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1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三:21世紀—社會主義化的時代──美國新「社會主義性質」勞動者的形成(上)
一月 1, 2007 |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三:21世紀—社會主義化的時代──美國新「社會主義性質」勞動者的形成(上) 已關閉迴響。
(A) 美國新型勞動者的增加
(1) 1990年代以後新型勞動者的增加
伴隨著新保守主義的登台,美國的雇佣、就業狀況在1980年代以後產生很大的變化。一時間,組織再造(Restructuring)、外包(Outsourcing)、精簡(Downsizing)等企業轉型策略如春火燎原般的展開。到了90年代,「勞動彈性化管理」(Justintime)進一步取代了戰後企業長期雇用的傳統就業保障,大幅度地削減正式聘僱的全職員工,改採大量的兼職員工(Part-timer)、臨時員工和派遣員工。
另一方面,「勞動彈性化管理」的推行,卻也創造了大量脫離企業組織而獨立營生的個體勞動者(Freeagent)或小起業主(Micro–businesses)。這些急速增加的新型勞動者(包含非正式雇用者、個體勞動者和小起業主)並不一定是工資低廉的「隨用即拋型勞動力」,也不是以低工資、長工時為武器建立起來的所謂的「零細企業」。
晚進的許多研究都將1980年代以後美國的雇用、就業狀況及就業的變化,視為是工業社會的結束和新社會來臨的指標。例如:
《工作移轉》(JobShift),WilliamBridges,1994
《知識資本主義》(KnowledgeCapitalism),BurtonJones,1999
《無重量社會》(TheWeightlessWorld),Cogle.D,1997
《工作上的新政:管理以市場為導向的員工》(TheNewDealatWork:Managing
theMarket-DrivenWorkforce),Cappelli.P,1999
《保衛繁榮》(SecuringProsperity),Osterman.P,1999,以及
《自由工作者的國度》(FreeAgentNation),Pink.D,2001……等等。
這些文獻雖然都認為:美國傳統的工業社會由於經濟社會的軟體化、服務化以及IT革命的發展而正式結束,表現在雇用、就業狀況的變化就是新社會來臨的現象之一。但是,由於缺乏問題意識或歷史認識,他們都無法清楚的指出新社會來臨的歷史意義。只有D.Pink將「個體勞動者社會」(Freeagentsociety)視為是「勞動者重新掌握生產手段的數位化馬克思主義社會」(DigitalMarxistsociety),並大膽的預測超越資本主義的新社會即將來臨。
D.Pink注意到,從企業組織獨立出來而自由工作的「個體勞動者」(Freeagent),在1990年代有大量出現並急速增加的現象。他將這種「個體勞動者」可分為三類:1.Freelance或Soloist(自由契約、無所屬、個體戶);2.臨時員工(Temps);3.小起業主(Micro-businesses)。
首先,〝Freelance〞是「個體勞動者」(Freeagent)的最一般性形態,指不受雇於特定組織,但參與各種企畫案(Project)並出售其勞務或服務的勞動者。在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中,「獨立契約者」(Independentcontractor)也被歸類為「個體勞動者」之一。近年來的趨勢,是被稱為「獨立專業」(Indepentprofessional)的經營顧問(Consultant)、平面設計(Graphicdesigner)、電腦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等高所得的Freelance的急速增加。另外,像從前的作者、畫家等藝術家,以及木匠等手工業者都歸屬於這一類。據統計,如果將以Freelance做為副業的人也包括在內的話,在美國這類個體勞動者大概有1,650萬人。
屬於第二類的是臨時員工(Temps)。80年代以後,由於企業推行「勞動彈性化管理」(Justintime),臨時員工的增加速度遠遠超過正式員工,其中有些人雖非自願,卻不得不留在那個位置。假如說,〝Freelance〞是自覺的〝Freeagent〞,臨時員工大多數是不自覺的、非自願性〝Freeagent〞。但是,D.Pink也注意到另一種趨勢:律師、醫師、高科技人才、管理幹部等持有專門技術的臨時工也在增長之列。D.Pink進一步指出,他們之所以停留在臨時員工身份而不乾脆的獨立出來,通常是因為他們對辦公室的事務性工作不感興趣或沒有執行能力。假若他們獨立成為「個體勞動者」,就不得不承擔會計、庶務等日常性事務工作。據統計,在美國上述兩種不同性質的臨時工,加起來大約有350萬人。
