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16
新竹縣產業總工會關於公營事業私有化(民營化)的決議文(2003.12.8)
十二月 16, 2003 | 新竹縣產業總工會關於公營事業私有化(民營化)的決議文(2003.12.8) 已關閉迴響。
從民國八十年六月四日政府通過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以來,從中工、中石化開始已有許多公營事業公司或工廠移轉民營,「民營化」一詞也廣為大眾熟悉。但是正如勞動人權協會在十多年前首先指出的,「民營化」應正名為「私有化」。所謂民營,正好是和人民愈來愈遠;官僚統治變成財團統治。
私有化(privatization)是美、歐、日跨國資本推動全球化、自由化的重要計畫之一。許多富國、窮國的公營事業原本負有社會福利或挹助國家財政等目的;儘管這些目的彼此是矛盾的:要進行社會福利,往往就造成虧損。1980年代後,隨著以雷根、佘契爾為首的美英政府開始直接,或透過國際金融貿易機構,在各國推動私有化。或者要求負債國賤賣公營事業以減少政府支出、償還本息;或者要求公營事業應交由私人資本(尤其是先進國家的跨國資本)經營,以「更有效率」(更有效率地讓跨國資本多一個賺錢的管道)。許多國家私有化的後果是外債多年不見減輕,人民的福利卻一夕之間消失。
台灣的國公營事業過去確實存在著許多弊病。但是我們認為,這些弊病的主要關鍵原因在於舊時代的官僚體系,而非公營或私營的問題。部份或全部的私有化雖然一時之間讓民眾感覺到便利,但長期下去必然對民生與經濟產生更大的衝擊。例如醫院蓋得到處都是,好像看病變方便了,然而不知不覺間全民繳納了越來越多的健保費充作醫療財團與藥商的利潤;個別治療單位的盛行,必然以全體預防體系的崩潰為彌補--公立衛生所的功能退化,SARS就漫溢橫流。
台鐵工會中秋會員大會前夕的文宣中,也明確地指出了鐵路運輸私有化即將對台灣民眾產生的影響:鐵路安全更沒有保障,佔總站數四分之三以上的偏遠地區小站可能會因虧損而裁撤。從日本到西歐都有許多前車之鑑──特別是台港新聞工作者在英國鐵路失事意外中死傷的消息,台灣人民更不會覺得陌生。
和我們台灣工人一起工作的菲律賓勞工還可以告訴我們,作為亞洲最大規模的私有化──大馬尼拉自來水廠,如何在漲價之後斷然地對繳不起費用的貧民區斷水。
許多公營事業工會聲稱:「不反對民營化,只反對財團化。」但是,事實上沒有所謂「非財團化」的民營化,民營化一定就是財團化,只是過程有的粗糙有的精細而已。台塑、台泥等企業也是「民營企業」,人人弄點小錢就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可是難道有人會覺得台塑台泥是屬於人民的嗎?這些公司永遠被幾位企業家掌握在手裡,雖然他們握有的股權百分比屈指可數,股份制只是集更多的散資給他們運用的管道。企業家最大的利益來源不必一定直接是股息收入,而是來自企業的運作過程本身。
台灣的官員不斷說服人民與工會,說民營化是世界潮流,此話不假,但這是跨國資本及先進國家政府所推動的世界潮流。就國際進步工會運動來說,反對私有化也是世界潮流。從日、韓、菲律賓到尼泊爾,一直到英、法、智利,私有化與反私有化的鬥爭廿、卅年來一直持續著。
本會作為全島幾乎最「小」的縣市級產總,會員工會清一色為私營企業工會,但幾年來也一直為支援公營事業工會的抗爭盡一份力量,從台汽唐榮,到台鐵電信菸酒,集會遊行,幾乎無役不與。我們認為,所有私營企業工會應該也要站出來反對民營化。但是我們也希望公營事業工會,把反對私有化當成共同的一個旗幟,不要只談民營化步驟中的幾個細節,更不要這家失火、那家隔岸。(目前的情況是,因為民營化的進程與方式不同,正好分散了集體的力量。)可以預期的是,現在搞抗爭,政府一定會承諾暫停民營化、好好檢討四個月。四個月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明年320以後,不管誰當選,公營事業要殺要剮隨便他。
在聲援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聽到朝野政客講到嘴角生波,讓抗爭工人們回程的遊覽車上滿載著口水與不實的承諾。難道民進黨口口聲聲要檢討民營化,就是為了檢討民營化之不夠快速、不夠圖利財團嗎?難道泛藍所指責的民進黨的各項罪行,不正是他們自己從前執政時所開創的惡例嗎?
從反健保雙漲大遊行的經驗我們可以得知,民進黨曾經作為街頭運動的參與者,深知民眾「到了五點就要上車回家」,所以不論遊行的壓力多大,撐過了五點就沒事。有鑑於此,我們更認識到,真正的抗爭是:到集合地點下車以後,放遊覽車回到各縣市,不約幾點來接;睡袋大鍋飯備齊,不達目的,誓不解散,定要政府及各組候選人簽字同意,全面停止私有化至少四年。
當然這之前首先要教育各級幹部與會員,還要對大眾做宣傳,把反對私有化的理由普及到社會之中。
私營企業工會做不到的事,拿來作為對公營事業工會的建議,似乎太過強求。但是公營事業一方面客觀上企業追求利潤的壓力較輕,一方面主觀上大多是單一大工會、動員與經費積聚上較為容易,又有「即將私有化」這個明確的危機;因此在現階段工運上,難免我們要對公營事業工會抱較大的期望。公營事業勞工一般來說,待遇與福利均優於私營企業勞工許多;後者對民營化或有看好戲心態,雖然不妥,但可以理解。我們認為,私營企業工會才是真正代表著台灣廣大中小企業的、工會組織率低的、待遇福利差的、工作所屬單位分散而勞工意識更不易凝聚的大多數工人的現實與利益;但是現階段上,公營事業工會有一定的優勢可以對私營企業工會及全島工運起到極正面的作用。
現代社會中公營事業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只是民生主義的「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而已了;更重要的是,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島內外大財團越來越能夠掌控人民生活的每一部分,所有的「基本人權」都淪為利潤至上的考量,只有公營事業或公家機構能夠稍微給人性尊嚴、生存保障留下一片淨土。
本文原分類:[新竹縣產業總工會][台灣工運]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