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9
重建兩岸歷史記憶,防制日本走向擴軍備戰的道路
九月 29, 2015 | 重建兩岸歷史記憶,防制日本走向擴軍備戰的道路 已關閉迴響。
文/兩岸犇報107期社評
歷史是事實的反思,人無法改變過去,但通過對歷史事件的重構卻可以型塑未來,禍福自取。今年是甲午戰敗、乙未割台的一百二十週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光復的七十週年。就在前幾天,當象徵著抗戰勝利的七十響禮炮過後,「九一八」的警鐘再度在東北的大地響起,矢言不再讓日軍侵華的歷史重演;但也是在這一天,日本安倍政府不顧國際輿論的撻罰與國內超過半數民意的反對,強行在參議院表決通過「新安保法案」,掏空戰後和平憲法,走向擴軍備戰的道路。歷史似乎正以它驚人的重複來嘲諷著人們的無知。
回顧歷史,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分子的「戰爭崇拜」並非始於今日。自中日甲午戰爭之日起,日本便走向以鄰為壑的戰爭積累的道路。窮兵黷武的軍事行動不僅給中國,也給亞太地區許多國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發生在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道慘痛的傷痕,它不僅打破了自漢代以來華夏居內、夷守四方的「華夷秩序」,打破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更打破中國自發性實現資本原始積累的可能;它不僅決定了中日兩國近百年的榮辱興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也徹底翻轉了東亞地緣政治格局,更激勵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人救亡圖強的志氣。從戊戌變法、清末新政、國民革命、五四運動、抗戰勝利到台灣光復;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到改革開放,標誌性的說明了幾代中國人追求國家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無畏探索。
在這一條漫長而迂迴前進的道路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通過抗日戰爭,我們不僅將全民族團結成為一個空前廣泛的統一戰線,也將海峽兩岸凝聚成為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通過抗日戰爭,我們不僅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奴役中國的圖謀,也廢除了近代以來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迎來了台灣的光復;通過抗日戰爭,我們不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中華民族贏得世人的尊重,也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近日,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鬥爭勝利七十週年的紀念大會」上宣布裁軍30萬,並誓言:「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就是將自身對歷史苦難的反思,轉化成維護世界和平、扶持弱小民族的前進動力。
反觀日本當局,近年來非但沒有通過戰爭反省力圖撫平東亞周邊國家與人民的歷史傷痕,為區域的和平、合作與安全創造條件,反而在美國啟動「東亞再平衡」遏制中國和平崛起之際,泡製「釣魚島國有化」,介入南海主權問題,刻意挑起亞洲周邊國家與中國的爭端,為實現軍國主義的借屍還魂製造口實。剛剛在日本參議院過的「新安保法案」,是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和《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兩部分組成,共涉及11部法律及修正案。上開法案,不但授權日本政府在國會批准下,可以隨時派遣自衛隊到海外支援外國軍隊的軍事行動,而且不存在地理限制,活動範圍可以擴及全球。同時,該法案還實現了日本自衛隊由「專守防衛」向「主動進攻」的重大轉變,只要是日本盟友受到攻擊,或者日本政府認定受到威脅,即使在自身沒受到攻擊的情況下,也可對他國主動行使武力。可以說,新安保法案是對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的徹底顛覆,為日本在行使集體自衛權、擴大海外軍事活動提供法律依據,與新修訂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形成安保體制的無縫對接,是不折不扣的戰爭法案。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安保法案將原先僅涉及朝鮮半島有事時,允許日本自衛隊向美軍提供後方支援的《周邊事態法》,更名為《重要影響事態法》,刪除了地理限制。如此一來,日本將可以取道「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堂而皇之的與美國分攤東亞防務,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建立軍事聯繫,對東盟國家輸出軍火,挑頭建立以圍堵中國為標的的軍事同盟。一旦東亞軍事對峙的態勢確立,日本當局勢必進一步挑動朝鮮半島、台灣海峽與南海周邊國家的軍事衝突,以避免戰火直接波及到日本本土。七月份李登輝訪日發表「日本祖國論」,並密會安倍晉三呼籲日本推出所謂「對台灣關係法」,就是要為日本介入台海問題提供國內法依據,以台灣人民的身家性命做為日本軍事擴張的人肉沙包。
可惜的是,台灣朝野僵固在「親美、反共、革新表台」的冷戰意識形態,與美日軍事同盟沆瀣一氣,不但對李某公然與日本軍國主義勾串的賣國行徑禁聲不語,對日本日益軍國主義化的傾向缺乏警惕,還對中國大陸為了鞏固區域和平所採取的戰略威懾同聲撻罰。歷史認識的混亂,必然產生認同問題的混淆,從而導致戰略的錯亂。海峽兩岸惟有回到對日抗戰的歷史原點,重新建構對日抗戰的歷史記憶,才能共同防制日本重新走上戰爭積累的道路,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