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
23
教育行政退回叢林法則──台生學歷採認淪為政治角力的祭品
五月 23, 2009 | 教育行政退回叢林法則──台生學歷採認淪為政治角力的祭品 已關閉迴響。
教育部長鄭瑞城於5月4日在立法院,針對「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及大陸學歷採認政策規劃」進行專案報告,公開宣示大陸學歷認證將採取「不溯及既往原則」,並將自費兼讀制(在職進修班)、廣義醫事類別和師範專業排除在外,據估計,受到此一政策影響的台生接近3萬人。消息一經批露,引起目前在大陸就讀或已經取得學位的台生一片嘩然。5月9日,北京地區多所重點大學的台籍學生7、80人便集結在北京大學召開記者會,公開呼籲馬政府採認大陸學歷,並且應溯及既往。他們認為,馬政府對大陸學歷的採認,不應再受到既得利益者壟斷或被意識形態所綁架。
只有雙向流通才能克服難題
開放大陸學歷及陸生來台,對於台灣社會來說,莫不是疏通當前教育囿局與資源錯置的有利方向。台灣地區由於受到市場規模的限制,長期以來整合進入國際分工體系,倚靠單項產業輸出來支撐經濟成長。反應在高等技術人才的就業市場,通常依據不同發展階段和國際分工角色,集中在少數專業項目。但是,一個社會健全發展,在教育規劃上卻不能如此偏廢,因此非熱門科系的畢業生不是學非所用,就是就業不足,從而造成高等教育人才的浪費和教育資源的錯置。加上十多年來,執政當局為了拉攏地方勢力,鞏固基層票源,假「教育改革」之名大量擴增大專院校,導致私立大學不管是在招收生源和學生素質上,都面臨一定的困難。因此,值此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地緣區位格局,惟有透過兩岸教育與就業市場的雙向開放與流通,才能克服產業發展與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的難題。
舉例來說,大陸每年有近千萬學子希望進入大學、研究所就讀,目前錄取率只達65%左右,也就是每年有將近3、4百萬大陸高中畢業生無法順利考取大學。如果台灣當局能把握此一契機,開大門、走大路的吸引這些青年學子來台就讀,一來有助於兩岸更進一步的交流理解;再者,藉由大陸學子的擴大生源,台灣的私立大學招生不足問題,立可迎刃而解。
排除在職進修學歷如何鼓勵終身學習
然而開放初期採認的學歷,限以大陸「985工程」中39所重點大學,及「211」工程中的部分藝術、體育類大學,排除黨校、軍校後,開放僅40餘所學校。此外,並限制採認所有醫事相關科系及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歷,並排除在職進修生(自費兼讀制)。此一政策的推出,充分暴露了當局的在教育政策上的自我矛盾和菁英主義傾向,其決策過程也反應著藍綠政治角力的色彩。
首先,在知識與科技更新日漸頻繁的今天,知識已經日漸成為社會生產力的核心,傳統的文憑已經不再是技術和能力的保證。有鑑於此,教育部從1997年以來,大力推動終身學習,鼓勵各大學成立成人推廣教育中心,廣設在職進修專班。其目的無非要提高現有勞動力素質,適應日漸進入以金融、物流和科技服務與研發為主的後工業社會,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但是,與此同時,在涉及大陸學歷認證上卻排除有成熟職業經驗和專業證照,並戮力求取先進知識的在職進修班學生,這無疑是終身學習政策的自我否定,既違反世界潮流,也不符合台灣社會及產業發展的需要。
限縮校際採認大搞菁英主義
其次,大陸的大學院校約有1900所,全球有33個國家,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都全面承認大陸學歷,其重點高校的世界排名,連台灣的台、清、交都瞠乎其後。大陸教育部在篩選評估後,對港、澳、台招生開放的學校只有187所,比率上少於1/10,且多數是大陸各省公立重點大學。現在教育部以控管大陸學歷質量的理由,只打算承認當中的40幾所大學學歷,如果按照這個比例,台灣現有的144所大學中,大概只有台、清、交和師大、政大等知名學府才符合認證標準。此舉,充分暴露教育當局的菁英主義傾向,其高等教育概念大概還停留在18世紀倫敦三一學院的階段,大概只有劍橋、牛津和美國的長春籐名校,才是執政者心目中合格的大學。只不過,假若大陸教育當局也以此原則比敘辦理,只承認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三的台灣大學學歷,那麼開放陸生來台的美意勢將大打則扣,更無法紓解當前台灣私立學校招生不足的困境。
行業保護根本是選票考慮
再則,將廣泛的醫事相關科系及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歷排除,也是畫蛇添足,徒留話柄而已。台灣的醫療從業人員都要經過嚴格的證照考試,教育從業人員也要在台灣修習足夠的教育學分才能參加甄試,承認其學歷根本與其執業資格無直接關係。今天,教育當局基於行業保護(說穿了是中世紀行會制度的殘餘),屈從在醫界和教育界的壓力之下提出排除條款,根本無關教育閎旨,純粹是選票考量,以避免當中為數甚多的傳統綠營支持者反彈。整個決策過程充斥著當前藍綠角力和政治平衡的色彩,將憲法保障人民平等的受教權和就業權棄之不顧,也無視數以千計莘莘學子的利益。如果連教育行政都充滿了這種政治算計,長此以往,台灣社會的運作機制將退回到前現代的叢林法則,一切的問題都只能依靠力量的對決,看看誰的牙齒尖、爪子利來解決。如此一來,連平等的公民權這個現代性的保證都朝不保夕,馬英九先生信誓旦旦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的競選承諾還能剩下幾分,實在令人懷疑。
不溯既往既違法也違憲
最後,教育部同時宣示對大陸學歷採認傾向不溯既往。也就是說,必須待法令於立法院修正通過並公告實施後才進入大陸高校就讀,所取得的學歷才能獲得認證。法律上所謂「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派生自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是對公民權益的保護,以免「不教而殺之」。先不說,平等的受教權是屬於公民權的範疇,不應當受到刑法「罪刑法定原則」的規範,單就刑法第二條︰…「行為後法律有變更者,適用行為時之法律。但行為後之法律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法律。」的有利原則而言,教育部的決策就明顯違法,是行政權對法權的侵犯。
總之,台灣教育當局在承認大陸學歷、開放陸生來台政策的決策過程,將憲法保障的公民權利拋諸腦後,不但犧牲了數萬名台灣學生最基本的受教權,也根本的阻斷了他們畢業後回到台灣就業的可能。同時,教育部在立法和決策過程,屈服於行業保護主義,充斥著藍綠角力的政治考量,將法的權威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踩踏無疑。如此一來,受害的不只是為數近3萬已經在大陸就學的台灣學子,傷害的也不只是兩岸關係的正常進展,更令人擔憂的是,台灣社會在319槍擊事件中受傷了的法治主義和程序正義,非但沒能因馬英九掌政從劉內閣手上重獲信心,恐將進一步的崩壞下去,如此台生何辜、人民何辜、台灣何辜?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人民論壇/評論][社運評論]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