最後,如果說〝Freelance〞是獨立的「個體勞動者」,屬於第三類的小起業主(Micro-businesses)則是雇佣少數從業人的「個體勞動者」。美國經濟在1990年代以後的一個特徵是:小型企業的急速增加,收容了大量被大企業解僱的員工。90年代後半(1994-1998年),從業員工20人以下的小企業在美國新聘員工大約有900萬人,佔新雇用人員總數的8成左右。小起業主之所以急速增加的原因,是由於數位網路的應用。透過互聯網,即使是個人,或是少數人所形成的網絡,也可以在保有小規模企業所特有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同時,又享有不亞於大企業的客戶群、活動範圍和經營能力。根據美國新英格蘭女性企業主協會(NEWBO)的調查,許多以自宅為據點的企業,是利用電腦和通信技術來趨近市場,而互聯網(internet)則愈來愈成為重要的事業手段。據D.Pink的推計,這種新興的小企業大致有300萬家,所聘僱的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
上述三種不同類型「個體勞動者」:〝Freelance〞(1650萬人)、臨時員工(Temps,350萬人)、小起業主及從業人員(Micro-businesses,1300萬人),總加起來人數大約有3300萬人,佔美國就業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
另外,除了狹義的〝Freeagent〞之外,D.Pink還認為,有很多人雖然在形式上從屬於企業組織,但實質上從事類似於〝Freeagent〞工作:例如,在公司內根據工作的吸引力而從事於各種專案的專業人員;將公司當作是依據勞動契約提供勞務和服務的場所,因此經常轉換公司的人,以及,1100多萬個雖然受企業聘僱卻在家工作的自宅勤務者等等。雖然看起來形式繁多,但就「一旦缺乏有吸引力的工作就離開組織而獨立」的意義來說,這也應該是〝Freeagent〞的後備軍。
不管D.Pink所推估的數字(3300萬「個體勞動者」)是否準確,真正重要的是:
1. 到2000年為止,美國(不包含農業部門)從事於第一、第二產業部門(與物質生產有關)的勞動者已減少為受雇勞動者總數的二成一。服務產業尤其是知識產業已成為美國的基本產業;
2. 「個體勞動者」(Freeagent)這種急速增加的勞動型態,主要是集中在以知識勞動為基礎的服務業部門。也就是說,1990年代被稱為〝Freeagent〞的新型勞動者的出現,是服務部門正在取代製造業成為基本產業後所產生的現象。
(2) 新型勞動者的形成過程
二次大戰後,美、歐、日等先進工業化國家實現了經濟的高度成長,國民生產力超越了物質消費的水平,一般大眾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轉而消費更多的個人服務,進入了以服務消費為中心的時代。也就是說,先進工業國家從1970年後半就進入了「大眾的富裕化」時代,即從以財貨生產為中心提升到以服務為中心的富裕時代。
在「大眾的富裕化」的社會裡,勞動者的消費生活產生根本性的變化。當工業製品,包含一般性消費財和耐久性消費財都普及到一般大眾時(即物質消費到達了「量」上的極點時),人們不僅要求物質財貨的有用性,也會要求在「持有」和「消費」過程中所帶來的滿足感、幸福感等等,在精神上、能夠彰顯個人生活方式(Lifestyle)的消費型態。
從企業方面來說,單單依靠提高製品的基本機能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反過頭來,產品設計、多機能化、差別化等等手段卻成為決定產品銷路的要素。這就是說,過去依靠少量品種、大量生產方式以降低成本,大量販售的所謂「福特制」生產體系(Fordsystem)已走不通。取而代之的是強調輕、薄、短、小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工業製程(在自動化技術的基礎上推行ME化生產方式,引進因應不同製品而轉換不同模具的系統模組(modular)設備,也就是美國所謂的活性製造管理系統(Agilemanufacturingsystem)。
