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3
一個起點:紀錄片<在團結的路上>的創作始末──夏潮青年講座
九月 23, 2005 | 一個起點:紀錄片<在團結的路上>的創作始末──夏潮青年講座 已關閉迴響。
我,自出生起,到高中畢業以前,生活在澳門,對於來自殖民地的欺壓與歧視,有一份素樸的痛惡。來台升學以後,意外地在就讀研究所時聽到林書揚先生的一場演講,題目是「台灣五0年代白色恐怖」。當時對於白色恐怖歷史,乃至於有關左統的各種理論,似懂非懂。但講者犀利的分析與有別於主流觀點的論述憾動著我,燃起內心想要一探究竟的慾望;另外,時值台灣2000年總統大選,親眼目睹各種扭曲的政治論述高舉主體意識、卻流於高度排他、跡近種族中心主義的旗幟高揚,煽動著群眾的情緒。至此,更確定了我拍攝林書揚先生--這樣一個歷史見證者的決心。這是拍攝紀錄片<在團結的路上>的原始動機。
影片藉由台灣五零年代白色恐怖坐牢最久的紅色政治犯-林書揚逾半生的牢獄歲月以及獄後猶能堅持在左統的道路上,以反映二戰後台灣50年來反共謊言下的政治犧牲、意識污衊、以及一段真相被湮滅、人性遭覆埋的歷史。
這部影片,從選題、構思、企劃、蒐集資料到進行拍攝、結構與剪輯,到了最後完成階段,所經歷的,相較於在南藝紀錄所一、二年級所學得的經驗,可說是一種延伸、發展,其中卻存在非常巨大的差異。首先,從拍攝對象的選取,一年級拍攝身邊的同學、朋友;二年級先設定題材、再尋找合適的拍攝對象;而這部影片卻由於題材與對象相互間有非常緊密的內在關聯,從而引發拍攝動機,經驗可謂十分不同。
影片的表現方式,主要以拍攝對象直敘式訪談(talking-head)、輔以歷史資料影片,以分段形式結構影片。
在敘事結構上,以4段不同顏色的段落式敘述,呈現左翼理念及行動的相關意涵。放棄時間縱軸、採意識的橫向探索。以訪談為主要呈現方式,蓋因拍攝對象的特殊身分,希望透過口述方式回憶重大歷史事件及對其進行分析,期反映出其人格、與理想的堅持(或某種意義上一個社會主義者的堅持)。
直到拍攝<在團結的路上>,我才稍微可以理解,一部紀錄片除了創作的樂趣以外的實質意義。它變成一種觸媒,引爆了我與紀錄電影的新的關係。回顧整個創作過程中,我才猛然的發現,格里遜所說的:「紀錄片是槌子,而不是鏡子」。至少對我而言,擺脫了對於劇情電影與紀錄電影的模糊分界、創作與社會實踐的間的曖昧不明。由於這部電影,我拿起了攝影機、又放下了攝影機,我是紀錄者、同時又變成了參與者。在兩年多的拍攝時間中,這兩種身分一直糾纏不清,才讓我得以從中反省到藝術創作與社會實踐之間的實際關係,兩者並不矛盾。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是否真正理解到,要呈現給觀眾看的是什麼?是一個怎麼樣的觀點?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夏潮的歷史與歷史的夏潮][第二期]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