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就學]中國工程師的搖籃──東南大學

一月 16, 2011 | [大陸就學]中國工程師的搖籃──東南大學 已關閉迴響。

文/■ 兩岸犇報

  東南大學最初創建為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1915年,順應臨時政府推動教育改革,遂改設為培養中學師資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在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的倡導下,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東南大學,當時並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之美譽。1928年,東大曾改名為中央大學,並於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遷台,也就是現今台灣的中央大學。

老八校、工三強,藝術學獨領風騷

  隨著20年代的奔波動盪,經歷數度遷徙與更名,東南大學終於在1988年確立了沿用至今的校名。歸為大陸著名「建築老八校」其一的東大,是中國大陸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列於「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同時也是台灣教育部採認的41所大陸大學之一。

  經過100多年的創業發展,如今的東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為特色,理、工、醫、文、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東大在包括建築、通訊、土木、交通、電子、自動化、電腦、生物醫學、動力、電氣等熱門工科專業皆處於中國大陸領先位置;再者,這些專業都是目前青年人生涯發展上最熱門的出路。為此,東大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並稱為中國大陸熱門工科三強。此外,作為大陸人文藝術學科的重鎮,東南大學在「藝術學」領域長期獨領風騷,豐富和發展了東大的學科建設。

九龍湖、四牌樓,專利數顧盼自雄

  東大位處地靈人傑的南京,校園環境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1923年落成的體育館,承載著德智體三育並舉的思想淵源,包括英國哲學家羅素、美國教育家杜威、印度詩人泰戈爾等,均在此講演過。另外,學校建有四牌樓、九龍湖兩個校區。大學部除了建築專業外,所有大學生前三年的學習都在主教學區——九龍湖校區;大四生和研究生則在市中心的校本部——四牌樓校區。東大學生玩笑地說:「考上東大,前三年在偏遠的九龍湖校區,娛樂購物不方便,學生都養成了努力唸書的習性」。這樣的學習氛圍,足以累積出學校長期以來排名全國前十的科研與綜合實力,也讓企業和社會各界為其學子冠上了「勤奮努力、功底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讚譽。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東南大學不斷加強教學改革,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積極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重大戰略高技術研究。不但成為國內外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高新技術研究和輻射的重要基地;申請的專利數亦連續多年在大陸大學中保持領先,而在國家大學科技園的評比也有名列第八的好成績。

挑工作、講待遇,就業率不是問題

  不只發展自身,東南大學也活躍於國際,是中國大陸具有較大國際影響的學校之一。與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交流協議;邀請包括楊振寧、丁肇中、萊恩(Jean-MarieLehn)、赫施巴赫(DudleyR.Herschbach)等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大批國際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訪問。

  每年,各界的求才單位在校內舉辦約800場左右的校級、院系級就業博覽會,讓絕大部分學生找到滿意的工作機會。東大學生很清楚地知道,對他們來說,就業率不是問題,唯一需要考慮的僅是工作待遇和發展。就讀東大所得到的就業優勢,如同東大學生所描述,「是你在挑工作,而不是工作在挑你」。整體來說,東大畢業之後:接近總畢業生數的三分之一為升學和出國;接近總畢業生數的三分之二為協定就業;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6%,其中95%的工作單位在江蘇、上海、北京、浙江和廣東。

  東大的科學院因著傑出校友,有「東方居禮夫人」之稱的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曾在此就讀,為表彰其貢獻,科學院於1992年更名為「健雄院」,並與吳健雄紀念館交相輝映,不但展示了華人科學家在世界科學領域中的尊崇地位,還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年輕學子發奮努力,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本文原分類:[夏潮聯合會][夏潮聯合會新聞]


Commen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Name (必)

Email (必)

個人網站

Speak your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