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上) 

網絡共同作業社會體系的形成

 原著: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無極生太極/個別站點/夏潮聯合會/思想評論/陳明忠相關/
相關文件
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下)(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上)(原著: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


其他資訊


(A) 經濟的軟體化、服務化和信息化

所謂「經濟的軟體化」指的是服務業化、信息化和「製造業的軟體化」(製造業的研究、設計、開發、行銷等〝非物質投入〞的增加)。

1.軟體化、服務化的進展和基本性質:

1960年代末,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中製造業所佔的比率正逐年降低,而第三產業的比重卻急速增加,所謂經濟「服務 業化」,甚至是「去工業化」現象開始受到普遍的關注。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和美國戰後高成長期推行高所得、高就業、高消費的經濟政策息息相關。70年代以後,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服務業顯著地成長,就OECD全體成員國來說,製造業在全體附加價值中所佔比率從70年的27.6﹪降低到99年的19.2﹪,而第三產業則從56.3﹪上昇到69.8﹪。

在僱佣勞動方面也出現同樣的現象:製造業在就業人口中所佔比率大幅降低,在2000年時,主要先進國家中只有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國還達到20%強,而各國的第三產業都普遍的超過70﹪。在第三產業部門中以服務業的增加為中心,90年代前半期,服務業在美國的就業人口超出製造業人口的二倍以上。

70年代以後服務化產業的急速上升,並非源自於先前就已經非常發達的,服務於商品和貨幣流通的運輸、批發、零售和金融等附屬於物質生產的部門,而是新生的各種服務業的增長。這種新生服務業的增加和在歷史上持續存在的,由於社會分工的深化發展(迂迴生產)而帶動的第三產業,是明顯地不同的新現象(是屬於人的服務部門)。

除了上述的服務業化之外, 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製造業的軟體化趨勢 (研究、設計、開發、行銷等非物質投入的增加),表現在雇佣勞動上,雖然製造業就業人口總數增加,但是生產過程的作業員在製造業就業人口中的比率卻不斷的下降。這種軟體化、服務業化的發展,主要是源自於個人最終消費的軟體化、服務化,在此之前是主要的消費形態是「劃一化的大眾消費」,而70年代以後則出現了「個性化消費」的現象。

70年代以後新登場並開始普及的耐久性消費財,並非傳統有關製造、維修、保管的工業製品(縫紉機、吸塵器、洗衣機、電冰箱等),也不是用來運輸產品或人員的機械(如汽車等交通工具),而是高級音響、娛樂器材、通信裝備與電腦相關設備等提供使用者非物質享受,或傳遞信息等功能的電子產品。這些產品本來就比從前擁有物理機能的機械製品小型而且輕便,加上數位化的進展更顯得輕、薄、短、小,也易於製造。因此,生產過程所需要的製程設備和原材料的規模也比較小,製造成本也相對的減少。但是,由於其機能則較為複雜、敏感,因此需要較龐大的研究開發費用,是屬於知識密集型產業。

另一方面,在這時期先進國家的服務消費的增長速度比物質消費更為急速,家戶支出中服務消費所佔的比率大增。在這些服務支出中,有關於教育、醫療與娛樂等支出又佔了一大半,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

由此可知,70年代以後消費的軟體化、服務化是帶動更多的物質消費,而且所消費的財貨不僅更為高級化(軟體化)也擴大到新的服務領域。這就意味著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的上昇,而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就是它之所以能夠上升的根本條件。由於這種生產力的發展具有「質變」的意味,一直被稱為「去工業化」的發展。一般的理由是:(Ⅰ)在工業方面,從事於直接生產勞動的勞動者比率大為減少:(Ⅱ)原有的量產型重化學工業在量的擴張上已經達到了極限,且由於新的服務業、高科技業的擴大,製造業生產勞動的比率大幅地降低。

(2)信息化的進展

軟體化、服務化的概念中普遍都含有信息化的義涵。這是因為:

(a) 通訊、信息服務等相關產業大都被分類為服務產業(第三產業),而且正在擴大當中。

(b) 不僅如此,「信息相關產業的擴大」所意味的信息化,是與信息以外的服務部門的擴大和製造業的軟體化為主要的內容,都以信息化的發達作為前提。一般地說,從前藉由規格化大量生產以降低成本來擴大市場的企業,如今無法掌握個性化市場的新狀況,為了適當地、迅速地因應軟體化、服務化而多樣化的需要,便不得不推行信息化。

再具體地說:

(Ⅰ)所謂的服務業大都以新產生的服務為中心,必須清楚的掌握消費者的服務需求。另外,由於個別的消費者所需求的服務內容往往不同,而且也無法貯存、運輸,所以針對多樣化的需求,必須做到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能夠立即令顧客感到滿意。要因應這些特性,服務業的發展就要依靠信息手段。

(Ⅱ)就物質消費品來說,從劃一性消費變成個性化消費的階段,需要獲取能夠滿足各色人馬的多種需求的製品、機能及造型等相關信息,引進信息化手段就成為不可或缺的策略。

(c)為因應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在生產過程及事務處理部門也產生信息化的進展,即:

