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挑戰與機遇

二月 26, 2010 | 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挑戰與機遇 已關閉迴響。

文/江英士

 

編按:

隨著東盟+1自由貿易區在今年的邁步前進,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成為藍綠兩黨政治角力的焦點。可惜的是,朝野兩黨的爭議還停留在到底需不需要簽定ECFA,這樣低層次的問題上,同時民進黨還利用兩岸資訊的相對封閉,對ECFA的議題進行一場賣台抹黑的烏賊戰。事實上,ECFA雖然是兩岸框架下的經濟合作議題,但是它卻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影響的回波。台海問題固然必須放在兩岸框架下解決,但是看待兩岸問題的全局,又得從區域地緣政治格局出發。因此,本期《犇報》特別為讀者介紹東盟+1的發展現況與未來,以供島內借鑑。

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模式

 

今年(2010)起中國大陸與東盟組建的自由貿易區正式運作,初步是在東盟六國的範圍內達到約7000餘種商品(占全部商品90%)的零關稅,並在2015年擴及東盟另外四國,進一步完成自由貿易區整合。事實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籌建過程,一開始並不為西方發達國家所看好。原因在於中國大陸與東盟10國中,除了新加坡進入已開發國之林外,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東盟諸國皆為發展中國家,同時存在著巨大落差,如柬埔寨人均GDP在2007年只有598美元、老撾736美元、緬甸216美元、越南837美元,這幾個低度發展中國家的GDP還不到東盟10國平均值(2227美元)的一半。同時,除新加坡外,其他東盟各國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結構,由於地緣上的相近,氣候上的相似,又處在相同的發展階段,加上市場在外,產業的同構性導致了不可避免的市場競爭。

 

因此,曾有亞太問題專家把「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稱為「南南型自貿區」,意指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因缺乏成熟發達的內部市場,造成區內貿易額不大的問題。然而,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東盟+1已成為亞洲國家在區域合作方面的最重大突破。自1995年以來,中國大陸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一直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2002年東盟+1雙邊貿易達到547.67億美元,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增幅躍至31.7%;2004年又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058.80億美元,增長34.4%;2008年達到2310.7億美元,增長13.9%。東盟已超越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第4大貿易夥伴,而排在歐盟(4000億)、美國(3337.4億)、日本(3041.1億)之後。

 

可見,東盟+1不僅創造出地區經濟合作的新模式,而且將對21世紀上半葉的世界經濟與政治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那麼,為什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可以突破發展中國家的魔咒,逐漸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經濟體呢?

 

從西部大開發到擴大內需的歷史機遇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大陸不但是世界的工廠,它其實更是潛在而巨大的市場。這個市場從其潛在的可能性到具體的現實性,要將時間追溯到1999年11月,中國大陸啟動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開始算起,同時在隔一年的2000年底隨即又提出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倡議與規劃。因為這兩個戰略的實施,在時間與空間上有許多關聯。在時程上,西部大開發的基礎建設需要5─10年才能有突破性的進展,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籌備與整合也要花10年完成,可見2010年之後,兩個戰略點的同步邁進與結合將獲得進一步發展。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以西部大開發三大重點經濟區之一的環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為前哨站,至2008年為止,東盟已連續10年成為此區第一大貿易夥伴,可見兩者相依相存的發展,在自由貿易區完全實現後將更有加乘的效果。

 

2008年美國因次貸效應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了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大陸與東盟等發展中國家的外銷市場。然而也正是此次危機的暴露,加快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使其潛在的內需市場隨著一連串的政策出台與公部門資金的投入得到初步的實現。事實上,所謂擴大內需市場預設的消費對象是以約9億的農村人口為標的,因此如何增加農村收入以擴大消費成為重要的關鍵,其中又必須以就業保障與社福保障為本。若從整個中國大陸的經濟結構佈局來看,以西部大開發為樞紐,將東部勞力密集型產業往西轉移,並且連結上東盟的自由貿易區,將是中國大陸經濟結構調整與東盟+1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由「區域製造網絡」取代「垂直分工、市場在外」

 

後冷戰時期,美國為了繼續維持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在世界範圍內推動自由貿易體制,以打造一個跨國壟斷資本恣意衝撞的國際金融貿易秩序。但是隨著美國一連串的對外侵略戰爭導致國力衰退與各區域民族國家間經濟一體化的優勢浮現,資本全球化運動被區域一體化所取代。從而原本在美國主導下的「垂直分工、市場在外」的東亞經濟體系產生鬆動與變化,形成多邊互補的「區域製造網路」模式。這樣的變化使得原本處於競爭同一個市場狀態的中國大陸與東盟各國走到了一起。

 

「區域製造網路」模式的發展,將原本線性的、由發達國家支配的國際垂直分工體系,朝向既存在不同產業間的分工,也存在產業內分工,還存在同一產業的跨國企業內部的新型分工模式,形成由線向面的開展。事實上,互補關係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經濟發展水準差距顯著的兩個國家,在不同產業之間的垂直互補(或者產業間互補),如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垂直分工體系;另一種則是在經濟發展相似的國家間的產業內互補所形成的水平分工。這便是東盟+1主要的互補形式,透過水平分工使貿易雙方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聯繫機制,貿易雙方相互之間的經濟聯繫因此而將更加緊密。

 

亞洲區域結算貨幣的催生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作為一種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區域一體化模式,透過中國大陸新興的內需市場,突破了缺乏內部市場的限制,基本上形成以中國大陸對東盟貿易逆差為表現形式的巨額雙邊貿易增長。譬如在2001年中國大陸對東盟的貿易逆差僅為48.4億美元,到了2004年逆差突破200億美元(此年為早期收獲的因素),2008年逆差雖已下降到28.3億。不過隨著中國大陸內需市場逐步穩定成熟,對東盟的逆差將在一定時程內持續出現,而這就為以人民幣作為亞洲區域結算貨幣,或者是以人民幣為主、區內多國貨幣參與的統一區域貨幣(亞元)體系的發展提供條件。

 

在國際現實上,2008年美國在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央行對美元這個單一的主權貨幣所扮演的國際貨幣角色提出了很多質疑,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和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國際貨幣新體系(一籃子貨幣)已經成為國際共識。事實上,美國長期存在著巨額財政赤字和外貿逆差,尤其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政府實行所謂「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允許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大肆印刷鈔票以購買債券,使得美元的國際信譽一落千丈。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果能夠在區內實行統一貨幣體系,對區內的自由貿易進行結算,就能夠避免因為美元波動帶來的匯率風險,並且可以減少因兌換美元而產生的交易成本。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信譽度迅速的提高。目前,東盟國家中菲律賓已把人民幣作為自己的儲備貨幣之一;在泰國、越南等國的民間貿易中,已經越來越多地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同時中國大陸還和老撾等東盟國家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

當然,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建立區域統一貨幣並不是一件簡單而容易的事情,目前還有很多困難和障礙需要克服。中國大陸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許多諸如城鄉差距、貧富懸殊、社會保障、生態平衡等問題急待解決,還有一段邁向全面小康局面的艱難路要走。開放而謹慎的態度、實事求是地發展區域一體化,才是一條可長可久的發展道路。

 

轉載自「兩岸犇報」第十期2010.1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夏潮聯合會新聞][兩岸犇報精選集]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