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12
被遺忘的歷史事件──「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落成啟用
一月 12, 2003 | 被遺忘的歷史事件──「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落成啟用 已關閉迴響。
今天很高興,大家能夠頂著歲末的寒風來到這裡,共同為這一段被歲月所掩埋的事件做出歷史的見證。
自從1993年發現這片墓塚的遺址迄今,十年來,我們這些五0年代白色恐怖犧牲英烈的遺屬和當年倖活下來的老難友們,為了告慰這批為祖國的完全統一,為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為創造一個公平正義的台灣社會而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烈士英靈,讓這一段深埋在荒煙蔓草中近半世紀的事蹟能夠重見天日,還他們一個歷史的公道。我們一剷一鋤地,夾雜著淚水和汗水,將這個歷史現場還原並保留了下來。今天,台北市政府和社會局能夠在六張犁公墓遺址的現場,建設起這個整潔的紀念公園,也算是對我們十年來的努力做出回應,對這一段因為民族分斷、分裂所帶來的歷史悲劇做出初步的反省和評價。因此,我們也願意以難友的立場,利用這座「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的落成啟用儀式,向大家報告這座墓塚遺址發現的經過,提供給大家參考。
約莫在1993年5月間,我們從一位過去的難友的口中,得知在六張犁公墓找到他亡兄墓塚的消息。當時我們認為,以難友的立場,我們有責任將烈士們的墓塚發掘出來,讓那批躺在地下四十多年的烈士們能夠重見天日。如此才能夠對得起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息。
難友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很興奮,大家就相約在5月31日星期天上午一同來到了六張犁的第六公墓,也就是第一現場。當我們目睹了遺址淒涼的慘景時,不約而同的都流下了悲痛的眼淚。四十多年無人看顧、無人問津的墓地,早已變成了草木叢生的荒涼之地。如果沒有人指點,誰會相信那裡埋藏著幾十位英靈?雖然每座墓塚都立有一塊象徵性的墓碑,但是寬七台吋、長一台尺左右的粗石,經過長年的風吹雨打,不但雕刻的字跡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早已深埋在土石之中,如果沒有經過挖掘和淘洗,根本就無法辨識出石碑上銘文的字樣。我們小心的把散落在每一個角落的墓塚一一找尋出來,經過了四、五個工作天,總算在6月7日完成了三個現場、近二百位烈士墓塚的清理工作。這件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我們都覺得很有意義。
八日當天,當我們將發現烈士墓塚的消息傳出去後,難友們的反應甚為激烈,自動集合了三、四十位年近七旬的老難友,不落人後的投入現場清理的工作。在炎熱的太陽下,大家流著滿身大汗卻沒人叫苦,每個人都懷著敬畏和感傷的心情小心挖掘。當清理工作告一段落後,大家默默的站著向這批英靈哀悼,表示我們對英烈的尊敬之意,希望先烈們的在天之靈能夠得到安息。這個場面使人感動。雖然我們知道還有一些墓塚尚未尋獲,但因為缺乏當年的紀錄又限於人力和物力,無法進行全面性的清查,因此,只有將這個工作留待後人來繼續完成。
當我們在荒草亂塚中尋找烈士們的碑石的時候,心中湧出一股悲憤,他們到底犯了甚麼大罪?要遭受這樣不人道的悲慘遭遇?他們那時候年輕熱情,很想對國家、社會做出貢獻。他們的動機非常單純,只想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社會而已,別無他求。如此天真,富有理想和正義感的優秀青年,竟被統治者當成萬惡不赦的匪徒一般,遭受毒手格殺,草率掩埋。這不是對他們太不公平嗎?我們的社會現在是不是應該說句公道話呢?
作為當年在軍法處看守所,目送他們走向刑場的難友。現在還活著的我們,如果不站出來把這批英烈的遺骨好好安置的話,怎麼對得起下一代?又如何向歷史交代?又如何教育我們下一代「好人必有好報」的大道理?我們希望大家有責任要好好的保存先烈們的一切,如遺骨、墓石或是遺像和遺物,以及有關紀錄他們事蹟的文字和文物,以備將來可以把他們的偉大事蹟完整的記錄下來,讓他們死得有尊嚴,讓他們的在天之靈得到安息。
今天,這座紀念公園的落成啟用,雖然不足以彰顯正躺在我們腳下這塊土地裡的英烈們的犧牲及其對民族的貢獻,但總是代表了市政當局對這段歷史慘劇的正視,也代表著試圖撫平歷史傷口的努力的一個開始。我們除了希望世世代代的子孫們能夠藉由這座公園的存在,從歷史中得到應有的啟發和教訓,更深深的期待各位難友遺族以及社會上的正義人士,大家聯合起來,共同來完成這個歷史性的善後工作。
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及遺屬一同
2003年1月11日
本文原分類:[跨站分類(2)--分類選項][新聞稿][兩岸新聞整理]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