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市場,「隱私權」的墳場

十一月 8, 2006 | 「恐懼」的市場,「隱私權」的墳場 已關閉迴響。

文/林深靖

  立法院審查國防部預算,發現「軍事安全總部」所編列的預算擴增十五倍,從今年度的九百八十三萬暴漲到一億五千多萬,其中有三千七百多萬是建構「安全情報中心」的初期費用,要採購最新的高科技監控系統。「安全情報中心」的職能為何?曰:媒體監控和政治情蒐。記者、黨政要人、退役將領、街頭闖將都可能被列為監控、偵防的對象。

  國防部砸大錢購置尖端監控設備,平心而論,還真是跟上了世界的潮流。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散布了全球性的集體恐懼,同時,也營造了全球化的龐巨商機。反恐的迫切需求創造出一個迅猛竄升的市場:保安科技。

  為了更精準地掃描旅客的行李和軀體,為了儲存、比對千百萬人的生物特徵(指紋、聲紋、視網膜、體熱、DNA等),為了監控手機的通聯,為了分類、過濾天文數字般的電話號碼,為了辯讀可疑企業巨量的電子郵件和文檔傳輸…..總而言之,為了更加安全,你永遠需要更先進的科技產品。雖然,百密總有一疎,但是,每次安全系統的破洞,譬如,二○○四年三月在馬德里、二○○五年七月在倫敦,造成重大傷亡的恐怖攻擊事件接二連三,都反而讓這個行業的市場更加熾旺。因為,每一次,總有更為先進的「新一代」產品需要推出。

  由於美國的FBI對於部份恐怖攻擊者的身分還無法掌握,有些保安科技公司為了搶生意,會主動獻上他們他們「研發」的成果。譬如,Matrix公司提供了十二萬美國公民的分析檔案,只因為這些人在「恐怖主義商數」的評比上,被認為偏高。Graphco公司更加天才,他們掃描記錄了美國橄欖球冠軍賽觀眾席上十萬名球迷的臉孔,然後,將這些臉孔拿來和兩萬四千名罪犯的檔案照片進行比對,用這樣的方式來篩檢可疑份子。有一家保安公司在機場出入口掃描出一批「體熱」異常的嫌疑份子,興沖沖地把檔案交給安全單位清查,結果發現,這些疑犯都是……孕婦。

  在倫敦,有二百五十萬的攝影監視器散佈在街頭、大樓的各個角落,每一個市民平均每天要被「攝影」三百次。也就是說,你每天的一舉一動,幾乎都處於被監控的狀態。這一類的監視器正在全球各大都會氾濫開來。譬如,在台北,三步一岡,五步一哨,監視器如影隨形,早已成為老大哥無所不在的眼睛。一個倫敦人來到台北旅遊,放心,老大哥依然與你同在,他每天被「攝影」的次數保證不會少於三百。

  反恐、保安科技大發利市,卻是以人們的隱私權做為代價。這些年來,當權的人和賣技術的人對「恐懼」的管理和氣氛營造,擴大了國家機器的權力,增強了管控人民的能力,同時,也開發了商人的巨大利益。而人們在被型塑出來的集體恐懼陰影之下,似乎也接受了預防性的、全面性的管控,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了人權憲章裡對於個人隱私的保障。

  這樣的發展,勢將翻轉民主社會對於人道、人權的既有信念和規範。百年來革命志士和民主鬥士以無數頭顱鮮血換取來的基本人權,隱私權的重要性不下於言論自由權。「隱私」是現代人幸福之鑰,是位處於公共生活邊緣的避難所。這是法國大革命時代思想家貢斯當(BenjiaminConstant,1767-1830)的說法,他認為,對個人私生活的尊重是政治現代化的一個表徵。然則,眼看著保安科技挾持著龐巨的商業利益不斷窺伺我們的私人空間,我們的移動、旅遊、通訊……隨時都處於被監控、被記錄的狀態。「恐懼」的市場,成為「隱私權」的墳場。

  於今,國防部的預算書所透露出來的是:我們的「軍事安全總部」不斷擴編,經費持續暴漲,只因為它需要更尖端的設備蒐集情資,進行監控,以便從眾多納稅人當中篩選出「不安全」的份子。我們不能不擔心的是:如果陳水扁為了遮掩詐領國務機要費的弊案,而可以無端生出一大串假情資和烏龍情報員,那麼,扁政權之下,真假是非,如何分辨?誰來決定「安全」和「不安全」的界線?親愛的朋友們,自認為「安全」的,請舉手!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政治評論][林深靖政經事件簿]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