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英美侵伊戰爭中的國際關係

四月 9, 2003 | 也看英美侵伊戰爭中的國際關係 已關閉迴響。

文/唐曙

  美國和英國為什麼侵略伊拉克?對於這樣的問題,經過了翻天覆地的反戰運動和宣傳之後,大家一般都知道,和石油脫不了關係。支持戰爭的人如果要幫美國政府矢口否認的話,美國自廿世紀九○年代中期的一些華府智庫分析(甚至現任的美國副總統錢尼、侵伊戰後重建的最大包商,也作出奪取伊拉克石油的分析結論),可就要狠狠地修理這些自以為在「支持正義」的一般人了。有趣的是,在這次的侵伊戰爭中,連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像德國和法國也都反對這場戰爭,難道這兩個在全球經濟上也居於壟斷地位的國家,也是出於全球反戰運動相同的理由而反戰的嗎?答案恐怕不是。

  法國遠在第一自世界大戰前,就和英國圖謀中東的豐富油藏。第一次大戰期間,英法兩國簽訂了一個重劃中東勢力範圍的「賽克斯-皮克特」密約(這個密約因為列寧成功的十月革命,而被公諸於世,引起阿拉伯世界的憤怒而群起反抗,因為英國曾用兩手策略答應支持它的阿拉伯民族得以獨立)。1918年,英法雙方協議:黎巴嫩、敘利亞劃歸法國,英國則得到約旦、巴勒斯坦和伊拉克南部的兩省:巴斯拉和巴格達(這兩個省,一個在這次侵伊戰爭中已首先被戰火蹂躪,另一個首府巴格達已在重兵的團團包圍下了)。但英法雙方卻對於當時伊拉克北方的摩蘇爾省有爭議。本來依照密約的默契,伊拉克是在法國的「影響範圍」之下,但英國後來卻在奧圖曼撤兵的時候搶先佔領,英法鬧得不可開交,新的衝突一觸即發。這時候美國以「門戶開放」作為要求,開始介入中東事務,這些國家的目的只有一個:石油。1925年,世界幾個石油卡特爾達成了瓜分伊拉克石油的共識。伊拉克的石油分成五份,英國、法國、荷蘭和美國各分23.75%,另外的5%就分給一個叫做高班奇安的石油掮客。當時在中東,「央格魯?-伊朗石油」(現在的「英國石油」)是老大,美國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還未成氣候。後來這些卡特爾聯合組成了伊拉克石油公司(包括了「央格魯-伊朗石油」、蜆殼石油、摩比爾石油以及紐澤西標準石油),獨佔了伊拉克所有的石油,伊拉克人一滴都沒份。這種帝國主義的分贓格局一直要到二次大戰結束後才改變。

  二次戰後,「艾森豪威爾主義」和巴格達公約確立了美國在中東石油上霸主地位。英法則在戰後耗盡元氣,英國因為盤據頗久,還能繼續立足,法國則只好出局。後來美國的標準石油又經過幾次的合併,成為最大的石油集團(BP-AMOCO)。法國戰後不像荷蘭還有「皇家蜆殼」石油集團佔據著印尼的石油,後來雖據洛克菲勒說越南沿海至南沙群島蘊藏豐富的石油,但因為1954年法國在奠邊府決戰失敗,只好退出東南亞。

  德國在兩次大戰間都站在美英法的對立面,當然戰後就不能分杯羹了。希特勒在二戰期間佔領過羅馬尼亞油田,但因不夠用,所以就覬覦蘇聯石油,東部戰線是這樣開闢的,但還是以失敗告終。由於北海油田長期一直都掌握在英國手裡,而西歐石油開採的成本也相較於中東較高,德國重建中的能源問題,只能依賴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了,因此德國一直以來,基本上還是支持美英的石油政策。

  俄羅斯從前蘇聯開始就積極地開採石油,雖然還未探勘的石油蘊藏量高達將近700億桶,但由於開採成本昂貴,在冷戰時期也缺乏一個適當的出口港,所以二戰結束後,就和克菲勒暗中合作,透過油管整合的方式將蘇聯石油秘密地從伊朗出口。後來蘇聯介入中東事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解除被圍堵的困境,以及對中東的石油施加影響。1990年蘇聯瓦解後,俄羅斯的經濟也一蹶不振,新的經濟改革需要廉價和穩定的石油,所以俄羅斯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勉力維持既有的合作局面。

  這些比較先進的國家本來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對於伊拉克問題的態度還很一致,但隨著1995年以「石油換糧食」計劃的通過,而逐漸產生分歧。聯合國的「石油換糧食」計劃本來是要解決伊拉克在遭到聯合國制裁禁運的人道主義危機,這項計劃自1996年12月開始實施,每期半年,以20億美元的石油來換取糧食及藥品的民生必需品。但由於伊拉克出口石油後的進口清單必須呈報給聯合國的制裁委員會審核,美英兩國不斷擱置和杯葛這些清單,使得進口清單的實現率只有60%,再加上武器核查的費用和戰爭賠款都要以這筆錢來負擔,伊拉克最終還是不再接受聯合國的這項計劃。但另一方面12期的計劃實施後,伊拉克也透過石油合約與法國、德國(法德的石油合約共440億桶)以及俄羅斯拉近了關係,這些國家也一再地和伊拉克討價還價,企圖壓低原已很低的伊拉克石油價格。所以當美英準備攻打伊拉克,還揚言不支持戰爭的國家,將在佔領伊拉克後廢除這些合約。這就是為什麼法國會一再揚言要動用否決權來阻止聯合國授權的原因之一,德國和俄羅斯也是出於類似的理由。至於由美英所組成的所謂「志願同盟」的51個國家,當然絕大部分是基於和美英長期的依賴關係或是極右的政權性質,相對於聯合國的191個會員國來講仍然是少數。這140個國家絕大多數都是第三世界國家,他們反對這場戰爭與其說是基於利益,不如說是基於被殖民的記憶和與其長期對抗的道德意志。

  最特別的是阿拉伯世界。自從「埃及雄獅」納塞爾死後,整個阿拉伯世界就充斥著與帝國主義單邊媾和的思想。原先已經親美英的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在表面的「阿拉伯團結」口號下,為帝國主義做了許多破壞團結的工作。在美國海外的廿幾個軍事基地中,在中東就有七個(沙烏地阿拉伯三個,卡達、巴林、科威特和土耳其各一個),其目的無非就是要控制石油,還有對付可能的阿拉伯團結局面。埃及在穆巴拉克主政期間,已經走出了納塞爾和沙達特的極端影響,變成一個在中東事務上「中庸」的力量,與伊拉克、敘利亞乃至於伊朗的「大阿拉伯主義」有明顯地區別。也難怪美英揚言侵伊後的下一個目標就會是敘利亞和伊朗(當然還有北韓)。

  儘管國際間外交上的反戰辭令背後,有如此盤根錯節的歷史糾葛和利益衝突,但全球的反戰運動基本上卻是真誠和一致的。四月六日到四月十二日,全球將對美國海外的軍事基地進行全面地抗議活動,並在十二日當天舉行全球同步的反戰遊行,全球反戰運動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既然我們可以透過1月18日、2月15-16日的運動延後了戰爭的發動,替伊拉克人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那我們今後的行動就是要進快遞阻止這場不合法、不正義以及不得人心的侵略戰爭。所以,現在的問題並不是全球反戰運動有沒有效,而是全球反戰運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多大地繼續解救受盡蹂躪的伊拉克人民。誠如諾姆.喬姆斯基所說的:「不要臆測,行動起來!」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政治評論][其它政治評論]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