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9
新民主論壇:6108億軍購案與勤勞大眾研討會致辭
七月 29, 2004 | 新民主論壇:6108億軍購案與勤勞大眾研討會致辭 已關閉迴響。
各位新民主論壇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是本論壇第十三次的研討會。本人首先代表發起單位,向各位表示謝意和歉意。各位犧牲了周休兩日的頭半天,趕來參加一場雖然題目重要,卻令人心情沉重的一個問題—-軍購問題的研討會,是相當難得的。原本工作同人不敢看好今天的參會狀況,不過看到各位還是那樣的積極,那樣的認真,來大家一起面對問題,令我們心理踏實多了。就這一點,我們要表示謝意。其次,我們對論壇活動中斷了數個月,表示歉意。上一次第十二次的研討會,是二月間舉辦的。卻因大選前後發生了太多的爭議、紛擾,甚至騷亂,可以說一波接一波,一場繼一場,不曾間斷過。即使三.二○投票後三個多月了,仍未能塵埃落定,事過境遷。因為受到這種情勢的影響,論壇同人一方面要應待各種群眾動態,且在一夕多變的情勢下確也不易設定議題,終於停辦了三個月的活動。這便是我們致歉的事由。
今天的討論議題,是當前最緊迫,也最尖銳,爭議最大最多的軍購預算案問題。有關這個總額高達六千一百零八億的超大型軍購案,它的立案成案經過,台.美雙方在交易策略上的立場和作法,雙方各自面對的國內政治情勢和經濟因素,民意背景等等,相信各位已經從大量的媒體報導中有所掌握。等一會,我們邀請到的專家學者民代諸位先生,將會向聽眾提示系統性的問題論述,好讓大家得到更周延的認知。
關於扁政府四年來的財政赤字的嚴重趨勢,即使執政黨的個別人士,也有人不敢完全否定。本來,具有正當必要性的公共支出,是不會引發爭議的。但,如果不是出於議事機構多數成員的自主意識下的合議,而是出於少數權力核心根據特殊的政治偏向,假借名義強制一般稅民接受的任何財政政策、安全政策,即使能矇騙大眾於一時,也不可能掩蓋真實於永遠。以今天大家所面對的軍購爭議而言,武器是工具,軍購是手段,而安全才是目的。今天兩岸問題的本質,不外上世紀中國內戰的延長綫上的政治對抗,理論上仍然延續中的戰爭狀態。回顧那個年代,二戰後的國共內戰,不多久便被編進始於五○年代韓戰的「東西冷戰」的戰略結構中,使得問題錯綜複雜化,更使得兩岸割裂長期化。而台海此岸經歷了二.二八鎮壓的衝擊,和五○年代軍法肅清的白色恐怖,終致在部分人民之間形成了反彈情結,接著在多年的軍事戒嚴統治下,也漸有離反心理的增長,這些都是事實。隨著七○年代後的中.美新關係的進展,和相對地,國民黨黨國體制的虛弱化,本土資產階級的崛起,從「本土化民主改革運動」到「台灣建國運動」等,遂使兩岸問題從國民黨主政時期的「兩個中國對一個中國」,移向民進黨執政下的「一中一台對一個中國」。在此趨勢下,兩岸關係自然不進反退,國家認同的分歧在民進黨台獨路綫的推動下只有日益深刻化的一途。
然而,對岸此刻的問題意識,顯然對此岸的離反情結、族群意識和階級意識交織而成的社會心理障碍,體會不易。依據正規的主權法統觀念,台灣的分離建國是對歷史事實的背叛,和對普世公認的國際法中「失土回復權」的挑戰。為了解決兩岸對峙半個世紀間的不同歷史實踐所造成的,結構的.制度的.方式的.社會風氣的.大眾習俗的差異性,對岸提議所謂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卻也不容易取得此岸的積極回應。陳水扁等人甚至一度提出「台獨時間表」,而李登輝則將其具體化為爭取台獨同意票到百分之七十五為目標。以上是兩岸關係節節惡化的過程簡述。所謂大陸飛彈與台灣軍購,被陳水扁等人刻畫成兩岸對抗的現實圖式,而在「以武拒統」的宣傳運動中廣被運用。
其實,兩岸關係的艱難性,來自它的歷史性造因。它的解決、化解,也應該是一種歷史性過程的結果。而不是軍事技術層面上的軍備競賽所能達成。試想,武力競爭有其「互相促進,不斷歸零」的客觀機制。那是一種「絕對自耗」的不歸路。再說,這種浩大的財政負擔,對生活在不公的分配制度下的低層弱勢人民的擠壓,是何等的殘忍。對經濟整體運作系統中,擴大再生產的關鍵性環節的無盡耗損,台灣究竟能承擔多久?
最後,兩岸問題固然十分艱難,但是否除了以整軍對抗做為唯一的關係基調以外,難道就沒有僵持中尋找新互動的可能性嗎?忍受美國的死亡商人—-軍火企業的無止境的勒索,不惜把兩岸對抗一直往上推,人民不禁要問扁政府,你的真正意圖是打一場獨立戰爭嗎?
陳水扁硬頂著來自中.美雙方面的壓力而連任成功,表示著台獨運動已經攀上了一個新頂峰。只是,那是不再有掩體的高處。在全體人民的圍觀下,台獨運動接受全面檢驗的日子,相信已不在遠。
以上幾點,不過個人所見,還請各位演講老師,聽講朋友多多賜教!(2004.7.24)
本文原分類:[林書揚相關][新民主論壇]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