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4
楊逵的道路 楊逵的典範
九月 4, 2002 | 楊逵的道路 楊逵的典範 已關閉迴響。
楊逵生於一九0五年,於一九八五年逝世,剛好跨越了戰前戰後各四十年等長的歲月。楊逵於一九二四到一九二七年留日半工半讀期間,正值東京工人運動和學生運動蓬勃之際,奠定了社會國際共產主義的信仰,曾參加「打倒田中反動內閣」的反戰和平遊行,揭開他一生社會運動的序幕,並於參加聲援朝鮮人反對日本侵略政策的演講會時,第一次嚐到坐牢的滋味,此後在日本殖民政權與國民黨政權下進出監獄十二次,不畏強權,不改其志,堪稱台灣知識份子的典範。
一九二七年因應台灣社會運動興起,楊逵中輟學業回台參與農民組合與文化協會。一九三一年日本對台灣政治、社會運動進行全面肅清,楊逵的成名作《送報伕》(1932~34)為他社會運動受阻下的產物,正足以說明楊逵文藝生涯的開展,是建築在社會改革意識的基礎上。在臺灣新文學運動時期,楊逵可說代表了懷抱社會改革理想的知識份子的典型。他的創作都是針對時局而發,絕無書空咄咄、虛幻之作,從他的創作年表可以看到台灣史的縮影。
一九四五八月十五台灣一光復,楊逵馬上於九月創辦《一陽周報》,介紹三民主義與大陸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的進步文學,落實在實踐上,則組織「新生活促進隊」,清理環境、維持統治真空期的社會秩序。充分展現他結合社會運動與文藝活動的行動力。並於一九四六年五月擔任《和平日報》「新文學」版的編輯,一九四七年一月與大陸來台文人發行《文化交流》雜誌,惜因爆發二二八事件,僅出刊一期被迫解散,即使與妻子葉陶雙雙被逮捕拘禁三個月左右,歷經九死一生,出獄後仍積極投入文化工作,一九四八年八月主編《力新報》的「新文藝」欄,鼓吹民主、科學的大眾文藝。光復初期四年間,楊逵活躍於臺灣文壇,頻頻為文提倡「建立臺灣新文學」,呼籲省內省外作家加強合作,並實際翻譯中國作家作品促進「文化交流」,在政權轉移的社會動盪期,屢屢顯出他社會主義的文藝思想。如此致力於文藝與社會工作,楊逵無非希望脫離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的臺灣人民,能重見天日。於一九四九年,楊逵因草擬〈和平宣言〉一文,呼籲「省內省外文化界開誠合作」、防止任何戰亂波及本省,卻因此觸怒當政者,以〈和平宣言〉為證,並以牽連學生示威事件為由,被判刑十二年,楊逵受訪時曾嘲諷是世界上最優渥的稿費。
在綠島的獄中生涯,由於生活經驗被迫與現實社會割裂,小說創作遂與日治時期不成比例,從此更可看出楊逵確實履行他的文學信念:堅持文學創作是與大眾結合的。楊逵一向主張文學應傾聽讀者、勞動大眾的聲音,因此,一旦他脫離了社會大眾的生活,絕不「為情造文」。綠島時期,雖然不寫小說,楊逵並未停止創作,改弦易轍,仍寫作了不少關於文藝理念的雜文。例如:〈談寫作〉(1957.1)、〈什麼是好文章〉(1957.1)、〈文章的味道〉(1957.2)等,都是在綠島時期發表於《新生活壁報》的文章。楊逵在獄中仍秉持他一貫的文藝信念,主張現實與大眾化兼具的文學觀。另外他還寫了很多人生勵志的散文,例如〈永遠不老的人〉(《新生活壁報》1955.1)、〈太太帶來了好消息〉(《新生月刊》1956.4)等,從這些後收錄於《羊頭集》的文章,文中仍保有楊逵日治時期的雜文一貫幽默、諷刺的風格。「文字獄」未曾「改造」楊逵,藉著這些勵志性的文章,他以此自勉勉人(尤其是家人,因其中不乏「家書」),度過生命中、也是臺灣社會史上的黑暗期。
七0年代鄉土文學運動時期,楊逵重新出土於臺灣文壇,並演述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的理念,傳遞三0年代臺灣「抗議文學」此一不熄的爝火。綜觀楊逵的一生,不論戰前戰後,為臺灣社會改革繫獄多次而不改其志,即使處於國民黨高壓統治時期,其文仍流露普羅文學特有的昂揚樂觀的精神。楊逵晚年宣稱他始終堅信「人道的社會主義」,曾經說過「憐憫和傷感是膚淺的,不能把讀者的感情變化為意志和行動」,這是他一生遵奉的文學信念,也是他的社會運動理念。
本文原分類:[島內營隊活動][第二屆營隊參考資料]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