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11
美國大學生反戰遊行親歷記
十一月 11, 2001 | 美國大學生反戰遊行親歷記 已關閉迴響。
來到美國以後,最難忘的經歷不是驚心動魄的9·11大慘案,而是美國學生的反戰大遊行。
9月20日晚上,波士頓各大學,包括哈佛、MIT的學生,在市中心的COPLY廣場集合,浩浩蕩蕩,向哈佛進軍。參加者五花八門,有流浪漢,有胖得都走不動的退伍軍人,有三四歲的小女孩,也有緊跟著主人的大黑狗。當然,主體還是大學生。10天以前,他們在哈佛校園,每一個人點燃一根蠟燭,剛剛參加了悼念死難者的燭光晚會。這幾天,學生們尚未從紐約世貿中心大災難的悲傷中走出,就被布希政府的"無限正義"戰爭政策激怒了。他們憂慮迫在眼前的對阿富汗的戰爭,波士頓各大學的學生組織,與全美其他各地的學生們相約,在20日舉行反戰大遊行。
隊伍出發了。許多人舉著表達自己看法的標語,最多的有:"SAYNOTOWAR!"(對戰爭說不),"NOMOREVICTIMSANYWHERE!"(任何地方都不應再有犧牲)。一個漂亮的女孩,扛著一面星條旗,上面畫了一個巨大的象徵和平的符號—美國沒有國旗法,在國旗上塗鴉,也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不要以?反戰的學生多是受到白人歧視的有色人種,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黑人、阿拉伯人寥寥無幾,亞洲學生更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倒是地道的白人學生—他們或許是1968年精神的後代,能夠超越狹隘的國家利益,從更高的人道原則出發,在戰爭與和平之間,選擇了和平。
如今,在美國人當中,這些反戰者還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整個遊行隊伍,加起來也不過兩千人。民意測驗表明:大多數美國人支援政府打一場以反恐怖主義?名的戰爭。不過,波士頓是民主黨的大本營,也是知識份子的大本營,他們對問題的判斷要超越於一般常識之上,按照薩伊德的說法,知識份子是歷史記憶的承擔者,他們有責任讓美國避免又一場越戰的錯誤。這幾天,哈佛校園每天有數不清的討論會,理性的聲音漸漸占了上風,並通過《紐約時報》等,慢慢向社會擴散。
美國學生的遊行,沒有統一的口號,無須集體意志,也不必成立什?指揮部一類。你個人願意表達什?,就儘管表達好了,只要大方向一致就行。剛剛到集合地點,我嚇了一跳,只見警車密布。沒想到,隊伍一出發,警察們扮演的竟然是護花使者的角色,隊伍前面並排三輛閃著警燈的警車開路,尾巴又是三輛壓陣。一到交叉路口,警察就把其他車輛攔住,讓遊行隊伍一路暢通無阻,盡享國賓待遇。
全球的遊行示威無論什?主題,在形式上都是一場狂歡。一個中氣十足的大胖子,不斷吼叫:WHATDOYOUWANT(你想要什?)??人齊聲回答:PEACE(和平)!途經黑人居住區,黑人們當即在路邊扭起身段,加入聲援。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行程,最後,遊行隊伍到達目的地哈佛廣場。聚集在這塊學術的朝聖地,大學生們如同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一樣,在廣場上歡呼跳躍。
待我回到家裏,打開電視,布希正在向國會作戰爭動員演講,國會山的政客們,一次次起立,向戰爭歡呼,演講無數次被雷鳴般的掌聲打斷。
他們肯定聽不到哈佛學生的聲音,即使聽到了,也不會在乎,因?政客們背後有民意。民意並非永遠是正確的。今天,學生的聲音雖然是微弱的,是少數;明天,等戰爭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上街的恐怕就不僅僅是學生了。這就是少數的意義,理性的知識份子的意義。
本文原分類:[世界人民運動整理][國際反帝運動][911事件反戰運動]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