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
11
南海“無懈號”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三月 11, 2009 | 南海“無懈號”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已關閉迴響。
中國海軍船艦近日在南海圍靠美國偵察船“無懈號”,美國情報總監布萊爾向國會表示這是自2001年美國EP-3偵察機與中國戰機擦撞以來,最嚴重的事件。此事件在中國外長赴華府會商胡錦濤主席與歐巴馬總統四月倫敦峰會的敏感時刻爆發,不但凸出美、中兩國戰略互信的基礎乃十分薄弱;歐巴馬政府重視實務的接觸性中國政策也可能必須面對堅持民主、人權等意識的國內保守主義勢力新一輪的反撲。但美、中關係已經是當前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也是能否安然渡過全球經濟危機的關鍵,即使美國仍存在把中國視為威脅、而要求圍堵甚至遏制中國的保守勢力,但歐巴馬政府應仍會積極推動美、中關係的進一步前進,“無懈號”事件雖然造成若干衝擊,但不可能改變歐巴馬推動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的基本架構。
中、美在南海的衝突由來已久。由於南海區域內的小島,鄰近國家存有主權爭議,而海南島南端的三亞榆林海軍基地,部署了中國的新式核攻擊潛艇和彈道飛彈核潛艇。中國準備建立的航空母艦艦隊,也可能以榆林為基地。美國過去在南海的監測行動,自EP-3事件後,雙方曾自我克制;但在2007年11月,中國潛艇故意在美國小鷹號航母附近浮出,最近也有報導指美國另一艘海測船“勝利號”也遭到中國船隻近距離跟蹤;此次“無懈號”事件,中方似進一步向美方傳達,對南海中方界定的專屬海域內,中國不打算示弱!而且美國一再在中國領海附近進行間諜行動,和歐巴馬政府標舉的美、中改善關係,提升並加強高層對話,重啟軍事交流與核技術交流等,形成不協調的雜音,中國必須讓美國知道,中國維護主權尊嚴的決心。然而,對以承擔全球性任務、與全球警察自居的美國海軍而言,確保公海的航行自由致關重要,尤其南海一帶,新的恐怖組織在泰、印、巴基斯坦、乃至馬來西亞等地流竄,美國在此地區維持軍事霸權的存在,雖有其考量,但偏偏選中在中國領海爭議區活動,對中方而言,自是難以接受。但可以預見的是,美方無論如何不會在美軍的公海航行自由問題上輕易退步。
正因為南海區域主權範圍存有爭議,美、中對專屬經濟區範圍的劃定各自表述的結果,美國的飛機或船艦在有爭議的領域活動,就容易和中方槓上。美方堅持公海的自由航行權,但中國則堅持在其領海範圍內,不得進行不友好的軍事行動;尤其中方認定美國的海測船目標是偵查解放軍的潛艇。華府認為中國似乎過度運用國際法準則,積極伸張對經濟海域的權利;並且和過去相較,中國在南中國海的經營似乎更具侵略性。而中方則認為,不能一再容忍美方對中國領海及領空進行間諜行動的騷擾,中國要維護自己的南海戰略利益。中國反對美國海軍在中國領海加強軍事偵察和勘察活動,奧巴馬政府說要對華建立‘正面、合作’關係,就不應該有這樣不協調的舉動;而且中國如果只是言辭抗議,美國可能會得寸進尺,在間諜船之後,就來間諜機。因而在南海中國認定的主權領海區域內,美國將面對新崛起的區域強權更直接的反抗,中國也堅定的要貫徹保護中方認定的領海。
先前,美國的人權組織已經指責國務卿希拉蕊在中國人權問題上的退縮,不但對美國安全沒有帶來任何好處,反而被中國看作是美國示弱的表現;歐巴馬總統改變了前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戰略,又關閉關島關塔那摩囚犯中心,已經令保守勢力感到不安,“無懈號”事件的爆發正是向奧巴馬政府施壓的良機,華府很難向北京示弱。尤其有中國通稱號的傅立民(CharlesW.FreemanJr.)出任國家情報會議主席的任命案,在各方的反對聲浪中,被迫自己請辭後,歐巴馬的中國政策將遭遇新的質疑。“無懈號”事件對重新恢復的美、中軍事對話機制形成挑戰,也突顯出美、中在建立進一步伙伴關係之前,彼此戰略互信不足的內憂;在歐、胡首度峰會前,美國內部保守勢力勢必趁機抹黑歐巴馬的中國政策,要求歐巴馬不可在人權、西藏問題上對中國放手,並且對中國可能涉及軍售恐怖組織、甚至協助核能技術轉移等問題,增加施壓,希望中、美關係出現新的變化。問題是,美國為救自家經濟,歐巴馬除了和中國密切合作外,根本沒有路走,美國新保守主義份子造成美國國內嚴重對立,在白種文化至上的摧化下,把美國社會搞得變成(fifty-fifty
society),兩極對立嚴重,歐巴馬強調要改變華府的政治遊戲,明顯的,將中國視為威脅,並應遏制與圍堵的主張,在布希總統最後兩年任期內,就已經放棄,而歐巴馬正依循布希留下的中、美交流機制前進,並且進一步擴大交流的領域與層級。
中國已取代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預計再過五至八年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任何全球性問題離開中國是無法得到解決的。相較而言,美國的盟友——歐盟由於內部矛盾而無法形成同一個立場、同一個聲音,日本則由於歷史和自身因素而無法取信於亞洲,達到同中國一樣的政治影響力。美國勢必同中國合作來解決自身陷入的金融危機、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泥淖難以自拔的問題,及朝鮮、伊朗核問題,反恐問題、全球氣候變化、貧窮與疾病問題等都需中國協助、參與、合作才能順利解決。奧巴馬去年9月就曾撰文表示:『美中兩國有必要在經濟、安全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繼續加深高級別的對話。』事實上,美國為解決面臨的問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國際合作,而與中國的關系將成為美國今後幾年對外工作的戰略中心。中國已是美國最大的債主,只有中國才能使美國脫離金融危機;華盛頓必須體認,她正失去對中國發號施令的能力,而且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美國將無力(至少是在付出可接受代價的情況下)維持沿中國邊界地區的主導地位,因而類似侵擾中國領海的舉動,明顯是不明智,而且毫無助益,徒增中國人民對美國的不信任,並且增加兩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不必要的困擾。儘管兩國存在若干不可避免的分歧,但加強兩國關係卻舉足輕重,如果美、中願意相互容忍彼此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抱負,兩大強國才可能建立雙贏的合作關係。
自1998年後,中美建立了《海軍合作協定》(MilitaryMaritimeCooperationAgreement),討論兩國如何處理海上和空中的安全軍事作業,目前雙方重啟軍事對話交流,類似的南海衝突,可望在此對話機制中獲得緩解與協調,從而“無懈號”事作應是在歐巴馬政府新舊交接過程中,出現的類似擦槍走火的意外,中、美關係仍是樂觀的,而且兩岸關係也不會因此偶發事件而有所影響。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政治評論][夏潮聯合會新聞][兩岸新聞整理][其它政治評論]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