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中)
網絡共同作業社會體系的形成
原著: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B】IT革命引發社會性的知識網路化和「去企業化」
(1) 80年代,信息化從運用大型主機(Host computer ) 的時代進入到運用PC及電腦網路的階段。先前的信息化只能處理大量發生的辦公室固定事務,並沒有成為提高知識勞動效率的手段。
到了90年代,信息化的運用發展到複合媒體(Multimedia)個人主機,不僅是計算業務,也能用於設計、預測、診斷等等白領階級的非定型業務,加上PC的性能升級和價格降低,使得PC成為大多數知識勞動者個人都能擁有的生產手段。更由於包含著多個PC用戶端(Client,在網路上接受服務的電腦系統)和檔案伺服器(File server,提供整個網路運作管理和系統軟體資源服務的電腦系統)的區域網路(LAN,local area network,企業內或區域的信息網)的急速擴大,每個人不僅可以使用自己PC工作站處理信息,也能夠自由分享他人PC中的資料,使得多個PC和知識勞動者所擁有的力量合而為一,促進了知識勞動者的效率飛躍性地上昇。
在知識勞動或以知識勞動為主的知識經濟中,人才是創造和運用新知識的主體,所以愈多有主體性的人的參與,知識的創造及共有就愈加發展。反之,在工業部門的生產過程中,愈是想取得發展就必須使人與人之間的直接聯繫愈來愈減少。所以,就知識勞動來說,每個知識勞動者都能夠平等的、並行的雙向接收和傳遞知識的信息系統最為合適,這就是「PC網路」系統。
另一方面,社會之所以需要「共有知識」的網路系統,和知識的經濟特性有關:知識與物質財貨不同之處在於,物質財貨在使用中會有自然和人為的耗損,它所內含的價值量最終會因為使用價值的耗損而喪失;但是,知識的價值沒有自然的承載體,它的使用價值就是知識的客體化過程(使用)本身,並不會因使用而減少,因此盡可能的由多數人來共有、享用(非讓渡)反而會擴大它的社會使用價值。此外,為了共有知識所進行的空間移動的成本也不多(物質財貨在空間移動上需要相當的成本,必須得到補償),更重要的是,知識不僅不會因使用而減少,反而由於其使用而更進一步發展或產生新的知識,也就是說,知識的使用本身就是知識的直接再生產。因此到了PC、網路的階段,信息系統才具有符合知識勞動所需要的知識共有系統的機能。
互聯網(Internet)原先只是在研究者之間的公開和自由的信息交換、共有的網路,開始於軍事科技研究用的ARPA網,其參與者也以軍事科學研究人員為範圍。但是,這一些軍事科研人員只是「偶然」的任職於軍事研究所,他們的思想只是知性專家,與一般科學研究者並無沒有兩樣。不僅如此,ARPA誕生的1969年正是反越戰運動的高峰期,在電腦科技者間的反體制意識很強,可以說,互聯網是誕生在排斥一切體制干預的無政府主義環境當中。這些無償的知性營為是學院派研究者的基本作風。關於PC研發的情況也差不多。1971年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登場時,以享受構想與方案的實現所帶來的快樂為最高宗旨的電腦駭客(Hacker)們,是抱持著「將電腦的功能開放給大眾使用,並共享知識和信息」的態度而邁向PC的製作。
(2) 企業組織朝向網絡型變貌
80年代後半,美國企業以「業務重整」(Restructuring)為名展開徹底的合理化,透過企業的合併和收購,事業範圍的再整編,以及非事業部門的外包化和組織扁平化(排除中間管理階層)來節約成本。由於信息化有助於企業上層部門直接掌握信息、作成決策並下達指令。因此,原先金字塔型的階層組織轉變成為扁平化組織,大量削減了中間管理階層。信息化就成為企業合理化的最佳手段。
但這些企業組織的改革、扁平化,不僅僅是為了削減成本,也是為了使日愈重要的知識勞動更加效率化。因為知識勞動不同於單純的體力勞動,必需要重視其勞動主體性,並不是下達命令就能夠使其服從。
