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17
悼念蘇慶黎女士
十一月 17, 2004 | 悼念蘇慶黎女士 已關閉迴響。
我們這群保釣運動的參與者,對出版刊物都不陌生。1970年保釣運動起來以後,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中,曾出現了幾十種刊物;有的曇花一現,有的能長期堅持。不過大致說來,內容多半是感性的一面,雖然有少數涉及理論,也稍嫌僵硬,沒有與現實密切結合。即使在保釣朋友中最流行的香港《七十年代》雜誌,也是以報導居多,思想方面的文章較少。七十年代中期,台灣出版了《夏潮》雜誌(「夏」乃「華夏」之義),內容之充實,題材之廣泛,思想之深切,令人刮目相看。讓我們這些出過刊物的人,自覺望塵莫及。
《夏潮》的總編輯蘇逸凡的真名是蘇慶黎,台大哲學系畢業,跟保釣的大多數人同一代,而且從來沒離開過台灣。《夏潮》所展現的風格,反映出慶黎的學養、能力,和她過人的勇氣。當時台灣當局經過幾年硬軟交施,漸漸把釣運在大學校園裏引起的激情和覺醒,重新鈍化。即使是曾經波瀾壯闊的美國保釣也過了高潮,多數的參與者已離開學校,成家立業,有了不同的人生考慮。鑒於台、美的白色恐怖,為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很多人退出了運動,少數人甚至與運動中人斷絕來往,以免被牽連,影響到前途。我們不知道,什麼力量使得蘇慶黎在白色恐怖遠較美國嚴重的台灣,站出來辦一本社會主義的雜誌?
當年《夏潮》的口號是「鄉土的、社會的、文藝的」。顯然,「文藝的」是用來傳播思想,但不用「思想的」以保持低調。《夏潮》介紹的文藝作品多半是台灣日據時代的反日作家,和第三世界或是美、歐弱勢及批評資本主義現狀的作家。
「社會的」則是以社會主義的觀點去報導、關懷和批評台灣以及世界各地的社會。翻一下《夏潮》第一、二年的目錄,就可發現對於台灣的勞工、童工、農民、漁民、礦工、婦女、醫療、衛生、教育、污染、核能、賭博、食物安全及性工作者等問題都曾涉及,也曾多次批判國民黨的經濟政策。關於世界的問題,已論及軍火貿易、跨國企業、石油組織、南北矛盾等重大議題。對美國的民主、黑人問題也有專文分析。這一直是《夏潮》的方向。
現在台獨用「本土」二字來分裂社會,操縱選舉,但當時無論是在島內或海外的台獨支持者,由於思想傾向美、日,根本沒提什麼「本土」。《夏潮》則首倡鄉土立場,不久引起鄉土文學論戰,受到國民黨御用文人的圍剿,引起知識界廣泛的同情與反省,也構成了台灣文學史上,甚至可說是台灣文化史上的大事。但是《夏潮》的鄉土,不是現在台灣「去中國化」拋棄傳統,去強調荷蘭、日本影響的所謂「本土」,而是與中華文化分不開的真正台灣鄉土。
《夏潮》曾介紹多位在戒嚴體制下被埋沒多年的,日據時代台灣文學前輩的作品。他們的主體都是揭露日本殖民統治下政治和經濟的壓迫。然而從他們的文字間,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社會的情況。譬如賴和筆下不過新曆年的普通人民,講孔明、宋江、黃天霸故事的講古場。張文環筆下要下一代唸《論語》的父親。吳濁流筆下不肯穿和服,不能住榻榻米房子,討厭味噌汁而想念油條的先生媽。楊逵筆下賦東方朔的賦以明志的自己。
這些細節都說明了中國文化和傳統是台灣社會的根,完全不是如某些台獨人士所說的,被「外來政權」強加在台灣社會上的外來枷鎖。現在民進黨的所謂「本土化」,只是去中國化,卻崇美媚日,實際上斬斷了台灣真正的源頭,和《夏潮》所強調的台灣鄉土文學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國文學的一支,完全不同。
在歷史方面,《夏潮》著重介紹台灣抗日志士、農民運動、工人運動和文化協會,帝國主義侵華,中國推翻滿清的革命、五四運動、八年抗戰。並常提及中國革命和台灣抗日之間的聯繫。
美麗島事件後,蘇慶黎被捕,《夏潮》被停刊。四年後又以《夏潮論壇》的名義出刊,她繼續擔任主編。後來工黨、勞動黨成立,她都積極參與,永遠堅持社會主義的立場。
《夏潮》已不再出版,但是「夏潮」一辭已成為台灣島內反帝、左傾、進步的代表。左傾不是支持或是反對哪一個政府,而是要站在被壓迫的人民一方反抗壓迫者。一群有同樣理想的人,以一雜誌為中心的這一段經過,在歷史上留下台灣知識份子不懼政府高壓,不受外國勢力引誘,獨立思考,與社會大眾結合的奮鬥經驗。雖然有少數人不能堅持理想而離開,但大多數的參與者,為後人留下真心從事社會運動,而不是用來換取個人權勢及財富的榜樣。做為《夏潮》主要創始者的蘇慶黎,也可以為此光輝成就而含笑九泉。
保釣愛國人士一同敬輓
本文原分類:[夏潮的歷史與歷史的夏潮][蘇慶黎紀念專輯]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