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系列活動(含活動報名表)

二月 8, 2017 | 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系列活動(含活動報名表) 已關閉迴響。

16002807_1066546056790265_7847963243007736595_n

未歸的二二八鬥魂
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系列活動

 

第一場未歸的二二八鬥魂回來了——兩岸親歷者及其後代見面會(取消) 由於居大陸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受邀家屬因故未能如期赴台,本日系列一活動取消,請與會者見諒。
第二場六張犁政治受難人春祭暨二二八事件台北現地導覽 2017/2/27全天09:30~16:00六張犁墓區、台北二二八事件發生地(共5個地點)
第三場戰爭與和平座談會——「二二八事件」的反思與當代意義 2017/2/28 PM 02:00~05:00台大校友會館4F會議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活動簡介與報名表請點入觀看)

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系列活動簡介

系列活動一
2/26

活動名稱:未歸的二二八鬥魂回來了——兩岸親歷者及其後代見面會(取消)

 公告:
1.由於居大陸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受邀家屬因故未能如期赴台,本日系列一活動取消,請與會者見諒。
2.原參加本場次活動之在台二二八親歷者家屬將改參加2/28當日之系列三座談會。
3.系列二、系列三活動如期舉行。
4.原定贈送二二八紀念袋之活動辦法(參加三場者)改為參加兩場者即贈送。

本活動相關之二二八人物簡介

陳明忠(1929-)
陳明忠,出生於高雄岡山大地主家庭。日據末期,考上高雄中學,因在學期間備受日本同學欺凌,才意識到自己是中國人,開始反抗日本人。光復後,就讀台中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二二八事變期間,加入起義隊伍,並參加謝雪紅二七部隊的敢死隊,在埔里的烏欄橋戰役中最後一人離開戰場。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黨,1950年被捕入獄,判刑10年。1976年二次被捕,獄中備受酷刑,堅不屈服。經海外保釣學生及國際特赦組織營救,由死刑改判為十五年徒刑。1987年保外就醫,兩次共坐牢21年。

蔡子民(1920-2003)
原名蔡慶榮,1920年6月出生於台灣彰化,1939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系。畢業後擔任了東京《華僑日報》總編輯。1946年返回台灣創辦《自由報》並擔任總編輯。1947年2月,參與二二八事件。同年9月,因國府追捕潛赴上海,其後擔任了上海台灣旅滬同鄉會總幹事,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7月加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歷任「台盟」第四屆、第五屆主席。

林正亨(1915-1950)
霧峰林家第八代傳人,193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前身南京陸軍軍官學校,1944年加入緬甸中國遠征軍,戰鬥中身負16處重傷,幾乎喪命。抗戰勝利後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回台灣任職於台灣省訓導處警衛營。二二八事件時,在台中參加武裝鬥爭,起義失敗後,住進一家醫院,躲過一劫。1950年1月30日,因「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案」於台北市馬場町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5歲。

陳炳基(1927-2015)
台北市艋舺人,194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領袖。二二八事件期間,在台北地區武裝起義總指揮李中志的領導下試圖組織學生武裝未果。事件後,赴上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7月下旬返回台灣,與林如堉、李登輝等人成立新民主同志會,其後遭破獲瓦解,於1948年10月底離台,赴大陸長居。曾任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

陳逸松(1907-1999)
出身宜蘭望族。1931年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求學時期曾響應林獻堂、蔡培火倡導的議會請願運動,組織台灣同學會,並擔任會長。1945年,日本投降,陳逸松受國民政府命令,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部。1946年,陳逸松與蘇新等人,合組台灣政治經濟研究會,並創辦了戰後第一份白話文雜誌《政經報》。同年,與林獻堂、丘念台等人合組台灣光復致敬團至南京。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之一,因此被陳儀列入首謀名單,受到通緝。在親友幫助下,藏匿於民間。1970年,以參加女兒婚禮為由,離開台灣,至美國定居。1973年4月,由美國至北京,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台灣省」代表。1983年,回到美國定居,著有《陳逸松回憶錄》。

徐淵琛(1912-1950)
又名徐瓊二,台北市人,中共地下黨員。日據時期開南商工畢業,1932年參加「台灣文藝協會」,1934年參加「台灣文藝聯盟」,並為聯盟執行委員。光復前,曾任「台灣新民報」記者,光復後,任《中外日報》採訪專員。二二八事件時,參與《中外日報》對二二八事件「號外版」的報導,該報在二二八後被國府查禁。1950年因案被捕犧牲。著有《島都的近代風景》、《婚事》等短篇小說,並與蕭友山合著《台灣光復後的回顧與現狀》一書。

