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浪淘沙──紀念大革命失敗七十五週年

七月 16, 2002 | [詩選]浪淘沙──紀念大革命失敗七十五週年 已關閉迴響。

文/賀錦齋

  淘

    沙

 我由廣東回到上海,

 見反革命在各地屠殺工農群眾,

 令人不勝悲忿;

 而美麗的上海,

 當時亦呈現了一片恐怖和悽涼的景象,

 因感而作此詞,

 時1927年9月。

 仰望蔚藍天,

 與水相連,

 兩岸花柳更鮮妍。

 可惜一片好風景,

 被匪摧殘。

 蔣匪太凶頑,

 作惡多端,

 屠殺工農血不乾。

 我輩應伸醫國手,

 重整河山。

同前調

 1928年初,

 我在湖北藕池一帶游擊,

 聞毛澤東同志已在湘南組織農民起義,

 朱德同志亦收集散部由粵回湘,

 令人喜而不能成寐。

 花好正含苞,

 色勝鮮桃,

 一遇春風即吐嬌。

 飛遍全球成碩果,

 自信非遙。

 反動命難逃,

 掙扎徒勞,

 革命巨浪比天高。

 試看湘南與粵北,

 滾滾波濤。

大革命的失敗
:所謂的“大革命”,指的就是“北伐大革命”,也就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在孫中山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改組了國民黨之後,實現了以反帝反封建為目標的第一次國共合作。而一九二五年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的革命高潮,一九二六年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之節節勝利,到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成功,促使了全國工農運動的大發展,以工會來說,全國工會會員由北伐前的120萬發展到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的到200萬﹔全國農會會員更達到500萬人,整個大革命的形勢一片大好。但是,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政變,卻讓中國革命的有生力量遭到空前的打擊,形成武漢與南京相對立的局面,史稱“寧漢分裂”。到了七月十五日,汪精衛背叛革命,武漢政府與南京攜手反共,史稱七一五政變、或曰武漢分共,在此一劇烈轉變的緊急時刻,八月一日的南昌起義,為中國革命的再進行燃起了火炬,與兩湖秋收起義、廣州公社起義三者一起,為邁入中國土地革命的新階段揭開了序幕。值此大革命失敗七十五週年,我們更應回顧這段歷史,記取教訓,不忘過去!

賀錦齋(1896-1928):湖南桑植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在賀龍所率部隊擔任師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賀龍回湘鄂西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賀錦齋擔任第一師師長。1928年9月在湖南石門泥沙戰鬥中犧牲。1927年8月,賀錦齋隨賀龍參加南昌起義。1927年10月隨軍南下海陸豐之後,在轉移中與賀龍失去聯繫,乃乘船到上海找賀龍。這一首詩,即是當時寫的。


本文原分類:[中國革命史][412政變75週年]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