚴刊拷打,據說後來因此導致該案的不幸結局。

  1941年11月18日淩晨5點,日本東京特高課人員突然闖入德國《法蘭克福日報》駐東京記者佐爾格家裏。佐爾格則大聲抗議這種非法逮捕。特高課指控佐爾格是蘇聯間諜。194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紀念日這一天,佐爾格和尾崎秀實於東京被秘密絞死,終年49歲。

  1964年11月5日,蘇聯政府追授佐爾格爲蘇聯英雄。爲了紀念佐爾格,蘇聯的一艘油船、莫斯科的一條街道以佐爾格命名。1965年,蘇聯還發行過佐爾格紀念郵票。

(以上資料多改寫自網路文章,不勝感激)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