再就服務消費來說,首先注重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服務。因此,增加的並不是與傳統的物質財貨生產、流通相關的商業、運輸、金融等消費,而是因應高齡化、高所得化而來的福利、醫療、教育、地區性服務、娛樂等與提昇生活品質有關的服務需求。不過,對生活品質要求的內容因人而異,也表現為多種多樣的需求,過去由政府、地方公共團體所提供的片面性、劃一性的服務已無法滿足國民大眾的需要。因此,針對新的服務需求,替代政府、地方公共團體而提供多樣服務的民間企業,以及NPO、NGO、Volunteer(義工)等非營利團體的活動開始增加。
「大眾的富裕化」也使得勞動者的勞動內容、工作意識產生變化。
從70年代中期,為了因應市場體系的轉換,企業界也從以物質財貨生產為主轉換為以消費者需求為主體,提供有高附加價值產品或服務。於是,如何「敏捷、精確地掌握消費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並立即做出回應」便成為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當務之急,而信息化正是實現這個競爭力的最佳手段。
信息化並不僅限於掌握企業外部的市場信息,還必須將其所收集的市場信息分析、處理並應用於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當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產品的差異化、個性化成為市場競爭的要素時,「迅速、確實掌握消費者的動向,使其與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相結合」就成為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這就是說,本來為了掌握市場信息而推行的信息化,由於必須構築從市場調查、研發、生產到零售等全體業務部門的信息網,因此,不得不涉及到企業組織的所有產業部門。
由於經濟的軟體化、服務化的發展,在物質財貨生產過程中從事於簡單勞動的勞動者在量上不但是相對地,也是絕對地減少。反倒是參與開發、設計附加價值機能、服務的,需要高知識和專門技術的知識勞動者則大幅度地增加。此外,從事於社會福利、醫療、教育、地域性服務等相關的知識勞動者也快速增加。同時,在大眾的富裕化時代,勞動者的工作目的、工作意識也會起變化,擁有高水平所得、安定工作的勞動者會要求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充實感。
知識勞動是以人腦為主體的勞動型態,勞動的成果很大的成分是依靠勞動者本身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向上心。強調「構想與實行的分離」(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分離)的福特制(Fordsystem)科學管理法,是不可能激勵勞動者的勞動意願和勞動能力,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以兩者的「合為一體」來作為前提,因此不可避免的會削弱了資本對勞動的支配力。雖然,美國企業在80年代採取各種提高勞動意願、恢復對企業忠誠度的嘗試,但是以獲取利潤為最終目的的企業體,是不可能提供有意義的職務或業務給大多數的勞動者。所以,隨著軟體化、服務化、知識勞動化的進展,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因為無法在職務獲得滿足而想獨立。
知識勞動以非定型勞動為基本,不可能像體力勞動那樣透過分工、協作將勞動單純化、去技術化。當知識、信息的來往頻繁化,共有知識、信息的蓄積也龐大化之後,網路化的電腦就成為有效的生產手段。因此,我們不得不重視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二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技術開發:8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個人電腦(PC)系統和90年代初期向民間開放的互聯網(Internet)。這兩者的結合扮演了為信息化社會催生的劃時代角色。
首先,個人電腦(PC,80年代初期被稱為MicroComputer)的登場,對信息化的意義不僅僅是電腦的小型化和廉價化,更重要的是PC網路的信息傳遞是雙向的網絡結構。PC的出現不僅使電腦成為個人的工具,也成為以「共同作業」為基本型態的知識勞動的主要生產手段。