到了90年代,因為PC互聯網的運用,企業的信息帶動了一波組織再造(Reengineering)風潮。所謂的Reengineering,正確地說應該是「企業流程改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將原來依照職能而分工的組織型式,重新整編為依照業務化的過程而進行的分工體系。因為,以職能分工為基礎的階層組織雖然適應於規格化產品的勞動過程。但是,知識勞動的特性在於需要聯合各個不同部門的人力的平等協力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其組織原理與階層組織的等級制度大異其趣。企業的組織再造是因應於知識勞動的特性而產生,而且也是以全企業能夠共有知識、信息的網路系統的存在作為前提。因此,Reengineering並不是單純的事務工作合理化,而是因應著新的知識生產和公司PC互聯網時代的組織變革。
扁平化、網路化的這種組織變革,不僅出現在企業內部,也發生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係。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在美國企業之間出現了締結各種沒有資本關係(非永續性),只涉及特定業務(非全面性)的對等協力關係,也就是所謂的更緊密夥伴關係(Partnership)。例如,隨著「物流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發展,在構成供應鏈(Supply chain)的二個以上的製造、銷售企業之間形成相互提攜的關係,以共享信息來調節最適當庫存量;或者為了將業務的一部份甚至製造過程的一部份「外包」化而建構出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在已經相當程度進行生產的模組化(Module)和開放性架構(Open architecture) 的電子關係企業裡,例如Dell公司就將所有必要零件的生產委託給契約供給商代工,或將整個製程外包給專業電子代工服務(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 。此外,為了特定技術的開發而締結戰略夥伴關係的例子也相當多。
這些情況發展已超越傳統的國界,甚至跨越複數國家在進行。這些都是由於信息化的進展提供了密切的信息共有作為條件才可能發生的現象。主要發生在生產過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利益來源,或知識勞動領域已成為資本積累最重要部門的企業裡。
但是,雖然在生產過程發生如上的變化,資本主義企業卻不可能停止其經營職能,組織再造也只不過是扁平化和網路化而已,不可能成為真正平等的網絡關係。在企業間所形成的夥伴關係也只限於有利於企業利潤的追求,而不是互酬的共同關係。事實上,知識勞動和IT革命的結合所帶來的是「去企業化」現象,而不是企業組織的變貌。
(3) IT革命引發全社會性「共同作業」關係
由於PC的性能提升和低價化,市面上流通的PC已經具備超過70年代超級電腦(Supercomputer)10倍以上的運算能力。IT革命後,PC互聯網提供了在非企業組織的個人之間共享信息和知識,從而能夠進行的網路分工的外部條件。就知識勞動而言,這也提供了個人脫離企業並聯合其他的獨立自營勞動者進行共同作業的可能性,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由於90年代以後的IT革命,企業組織再造與向來在企業內部進行垂直整合的傾向相反,而是朝向分散型的網絡組織發展,從而出現了大企業解體的傾向。但就製造業的生產部門來說,由於受到生產手段機械體系的制約,網絡化改造有一定的侷限。例如鋼鐵、石油化學等重化工業是屬於裝置產業,生產規模的巨大化、集中化仍是其基本方向。另外,在汽車製造業的最終組裝工程也還受到規模經濟的制約。
汽車的零件部門雖然從整車廠分離出來而獨立,卻因可承包更多廠商的訂單而擴大生產規模;承包電子廠商外注作業的專業電子代工服務(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也由於可從多個廠商接到訂單而大規模化,享受規模經濟的好處。這就是說,對於強調「鐵砂進來,汽車出去」的福特制生產體系來說,確實出現了「企業解體」的傾向,但是由於受到資本主義規模經濟的制約,因解體而從生產流程獨立出來的組件供應商,卻也出現了生產集中的另外一面發展。
