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幾個主要的「現代資本主義論」(1)

十月 30, 2002 | 戰後幾個主要的「現代資本主義論」(1) 已關閉迴響。

文/陳明忠

前言

  《資本論》的寫作,是馬克思以英國的經驗作為理論論述的例證,以資本主義從重商主義階段到自由主義階段的發展過程作為基礎,其中又以產業資本佔統治地位的自由主義階段作為主軸,考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其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他有系統的詮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和歷史特質,從而確立其作為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地位。

  隨著資本的擴張和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內在矛盾的表現形式,在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階段性的進化。因此,以19世紀中葉英國一地為經驗對象所寫成的資本論,其中某些命題展現出歷史的侷限性、在資本主義後期發展的階段上喪失其時代的適用性,乃極為正常的事情。19世紀末,一方面由於較為後進的美國與德國迅速地工業化;另一方面,包括英國在內的資本主義由於構造上的變化展現出不同的樣貌。《資本論》所規定的部分命題,無法直接地用來分析現狀的問題才被暴露出來。

  E.Bernstein的修正主義,就是產生在這個基礎上的謬誤,他首先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提出質疑,隨後提出從根本上修正或全盤放棄馬克思主義及其理論的主張。

  相反的,R.Hilferding與列寧積極地繼承馬克思的觀點,並進一步研究壟斷資本體的形成、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的關係變化、景氣循環的規律、資本輸出的規模以及國家經濟政策所能扮演的角色等命題,從而架構出「金融資本論」、「帝國主義論」等全新的理論,並在這個新的架構上,重新分析並詮釋E.Bernstein所指陳的各個現象,而不是將《資本論》原有的命題直接套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上。這就是說,R.Hilferding與列寧在分析《資本論》中沒有述及也無法述及由特定的歷史條件所形成的各個現象時,是以適用時期有限卻又具有一定抽象意義的「金融資本論」、「帝國主義論」等新理論來進行詮釋。也就是說,他們以《資本論》中的一般理論為基礎,抽出針對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資本主義現象的「階段論」,再將其當作聯繫一般理論與具體分析(現狀分析)的中間橋樑,從而在不背離馬克思主義的情況下,詮釋資本主義在新的發展階段中所呈現出來的各個現象。

  資本主義的構造在量變的過程中,是以階段性進化的方式來進行,所以分析資本主義的複雜運動時,必須以中介理論來聯繫一般理論及具體分析,否則具體分析就會變成單純的「歷史記述」。

  所以,日本托派主要學者佐佐木力教授也說:「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馬克思主義者陷入混亂之中。這是因為針對近代資本主義提出批判性分析方法的馬克思,其生前所看到的『自由競爭之王國』在此時已經產生了新的變貌,而當時的馬克思主義者還沒找到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指導方針,來面對將要揭幕的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時代,因此產生了迷亂。

  對『自由競爭之王國』時代有效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布爾喬亞階級和普羅階級之間的階級對立。但是,現在卻需要另一個國際主義性的分析工具,給世紀轉換期間,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迷亂,打一支清醒劑。首先是針對資本主義的新時代提出明確的歷史展望的,是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

  ……戰後托派的重要指導者E.Mandel,將戰後資本主義或戰後帝國主義視為資本主義體制的『第三時代』的階段。他1972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晚期資本主義》(LateCapitalism),德國與英國版都是用這個名稱,但法文版卻是《資本主義的第三時代》。E.mandel在德文版序言說:『有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才有意義。他的《晚期資本主義》是列寧《帝國主義論》的後續理論。』」

  「資本論」和「帝國主義論」的這種辯證關係,就是作為資本主義一般理論的「資本論」和作為中介理論的「帝國主義論」的辯證關係。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就是一個典型的中介理論。「帝國主義論」著重於分析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古典帝國主義」時期的資本主義。在這時期,重工業部門確立了以股份公司為形式的大規模生產體制。就這一點而言,資本主義似乎已經形成了到現在還存在著的新面貌;但是,如果考察這時期以資本輸出和殖民地再分割為特徵的資本積累方式,則古典帝國主義時期的資本主義就是:壟斷資本為了解決因限制生產和投資所產生的矛盾而導致金融資本相互對立、在特殊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體系。

後者與二次大戰後的資本主義有所差異。戰後資本主義成功地由外向型積累轉為內向型資本積累,並且形成了以內部成長與生產性上昇為互相促進機制,從而得以繼續其高度積累的體系。

  因此,在進行對戰後經濟成長過程的理論探討時,建立在壟斷資本限制生產和投資的基礎上,主張資本主義具有經濟停滯化傾向的「古典帝國主義論」,就喪失了某些說服性。

  資本主義的進化,在不同的階段呈現不同的特性。19世紀以後的資本主義,其資本與生產的結合型態以及其資本積累的方式,迄今為止已經經過了數次的變化。所以在研究資本主義的發展時,如果不想讓其成為單純的「歷史記述」,在不同的階段就必須擁有不同的中介理論。

  因此,本文的目的就在於介紹二次大戰後,由左翼經濟學者就資本主義的階段性發展所提出的幾個中介理論,以提供給島內的朋友參考。

一、從「全盤危機論」到「現代資本主義論」

  從戰後的危機到重建的十年間,馬克思主義正統派分析現代資本主義架構的理論代表就是「全盤危機論」。全盤危機論被認為是史達林繼承了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各種看法,並在這個基礎上加以發展的理論。例如,蘇聯的《經濟學教科書》(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出版)說:「資本主義的全盤危機的特徵如下:即,世界分裂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這兩種體制之間進行著鬥爭;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體制陷入危機,市場發生嚴重問題,因此企業發生設備的慢性閒置以及慢性的大量失業」。該書又說:「資本主義的全盤危機構成帝國主義時代的一個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蘇聯建國成為全盤危機的第一階段,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東歐及亞洲人民民主主義諸國脫離資本主義體制,因而產生全盤危機的第二個階段…。」

  這種全盤危機論,基本上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大眾的生活水平受到壓抑,因而產生生產過剩恐慌;加之,社會主義諸國脫離世界市場,同時殖民地制度也發生危機。所以資本主義世界難於避免嚴重的市場問題和慢性經濟危機。

  當然,這種主張有: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集團的安定成長來凸顯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狀態,因而藉以強調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政治意涵。

  就世界經濟的動向而言,一次大戰後的資本主義,由於社會主義國家的成立和社會主義集團的擴大,使其統治領域狹窄化,因而令人認為世界史已進入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所以在兩次大戰之間,尤其是1930年代以及二次大戰後的混亂時期,全盤危機論確實具有相當程度的說服力。

  不過全盤危機論無法說明的是:雖然世界市場比從前狹窄化,但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世界資本主義,透過資本積累擴大其內部市場,因而達成相對安定的成長過程這個事實。這就是說,1950年代以後,以美國為中心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持續性經濟成長,就其規模和持續性來說,無論如何是無法由全盤危機理論來說明的。因此,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了種種現代資本主義論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論,用以詮釋現代資本主義之所以能夠繼續成長的機制,以及國家所扮演的角色的增大。這些理論的出現,也是因應經過理論內部精密化之後,凱因斯主義成為歐美經濟政策運用的基準,並且展現出「表面」上成功的時期。待續…


本文原分類:[思想評論][戰後幾個主要的「現代資本主義論」]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