其次,以東西冷戰的結束為契機,90年代初期開放互聯網(Internet)技術給民間使用,帶動了另一波信息化高潮。互聯網是任何人都可以接續、利用的開放性網路,設置與運用成本相當低廉,因此在缺乏財力的中小企業、個人企業與家庭之間得到廣泛的利用;反過來說,,恰恰由於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互聯網做為信息傳達手段,互聯網方便性和利用價值也加速地提高。互聯網將所積累的知識、信息提供給社會做為共有財產,任何人都能自由的利用並且加以改良。
最後,Windows這個基本的作業程式(OS,Operatingsystem)的改良和運用與互聯網的普及化步伐保持一致,對於將PC的利用普及到家庭、個人身上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透過所謂「簡易前端介面」(User-friendlyfrontend)的設計,使用者不必學習難解的電腦語言也能夠操作OS軟體,提供了PC普及化的必要的技術條件。
在開放的網路上,全體成員參加知識與信息的共有化的進展,擴大了軟體化、服務化經濟的範圍,尤其是大大地開拓了知識勞動部門活動範圍,同時也帶動了從事知識勞動的勞動者在數量上的急速增長。特別是90年代中期以後,互聯網的開放,導致知識勞動部門以及擔任該部門工作的知識勞動者,取得了影響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性地位,產生所謂的「知識社會」。
在知識社會裡,由於大眾的富裕化,勞動者可以很輕易的就占有PC和互聯網作為主要生產手段,從而獲得了作為個體自營勞動者的經濟力量,脫離既有的企業組織從事於生產、販賣等經濟活動。從企業組織獨立出來的動機或契機也許很多,例如:被解僱,被調到與專長不相符合的職務而不得自謀生路,或是純粹為追求自主勞動而主動辭職等等不一而足。但無論如何,由於PC互聯網這種基本生產手段的廉價化,使得勞動者終於重新掌握了屬於勞動者本身的勞動手段,這就是獨立自營勞動者之所以大量出現決定性依據。所以,到了90年代,許多專門技術人員為追求成就感和自由,就陸陸續續脫離資本的支配而開始獨立。這就是D.Pink所謂的「雇用勞動者的freeagent化」。
就知識勞動而言,企業存在的意義在於其知識整合能力(Synthesizingcapacity),即將零碎、分散的知識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觸發新的知識,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當個體勞動者透過互聯網而形成「共同作業網絡」時,就可以取代企業的整合能力,其中蘊含的知識創造力大可以與企業分庭抗禮。同時,個體勞動者還可以透過互聯網而找到交易對象,也已經形成了許多支援組織,在知識經濟下妨礙個體勞動者從企業自立的障礙幾乎已不存在了。
在另一方面,由於PC互聯網的普及化,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降低到幾乎等於零,促使了企業的組織改革以及企業間關係的重整,從而也促進了雇用勞動者的自營化。企業可選擇將各種業務過程及所需人力由企業內員工擔任,或將其外包給外部企業或獨立自營勞動者。在個人需求易於變化,技術進步急速的所謂「速度經濟」下,繼續將資產、員工置於不佔優勢部門可能招來致命性的損失。因此,企業會採取的所謂「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ence)的經營戰略,將資源集中於自己佔優勢部門,而將不佔優勢部門與外部擁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合作或委託給獨立自營者。假設將各個企業、個體勞動者的優勢部門結合起來,採取「供應鏈管理」(SCM,Supplychainmanagement)時,就有「可能」成為具有強力競爭力的企業,同時提供個體自營勞動者或小企業參與的空間。也就是說,當傳統垂直整合的企業關係朝向網絡型平行組織變質時,既提供了雇佣勞動者獨立成為個體勞動者的外部條件,個體勞動者的增加也反過頭來促進了企業組織的重新整編,兩者是以相乘的效果迅速發展。
隨著企業組織的重整,帶動了業務範圍的細分化,加上信息技術的日益精進,個體勞動者所能承包的知識勞動部門就更加廣闊。企業外包的業務範圍,就從原先的周邊業務或低知識水平部門,擴展到核心業務,或法務、財務、IT、工程(Engineering)等高知識部門。事實上,在90年代的美國,以「核心競爭力」結合個別優勢部門形成網路型組織,已經成為企業所不可避免的一大潮流。
最後,上述的事實還意味著知識勞動者將成為社會再生產的主力,他們從資本主義「資本/工資勞動」的生產關係中脫離出來,為個體勞動者的互助、互惠的平行網絡組織,這個新社會生產方式做好準備。所以,將PC和互聯網的結合所帶動的戲劇性的社會變革,稱為「IT革命」,是具有充分地根據的。