I. 許多製品的高級化、多機能化是以將微電腦(Micro-computer)裝置於機械上來實現,因此帶動了半導體等信息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信息機器的低價化和普及化的前提條件。

II. 製造業產品型式的多樣化生產,為了避免成本的提高而追求生產的靈活化,以及減少庫存成本,因此大力推行「零庫存管理 」(Just in time)。

III. 多樣化的服務和製品的生產、流通導致管理業務複雜化,因此增加了白領勞動者在管理、事務上的勞動量,迫使企業不得不重視事務工作的合理化,進而推行辦公室的信息化。這些表現在70年代末以後,生產工程的微電子化(M.E,Microelectronics),以及在各生產工程之間,或企業之間信息系統的連結上。

綜合上述,資本主義企業體系想要吸納軟體化、服務化產業,就必須推行企業信息化。在這種情況下所發展的信息系統,最典型例子就是零售業使用「銷售時點管理系統」(POS,Point of sales Management System)即時管理各個零售點的銷貨及庫存情況,以及在商品上印刷粗細不同組合的條碼(Bar code) 以光學方法讀取信息。

製造過程的信息化是以生產自動化和多型號生產靈活化為目的,首先引進自動機械人(Robot)和數位控制工具機(NC,Numerical control)等個別製程的自動化;然後構築連結連續工程的彈性製造系統(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此後FMS系統為了整合製造工程之外的設計、販賣部門而發展為「計算機整合製造系統」(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最後更發展到連結交易對手企業的「戰略信息系統 」( 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信息化技術也運用在辦公室事務作業上。50年代中期,為了事務作業的合理化,美國首先引進商務電腦。隨後,日本在60年代初期也開始使用大型電腦作業系統,以獨立終端機(stand-alone)的方式處理販賣、庫存、人事等管理資料。之後,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多型式、少量化彈性生產的發展,負責產品開發、管理和事務工作的白領勞動也顯著地增加和複雜化,因此,為了合理化辦公室事務作業,60年代末期以後信息化的對象提昇到事務化階段。也就是說,藉由電腦的連線化,各種資料都集中在大型主機(Host computer)並能夠雙向傳輸到各個終端機上,因此能夠處理大量的固定事務,合理化辦公室的事務性勞動。但是, 使用大型主機作業系統日漸的無法應付日益增加的事務處理量和越來越複雜化的業務管理。於是,以電腦的小型化為契機,80年代開始了PC工作站(PC-workstation)的開發和普及,加上PC性能的提高和價格低廉,以及各種軟件的開發,PC就成為人手必備並能夠立即處理信息的事務機器,戲劇性地改善了辦公室的生產效率。

不過,如上所述,在80年代以前的信息化,主要是為了要解決軟體化、服務化的發展所帶來的生產複雜化和事務肥大化,以及在流通過程減少庫存成本的「合理化」手段。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信息化還停留在非革命性的量變階段。要等到90年代以後,當白領勞動者使用PC在網路上共同作業時,新的勞動方式才會出現。

(1) 因軟體化、服務化而產生的勞動的變貌

從18世紀後半到19世紀,產業革命帶來了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工具機的運用導致勞動去技術化,使技術性勞動者淪落為隨時可以替代的非技術性勞動力所有者,確立了勞動力的商品化。此後在以機器為主體的工廠內,勞動者成為機械的附屬物,聽從資本家及其代理者的指揮、監督,從事於簡單勞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機械的發達和運用。

經濟的軟體化、服務化使勞動的內容產生了與近代工業化過程完全逆反的變化,機器大工業的「構想和實行的分離」(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分離)幾乎不可能發生於服務夜勞動上。在服務業,無論是個人服務或辦公室服務,由於不同的對象所需的服務內容也不盡相同,不可能反覆操作單一的內容,時常需要依靠勞動者本身的意志做出判斷,因此無法用機器取代。同時,知識是下判斷的必要前提,在服務業中增加最顯著的醫療、教育部門,知識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其次,製造業的軟體化,一方面是由於自動化的進展取代了單純的生產勞動;另一方面卻也擴大了研發、設計和行銷等知識勞動,以及隨著產品多樣化而來的事務性勞動,因此帶動了白領勞動者的急速增加。當知識勞動成為社會勞動的主要形式時,用於勞動的知識創新,以及知識的社會共有就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而知識勞動的生產關係就成為軟體化、服務化社會起規定性的生產關係。

另外,信息化推動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減少了製造部門的藍領勞動。同時,辦公室自動化也節約了單純的事務性工作,創造了更多的勞動者從事知識勞動而不是單純勞動的傾向。以數字來說,90年代前半,OECD各國的高科技部門在製造業產品總出口中所佔比率達到20~25%,而教育、通信、信息等知識密集型服務部門發展的更為迅速,OECD主要國家GDP的一半以上是由知識密集性產業所佔有。另外,高科技製造業、通信、金融、事業服務、教育、健康等技術知識密集產業在總附加價值生產中所佔的比率與日俱增,在美國高達42%,在歐盟也有37%。

但是,上述的「知識化」進程還不能完全涵蓋經濟的軟體化、服務化所帶來的雇佣勞動的變化,在服務業所新增的雇佣人口中,佔最多的是公共服務的部門。(未完待續)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