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28
報導文學的採訪/寫作/理論/實踐/思想性/藝術性/社會實踐
一月 28, 2002 | 報導文學的採訪/寫作/理論/實踐/思想性/藝術性/社會實踐 已關閉迴響。
報導文學的採訪/寫作/理論/實踐/思想性/藝術性/社會實踐
【台灣立報記者張正桃園報導】源於德文Reportage的「報導(告)文學」,究竟什麼意思?《中國大百科全書》解釋:「現代散文的一個品種,及文藝性的通訓報告,屬與文學與新聞的邊緣性體裁。」《辭海》則說:「直接取材與現實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經過適當的藝術加工,迅速及時地表現出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有文學創作中的『輕騎兵』之稱。」
1月28日星期一,「報導文學營」進入第二天的課程,多位擁有豐富報導文學創作經驗的講師們,分別從報導文學的背景、理念、及實務等各方面,與近百位學員進行交叉對談。
清大中文所教授呂正惠說,報導文學源起於近代西方對於法國巴黎公社起義、俄國沙皇鎮壓請願工人、以及工業發達後人民貧困生活的描述,但具體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則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1918到1924年間,德國工人的勞工意識覺醒,掀起一連串的鬥爭,德國進步報刊對此進行了即時的報導;當時,人們稱這種新的文學樣式為報導文學,以別於一般虛構的文學作品。而在《震撼世界的十日》和《西行漫步》兩部著作出版之後,報導文學可謂正式成熟。
至於報導文學與其他文類的最大區別,鑽研中文的呂正惠表示,思想性、傾向性、作者有主觀立場,是報導文學的最大特點。而報導文學之所以總是取材自社會的黑暗面,正因為它最初始的目的,即是改變社會上鮮為人知的不合理現狀。
前《人間雜誌》主編官鴻志補充道,廣義地說,除了描寫並批判社會黑暗面的「左派」報導文學之外,「右派」報導文學更多,例如市面上俯拾皆是的汽車、美容、旅遊雜誌,甚至引起軒然大波的《極樂台灣》也算。但這些報導均以承認現狀為前提,目的只在於描述既成事實、提供資訊,並不討論背後隱藏的問題,這是兩者最明顯的差異。
民眾史作家藍博州則強調,報導文學應從合乎事實的前提下展開,而且是用「腳」寫出來的,「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有時為了與受訪者打成一片,還非喝(酒)非吃(檳榔)不可。他說,他相信「內容決定形式」,累積生活素材和對素材的思考,才是創作中最重要的動力。
0128的討論
【記者張正桃園報導】講師們的多方剖析,解開了學員們對報導文學的許多疑惑,但又引發了更多問題。
在楊梅國小擔任教務主任的陳秀霞首先問到,她過去擔任輔導主任,天天面對需要「受輔導」的弱勢學生,聽了太多傷心故事,心情難以承受,所以才在今年帶點「繞跑」性質地轉任教務。這與作者在從事報導文學創作時總是接觸社會黑暗面的狀況有些類似,希望講師們能夠回應。
針對這點,曾在《人間雜誌》擔任主編的官鴻志原則性地指出,作者必須非常謹慎地處理與受訪者之間的關係。他也坦承,在長年從事報導文學寫作之後,他的雙肩幾乎無法承受隨著受訪對象而來的情感壓力。
民眾史作家藍博州則說,作者要懷有熱情,但也必須冷靜:「要進去,也要出來!」因為進去了,才能寫出真的感情、才能感動人;要出來,否則陷入受訪事件太深,失去了自己,難保不會歇斯底里。
由於學員多為有意從事報導文學創作的大專學生,他們立刻想到了可能遇到的問題:革命、白色恐怖已成往事,現在的青年還有撰寫的題材嗎?
清大教授呂正惠回答,除非這個社會已經完全符合公平正義,否則類似的題材多得數不清。例如台灣的原住民,目前似乎得到政府高度重視,但那其實只是以邀請原住民在元旦時唱國歌等等浮面的宣傳,所造成的假象;原住民朋友在失業潮及開放外勞的衝擊之下,生活比過去更為困苦。
比照前一日由出身差事劇團的陳婉芳帶領學員進入「民眾戲劇」的領域,在結束昨天(1/28)一整天的課程之後,主辦單位也邀請到「交工樂團」的製作人鍾永豐與主唱林生祥到現場,由這兩位美濃反水庫運動的健將帶領學員們透過音樂,更感性地體會報導文學貼近人民、貼近土地的內在精神。
(本文同時刊在於台灣立報)
本文原分類:[島內營隊活動][第一屆]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