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與焦慮
◎林深靖
陳水扁以貪瀆和欺騙終結其8年的政績。馬英九上任甫過百日,其愚鈍輕慢的施政風格已讓無數支持者咬牙切齒。輿論界最近流行的說法是: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個「壞總統」,卻又迎來了一個「笨總統」。民心望治,偏偏「英明領袖」難尋,這難道是台灣的宿命?
其實,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其政策有一個一脈相傳的特質,那就是恐懼與焦慮。阿扁以化約的統獨論述,誇大對岸的威脅,用盡各種手段,把中國塑造成一個「理想的敵人」,他自己則躲在這個理想敵人的背後,為所欲為。每一次選舉,只要張牙舞爪辱罵北京,只要將競選對手劃歸「中共同路人」,他就輕輕鬆鬆自我封神為護衛本土的英雄。
即使是像國務機要費如此明顯盜取公帑的案件,他都可以杜撰出一個「南線專案」,自以為只要是跟中國搶地盤的說詞,任何行為都可以被合理化。海外匯款案爆發之後,他同樣可以假借台灣社陳昭姿等人之口,將遍布五大洲十餘國的鉅款編造為「台獨建國基金」。
然則,陳水扁如此長期以煽情言論經營的反共恐中情結,浸浸然成為國家政策的核心,甚至擴大為國民意識的組成部分。當權者刻意在台灣上空塗抹上中共的龐巨陰影,配上絮絮叨叨的統獨區隔、族群分斷論述,讓恐懼與焦慮成為人民日常生活的要素。
馬英九的政策呈現出來的則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恐懼與焦慮。而其來源,說穿了,就是民進黨政權之下國民意識的延續。也就是說,馬英九施政作為的遲疑扭捏,竟是來自於害怕被扣上「中共同路人」的帽子。阿扁雖然下台了,他的魔咒還在持續發威。也因此,馬英九新政權即使深知兩岸共同開放發展之必要,在相繼推出的開放政策上,還是要不斷自裹小腳,畏首畏尾。譬如,在開放陸客觀光的同時,卻嚴格限制大陸來客的行動,將每一個人視為跳機潛逃的嫌疑犯,如此自囚式的觀光旅遊,完全無視於來客的尊嚴與自由,難怪迄今各大景點依然苦等無人。又譬如兩岸包機直航的開放,限時限點又限定繞經第三地,結果機票價格不減反增,乘客未見其便利,各地機場依然冷清。同樣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的訪台安排,大熊貓的入境,迄今政府部門依然扭扭捏捏,完全不見歡喜迎客的氣度。
政權交替了,莫名的恐懼與焦慮卻以另外一種形式被延續。這也難怪,神經質日漸成為台灣人的特質。兩岸政策原是馬英九的強項,也是他與陳水扁政權區隔之所在,如今,卻似乎看不到任何著力點,台灣經濟在兩岸情勢變革之後,居然還是沒有起色。兩岸失靈,馬政府只好高唱其擴大內需方案,這種模仿自美國羅斯福總統「新政」的經濟發展路數,成效還有待檢驗。不過,羅斯福總統說過一句話:「我們唯一應該覺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一句話,至少值得馬英九深思。(2008. 09. 10)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