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9
柯文哲現象,網路世代的無政府主義傾向
十二月 9, 2014 | 柯文哲現象,網路世代的無政府主義傾向 已關閉迴響。
文/兩岸犇報86期社評
一個長期遊走於政治邊界的台大醫師,一個迷信數字管理、滿腦子工具理性的葉克膜專家,最終因為一塲「疑似貪瀆」的官司而走上政黨政治的斷層帶。在短短的一年間,攏聚了社運組織與網路世界的龐大人氣,以一個本土精英的素人姿態,打破了台北市藍大綠小的政治生態,也終結了國民黨政治世襲的可能。「柯文哲」作為一種現象,一方面說明了台灣社會對二十多年來藍綠政治人物只問黨意不問是非的厭煩,一方面也反映了網路世代對於中國崛起、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盤整、台灣邊緣化的焦慮不安。問題是,造就「柯文哲現象」的鄉民正義,或許可以摧毀任何一座頑固的城堡,卻無法許諾你一個清楚的未來。從柯文哲還未正式登台,一連串的人事佈局和政策宣告就引起了網路世界的熱議,以及社運團體的反彈來看,或許真正的「柯文哲現象」,就是從反對柯文哲的本身才能夠體現出來。
柯文哲之所以能夠在短期間捲動一場旋風,博取網路鄉民與社運組織者的好感,之所以讓人感到可以親近,恐怕不是因為他的醫學專業,也不是因為他的聰明睿智(號稱高達150的智商),更不是因為他的社會貢獻,而是因為他跟你我一樣,一樣的自命不凡、自以為是、滿腦子想法、一肚子牢騷,一樣的被現實政治折騰得一籌莫展。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因緣際會的走上政治舞台,他的人生跟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中智階層將沒倆樣:進步一點的投身社會公義,在NGO組織當一個街頭政治評論家;退一步的明哲保身,躲在書齋裡上網嘻笑怒罵,臧否人物,點評時局。客觀上來看,造就「柯文哲現象」的,並不是柯文哲本身,而是台灣社會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停滯和政治亂象,存在著一股「既討厭國民黨,又對民進黨不放心」的強大力量。原子化、碎片化的現實處境,迫使鄉民們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無力感,一旦遇到適當的議題,又或找到共同的敵人,大家就一擁而上、一哄而散。紅衫軍如是,白衫軍亦若是。這股力量太需要一個出口,而選舉正是一個最好的出口,馬英九政府的失能正是最好的敵人。
「網路鄉民」是晚近十年來才出現的新興事物。海量的信息在虛擬空間中高速流動,但又無一不扣合著現實;技術條件的無限性,使它表面上看起來無遠弗屆,人在時間和智能上的有限性,又使它實際上高度區隔化,成為一個相濡以沫、黨同伐異,意識形態僵固化的場域。更重要的是,網路世界信息的生產、流通與反饋,通過的是一個流動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網絡架構。在網路鄉民的世界中,現實世界層層疊疊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網絡全面解構。在那裡,沒有束縛人的封建家庭、沒有盯著你看的社區鄰居、沒有社團與政黨的組織約束與集體意志,有的只是「自我」,一個比現實世界中的自我更接近「真實」的自我;在那裡,沒有誰是主體,又互為主體,鄉民們可以因為一個共同的議題而聚合,又可能在另一個議題上相互對立;在那裡,網路的匿名性助長了道德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自我膨脹,個人成為自我網路道德的唯一裁判者,「完全自由」與「直接民主」就成為鄉民社會向現實政治提出的「哀得美敦書」。
但是,網路社會是畢竟是現實社會的延伸,關掉電腦,你依然活在一個活生生的權力關係當中,尤其是,那個讓人討厭又取消不掉的政府。因此,支持連勝文=支持馬英九=支持跨海峽政商壟斷集團=支持中共當局。「國家」才是網路鄉民共同的對立面,誰當家、誰掌權,誰代表權威,誰就是人格化的、必須打倒的「上帝」。解讀「柯文哲現象」,如果說柯文哲在台北市高票當選,體現出網路世代對權貴資本主義的厭惡、對藍綠惡鬥的厭煩、對國民黨唯發展主義的反彈、對資產與所得分配兩極化的抗議、對兩岸關係的不信任、對未來人生發展的不確定感,說來都有幾分道理。但如果據此論斷,藉由「柯文哲」現象,說明台灣社會已經出現一個非藍非綠,並且日漸成熟的「公民社會」,最終將形成足以一個挑戰現行兩黨聯合壟斷的第三勢力,那恐怕是對鄉民社會的誤解。網路鄉民的最大貢獻是可以毫不留情地摧毀一座座城堡,而不是幫你再建設一個堅固的碉堡。「柯文哲」作為一種現象,或許是台灣社會進入後工業時代的必然,但是,柯文哲本身表現為一種現象,就絕對是網路時代的偶然。
對於新任台北市長柯文哲來說,「當選,高興一個晚上就好!」恐怕不會是勝選者的謙卑自抑,而是當權者的戒慎恐懼。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