 

系列活動二
2/27

活動名稱:六張犁政治受難人春祭暨二二八事件台北現地導覽
時間:2017年2月27日,全天09:30~16:00
地點:六張犁墓區、台北二二八事件發生地(5個地點)
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
承辦單位:夏潮聯合會、兩岸犇報

【說明】
「二二八事件」實際發生的時間是1947年2月27日。發生的地點位在台北市天馬茶房附近(今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交會處周邊)。該事件發生時「中外日報」記者吳克泰、周青等人作為事件的見證者,進行了第一手的報導。2月28日事件見報後,全台情勢逐漸混亂,官方查禁轉嚴,加上紙張缺乏,導致大部份報紙停刊。「中外日報」在吳、周等人的輪流採訪追蹤下,堅持每日出刊,為二二八事件留下了珍貴的記錄。
吳克泰、周青等人由於國府的通緝,只能輾轉逃赴大陸,最後因兩岸分治長期留居大陸。「二二八事件」之後有更多的台灣青年人與大陸的青年人一道投身反蔣獨裁統治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洪流中,並在台灣五〇年代白色恐怖中大量被撲殺、投獄。從「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既有前後的因果聯繫,但又有所斷代區隔。
「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的2月27日,讓我們透過現場的踏查,重溫當年那些富有正義感的記者所留下的歷史紀錄,並前往「六張犁」緬懷一批批因「二二八事件」而投身新中國革命並撲倒在馬場町,而埋屍六張犁的革命青年。

 

【行程安排】

09:30 台北車站東三門集合發車前往六張犁
10:30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人犧牲者春祭
12:00 中午用餐
13:30 二二八事件台北現地導覽(天馬茶房、中山堂、行政長官公署、專賣局、新公園廣播電台)
16:00 活動結束

 

系列活動三
2/28

活動名稱:戰爭與和平座談會——「二二八事件」的反思與當代意義
時間:2017年2月28日,下午02:00~05: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4F會議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主辦單位: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

【說明】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之際,中國大地上,國共兩黨因政治主張與路線的分歧,以及南京政府片面撕毀和平協議,導致全面內戰的爆發。甚至在「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前一個月,駐防台灣的「國軍70師」也被緊急調往徐州,參與內戰。可見,「二二八事件」的發生雖由一起查緝私煙的偶然事件導致,但卻與整個中國內戰情勢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繫。
「二二八事件」之後,隨著大陸各城市進步學生「反內戰」、「反獨裁」、「反飢餓」的口號,台灣島內學生也自發地加入了這一波反抗蔣介石獨裁統治的新民主洪流當中。因此,「二二八事件」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場「官逼民反」的單獨事件,而是在全中國範圍內,各省人民群眾反抗國民黨政權貪污腐敗統治的「群體式」起義。
2017 年2月28日,我們迎來了「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但是與七十年前相比,「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一樣擺在我們的面前。由於民進黨政權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發展的形勢受到了阻礙。兩岸之間是「和」是「戰」,「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之際,值得我們深刻地反思。

【主持人】藍博洲(作家、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

【社會各界】
陳明忠 (二七部隊突擊隊長,政治受難人)
莫那能(排灣族盲詩人、夏潮聯合會會長)
吳榮元(勞動黨主席,政治受難人)
王曉波(海峽評論總編輯,白色恐怖受難人遺屬)
鄭鴻生(作家)
曾健民(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會長)
徐秀慧(彰師大副教授)
邱士杰(台大歷史所博士生)

【二二八事件親歷者家屬】
李力群(李友邦之子)
林光輝(霧峰林家第九代)
林青(林正亨女兒)
徐守綱(徐淵琛之子)
呂芳雄(呂赫若之子)
葉蔚南(葉榮鐘之子)
廖繼斌(廖進平之孫)
陳星吟(陳逸松女兒)
陳雪梨(陳逸松女兒)
蔡詩傑(蔡子民侄子)
羅兆仁(羅坤春之子)

 

欲參與以上活動的朋友,敬請事先報名

※ 網路報名須知:
1. 本活動為系列活動,改為兩場,歡迎大家免費報名參加。
2. 網路報名時,請註明參加的場次。
3. 凡兩場皆報名並出席者,贈送「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紀念袋一個。

[form form-20]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