(3) 雇用勞動者的freeagent化
為適應市場轉型,企業對於經營組織與內部關係進行重新編整,並推行信息化,此舉促進了企業內雇用勞動者的freeagent化:
a.在知識勞動部門由於受雇勞動者的職務內容、職務區別曖昧化,傳統福特制的等級制度(Hierarchie)無法適應知識勞動化後的內部分工,迫使企業進行重新整編,將部分業務整個委交給個人或專案團隊執行。
在傳統大工業的等級制度下,整個工作場所是經由嚴密的分工所編組而成的聯合體,直接勞動者被限定在極狹小的範圍執行局部勞動,而「意志決定」是掌握在管理者的手裡。但是,這種去技術化的勞動編制無法應付當前多樣化、個性化並快速變動的消費市場,企業組織不得不將意志決定和責任下放給現場的直接勞動者,成為業務內容靈活化的專案團隊(Projectteam)或「業績導向」型業務體系等等能夠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的組織型態。同時,IT機器的普遍應用也帶動了信息處理的效率化,擴大了個別勞動者所能擔負的工作範圍,因而出現了所謂的「新型專業者」。這些「新型專業者」,或者是一個人「負責整個部門的工作」,或者是「由自己擔任業務的領導工作,即在身分上雖然是一個員工但卻做領導的工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企業內負責新的業務部門或開拓的新市場的所謂「公司內創業者」。
b.在知識勞動部門上出現了「在家工作」(Workingathome)或彈性工時制(Flextimesystem)等由勞動者本身決定工作場所、工作時間的自主管理的勤務形態。加上,由於工作內容的靈活化,引進「績效工資制」、廢止員工教育、由員工本身負責技術開發的企業與日遽增。因此,勞動者極易於從企業組織獨立出來。
c.由於企業經常反覆的進行組織再造(Reengineering),「勞動彈性化管理」(Justintime)取代了瀕臨崩潰的長期雇用制度,只有在核心部門採用正式雇用制度,除此之外盡量使用非正式雇用人員。這就是D.Pink所謂的「組織、職務的短命化」。事實上,在80年代以後,美國勞動者轉業次數激增,在職年數也有短期化的傾向,而非正式雇用者佔全雇用者的比率也急速增加。
由此可知,就雇佣關係而言,知識勞動部門增加了「專案團隊」(Project-team)、「業績導向的業務體系」、「個人包攬」等不受資本直接支配的自主管理型、自由決策型的勞動者。他們的工作方式雖然仍停留在「資本/工資勞動」的框架內,但實際的工作型態與Freeagent相類似。其次,就勞動過程的自主性而言,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是在「在家工作」或「彈性工時」(可變勤務時間制)的工作體制下,自主地選擇和管理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型態上也接近Freeagent。最後,在分配形態上,由於知識勞動的勞動成果大都依靠勞動者的勞動意識和創造力,每個人的價值體現在他為客戶所創造的價值之中,而不取決於他的職務。因此工資不再以職位高低為依據,轉而變為「績效工資制」,這又與Freeagent的「績效報酬」在有相近之處,也與將企業的業績和報酬相連結的「員工股票選擇權」(Stockoption)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說,在知識勞動部門內,正式雇用勞動者不管是在雇佣關係、勞動過程或分配型態都與Freeagent極為相似,可以說是Freeagent預備軍。只不過,他們也許是基於:在企業組織的現職是有高度成就感的職務;或是受高工資和股票選擇權的吸引;或是想要規避健康保險費和退休年金的負擔;或是不喜歡執行管理業務或自認為缺乏管理能力等等理由而留在企業內部。當然,擔心一旦從企業組織獨立出來就無法保障工作收入,也就是說無法排除失業的恐懼感也是一個基本的理由。總之,即使勞動者還存在著各種顧忌,美國社會還是存在著許多Freeagent的職業網路、支援義工以及NPO網路等等,有利於個體勞動者參與企業共同作業的社會網絡。勞動者脫離資本、企業而獨立自營的個體勞動者化,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大勢所趨。
(未完待續)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思想評論][21世紀-社會主義化的時代]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