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城市.別失去記憶 

2002年大專青年夏令營學員心得

 曾羿華(雲科大)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兩岸學生交流/
相關文件
2002年西安內蒙北京
大陸記行(郭昭麟(陽明大學))
城市.別失去記憶(曾羿華(雲科大))
北京遊記(林柏余(臺灣大學))
兩岸“緣”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顏寬鴻(中央大學))
2002夏潮夏令營開始報名(夏潮聯合會)


其他資訊
夏潮聯合會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聞名中外。可是,如果你十年前到過王府井,如今舊地重遊的話,可能再也找不到過去的記憶。近年來,隨著老東安市場等低層舊建築成片地拆除和新東安市場等一座座大型商廈的崛起,王府井已完全變了過去的形象,原來大街的那種空間尺度感和街面的親近感已杳如黃鶴,不復回返了。

  杭州是著名的風景城市,本該嚴格控制建築高度。可是杭州市區的高層建築卻逐年增多,如今市中心又建了一座100多米高的市政府大樓。高層建築從構成西湖自然景觀特征的山體後部冒出來,破壞了景區自然、秀麗的整體風貌。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到底該怎樣處理好保護和改造的關系?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形象?我們的城市設計,應該怎樣注重保護城市的歷史感和城市的特色?

改造,並不就是拆遷

  城市,是經濟和文化雙重發展的結果。城市面貌的形成依賴於歷史的積澱,建築的更替反映著文化的變遷。因此,對城市的改造必須逐步地、有規律地進行。然而,令人不安的是,目前我們不少城市正在進行劇烈的改造。從北京到上海,成片的胡同和街巷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大型商場和高聳的塔樓。以院落和街道的生活空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城市特色正在失去,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失去”自己的歷史,“失去”自己的“記憶”。

  建築大師張開濟先生指出,北京古都歲月的一個最大特征或者標志是它的城市建築的輪廓線,也就是它的天際線。過去北京城的天際線基本是橫向的,舒展開闊,給人一種安定平靜的感覺。而近年來層起迭湧的高層建築大大破壞了北京的古都風貌。高密度高聳的塔樓不但佔據了市郊,而且正在向市中心進軍。在不少地區,原來城市的那種空間尺度感和親切感,已離人們越來越遠了。

  城市的發展有兩類典范,一類是像巴黎、倫敦一樣有深厚歷史層次感的逐漸發展形成的“歷史化”城市,一類是像新加坡、香港或者深圳一樣速成的、沒有太多歷史感的完全現代化城市。在城市改造過程中,我們是否清楚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形象?我們的城市設計,應該以巴黎、倫敦等城市為典范,還是以“平地起高樓樓起”的香港、新加坡或者深圳等城市為典范?

  顯然,對有深厚歷史積澱的中國城市而言,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的條件對城市作全面性的保護,但應該保存有意義且有可能保存的歷史建築與地區。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指出,城市是一個有機體,對它的改造應順應原有的城市肌理,千萬不可粗暴地大拆大改,否則城市失去了史跡,猶如人類失去了記憶,肯定會對文化的繼承、保護和發展造成重大損失。得到的利益是暫時的,而遺憾是永遠的!

改造,並不就是拆遷;改造,也是為了保護。

模仿,並不等於保護

  為了保護城市的傳統特色,使建築形式能夠“表達中國文化”,目前最普遍採用的做法,是在新建樓宇上依仿造一些最具傳統特色的形象成分,帶曲線翹角、有很多裝飾的傳統琉璃瓦的“大屋頂“成了首選。

  城市設計與建築藝術不應是古代或外來建築形式的摹仿與組合。單調的摹仿隻能叫人感到乏味,難以談得上保護。而傳統對於現代的價值也需要從更深的層次在新建築的創作中去發掘,去感知。

樓高,並不等於現代化

  由於近年來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改造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城市規模的擴大,出現了千篇一律的建築形象,也導致了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目前在不少城市,高層建築的多少被作為該城市是否現代化的衡量尺度,盲目追求建高樓已成為不少城市的時尚。

  張開濟先生說,19世紀末出現的高層建築,本是城市建設用地日益緊張和現代工程技術高度發達所生成的產品。但除了節約用地外,它也有加大建築造價等種種缺點。而現在國內許多城市大建高樓,並不都是為了節約建設用地,而是因為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高層建築是城市現代化的一標志。這不是需要問題,而是臉面問題。 現在,我國城市之間的“高樓競賽”有癒演癒烈之勢。杭州市區中心建造了一座與西湖的湖光山色不相協調的高達100米的市政府塔式大樓,福州也正在籌建一座全國第三、福建最高的88層大樓。長此下去,不但會浪費數量驚人的財力和物力,而且還會嚴重損壞國內城市原有尺度、風貌和特色。

  現代化城市設計是“以人為本”的,它注重高標準的環境質量和生存條件,能夠創造一種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舒適感,給觀光者以豐富的藝術享受和心靈上的快慰。它講的是一種生活質量,而不是樓宇的高低和體量的大小。高層的選擇應是適度的,不能為了蓋高層而蓋高層,更不能追求奢侈豪華。

  作為建築師,我們也許已經失去了作為一個普通百姓對於城市的真實感受,不妨先問問自己,你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和建築嗎?建築師的任務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創造屬於大眾的城市嗎?我們口口聲聲說“公眾參與”,實際上卻離大眾越來越遠。

建築師做得了救世主嗎?

城市設計不能為了追求現代而失去自己的風格。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