再就網路的公開性來說,由於零件品質和交貨時間的保證等原因,出現了建立某種固定承包對象的傾向。例如,被認為因為活用網際網路而實現從「垂直整合企業典型」向「虛擬(Virtual)整合典型」轉向的Dell公司,近年來也由於盡量減少供給廠商的數量、強化雙方關係而收到削減成本、提高產品供給速度等效果。
因此,就製造業的生產部門來說,企業組織向個人、小企業者網絡型生產組織解體的傾向確實有所限制。但就生產過程以外的,尤其是知識勞動部門而言,由於IT革命,只要擁有PC工作站和互聯網就有獨立工作的可能性。事實上,在美國,這種網路個體勞動者(Free agent)的數量正在急速增長;在日本雖然還沒達到美國的程度,但以信息技術專家為首的獨立工作者也在增加當中,今後還可望有更大幅度的增長。這是因為
(Ⅰ)IT革命以後,PC/互聯網成為知識勞動者的主要生產手段,而這些生產手段的價格和使用成本,已經降低到任何的個人都可以輕易取得的地步。
(Ⅱ)由於IT革命,單純的信息事務處理已成為極為簡單之事,所以一個白領勞動者就可以承擔某個部門的工作,因而易於離開組織成為獨立工作者。
(Ⅲ)IT時代的知識勞動者所需技能、知識已不是某個企業所特有(只有在個別企業內才能夠學習和活用),所以不隸屬於企業組織也能夠從事工作。
就知識勞動者離開企業組織而獨立工作這個問題來說,他們雖說是獨立工作者卻不是從屬於純粹的獨立作業,而是在既不隸屬於企業也不隸屬於市場等資本主義體系下的「網絡關係」中進行勞動。
再說:
以PC/互聯網為主要生產手段時,透過互聯網連結起來的個別的PC與PC之間,是平等互惠的利用蓄積於對方PC內的資料。所以這種運用互聯網的知識勞動,是在信息網絡上以超越企業組織,甚至超越國境的範圍來進行分工、協作的勞動形態。同時,這並不是付費購買別人PC內的資料,而是在共同作業關係中無償地共享。
由於知識的使用本身就是知識的直接再生產,知識愈廣泛地被共有、被使用就愈能提高其有用性的特殊性質,知識和信息本來就不應該被排他性的私人所佔有,而應該是社會共有的財富。事實上,在PC互聯網隨時都可以找到公開的技術秘訣 (Known-how ),更有各種提供圖象或軟體供人無償下載的網站。不屬於企業的個人工作者並不受追求利潤的企業倫理所支配。根據日本「中小企業總合事業團」在2000年的調查訪問指出,美國的SOHO事業者中有人表示,他們在互聯網上可得到所有知識和最新的資料。如此一來,超越企業組織的個人不受企業框架的制約,在多媒體網路中進行全社會性的知識連結,並在這個基礎上從事勞動,很明顯的比在企業組織內的勞動更有效率。這並不是說,以知識勞動為主體的經濟階段已經不再需要企業;而是說,在知識社會裡,企業組織愈來愈成為將社會的「共同作業」強迫性地封鎖在企業的狹窄框架內的非現實、不合理的存在。所以,「去企業化」就成為是知識經濟時代不可避免的趨勢。
當知識勞動者脫離企業組織,從資本的倫理解放出來後,在網路上以互惠、互助的關係從事勞動時,這種關係不僅不會停留於網路上的虛擬關係,當然也會形成面對面的現實關係。事實上,在美國以NPO的型態支援網路個體勞動者的勞動、生活等組織,正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比較有名的例子是矽谷的「聰明谷 公社」(Smart valley,雖然服務對象不限於網路個體勞動者)等為數眾多的NPO,除了工作環境、支援「創業」之外,在包括教育、社區等各方面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凡此種種都在顯示著一種趨勢:在勞動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已經走向完全不同於資本主義雇佣關係的另一條道路。而且,當這種知識勞動成為社會勞動的主要部分時,其實質關係和符合這種關係的意識,必會對全體社會給與規定性的影響。因此,如NPO等非營利組織的互助、互惠以及志工(Volunteer)活動必然會取得進一步的發展。(未完待續)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