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下) 

網絡共同作業社會體系的形成

 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無極生太極/個別站點/思想評論/陳明忠相關/
相關文件
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下)(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系列講座之六: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化(上)(原著:飯野敏夫(日本流通經濟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摘譯:陳明忠(夏潮聯合會名譽會長) )


其他資訊

【C】「去企業」、知識網絡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


經過戰後的高度成長期,先進國家的生產力超越了滿足人民基本物質需求的水平。就生產的內容來說,表現在從物質生產到軟體化、服務化的轉型。因此,直接從事於物質生產的勞動逐漸減少,主要負起經濟發展的勞動愈來愈成為知識勞動。透過這種軟體化、服務化、知識勞動化和信息化的結合,終於在90年代觸發了具有「質變」性質的IT革命。因此,在「質」的方面,與超越近代工業生產力的軟體化、服務化生產力相適應的新的生產關係以具體形態開始萌芽。那就是:成為生產力中心的知識勞動,脫離資本支配並且在互惠、互酬的網絡中進行分工協作的生產關係。就結論來說,人類史已經以超越資本主義生產力為基礎而進入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具體成型階段。

(1) 社會主義知識網絡社會

如眾所週知,馬克思認為社會的歷史是由其主要生產關係所規定,而生產關係就是生產手段和勞動者的結合方式。馬克思並且進一步的指出,資本主義後的社會是生產手段為社會所共有的社會。依照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現在萌芽中的新社會,正是實現「生產手段為社會所共有」的社會主義。

現在正在進行中以IT革命為前提,以知識勞動為核心的「去企業化」,意味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即「資本/工資勞動」雇佣關係的崩潰,也就是意味著走向另一個社會的「質變」過程。

「PC/互聯網」之所以成為主要生產手段,是由於在那裡存在著龐大的、客體化了的知識和信息,並由社會所共有而且可以互相利用。「PC/互聯網」的使用價值,主要是依存於因社會的共同使用而產生並豐富化的信息和軟體,這恰恰是不同於機械的地方。因此,當我們說「PC/互聯網」是知識勞動的生產手段時,雖然「PC」和「通信迴路」實質上是物質性的,但是確切的說,這裡所所指的生產手段是其可利用的知識,是客體化儲藏PC記憶體內並在互聯網上無償流通的知識和信息。「PC」和「通信迴路」雖然可以「私有」,但知識卻是由社會所共有的。

這裡存在著:「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這一個關鍵性概念。馬克思及向來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是以工業生產力為基礎的資本主義作為對象,所以認為生產就是物質的生產,生產手段就是屬於物質的生產手段。因此,並沒有有意識地將不屬於物質財貨的「知識」包含於生產手段之中。但現在,我們已確認:軟體化、服務化的生產力是在本質上超越資本主義的社會生產力,並肯定其主要產品的形態是服務和軟體,因此不該排除非物質性的生產手段。既然形成服務、軟體的使用價值(對人的有用性)所需勞動之外的要素是生產手段,「知識」當然就是生產手段。

當我們說「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時,所指的知識並不是日常語法中的「人們腦裡的東西」,是已經客體化在服務於知識儲藏和流通的「PC/互聯網」中的知識,因此知識就不再屬於勞動力的範疇。因為語言、計算能力等等是勞動力之所以成為一定勞動力的不可或缺條件,是規定勞動力的「質」而與勞動力不可分的東西,並不是客觀地存在於勞動力之外的生產手段。「知識」要成為「生產手段」就不可以存在於「人腦中」,而處於必要時可隨時利用的狀態(做為知識勞動主要生產手段的知識是由社會所共有而不屬於勞動者個人)。

「知識」以「不在人身上而處於必要時可隨時利用的狀態」的概念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存在於人腦中的知識是有限的,但雖然不存在於人腦中卻同樣隨時可用的知識客體化在人的外部時,知識勞動的生產力就能夠取得飛躍性地發展。做為生產手段的網路上的知識(知識網絡)的登場,使知識勞動、知識經濟進入其真正確立的階段。這就是非一般所謂的知識而是「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的本質性意義。

「書」也是存在於人外部的知識的一個形態,但要從書上得到知識需要一段時間,並且就個人的利用來說,在「量」上也有侷限,也必須承擔昂貴的運輸費用。反之,信息網路尤其是就互聯網來說,這些都不成問題。IT使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成為現實的存在,使知識生產手段化。(就這個意義來說,PC的軟體也是生產手段化的知識)。

由於能夠利用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只要擁有一定能力和教育,任何人都可以驅使遠遠超過個人能力的知識力量(這種情況頗類似:使用我們自己不會製造,也不理解其機械裝置的工具機,卻能夠獲得超過我們肌肉及技能的結果是一樣的)。

互聯網的發達逐漸使共有「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的網絡,成為超越企業框架的全社會性網絡,從而使做為知識勞動主要生產手段的知識,由社會所共有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開始萌芽。因此,由於知識勞動的發展所形成「知識社會」、「軟體化、服務化社會」,就是使知識成為生產手段從而獲得生產力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將「做為生產手段的知識」由社會所共有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發達成為支配性的生產關係的社會。如此一來,新社會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獲得了新的規定性(知識的生產手段化和社會共有化),同時,就新社會的萌芽來說,IT革命所具有的決定性意義(大致相同於產業革命對資本主義化的意義)也可以得到明確化。

其次,因為直接從事於物質生產勞動力會愈來愈少,但不會等於零。所以知識勞動的這種生產關係不會成為軟體化、服務化社會的勞動及生產關係的全部,但可成為核心的勞動以及生產關係,也就是說在新社會的眾多生產關係中,起支配作用、具有社會性質規定性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到了這個時候,做為軟體化、服務化重要部分的教育、醫療、福利等公共服務性勞動也會增大,但也會受到新的生產關係的支配,而可能變成不同於資本主義福利國家體制下的勞動性質,為類似社區互助性的志工活動所替代。這種傾向已出現在先進國家,例如媒介地域互助的區域性通貨的擴大以及增加對志工活動的關心等等。

(2) 以軟體化、服務化生產力為基礎的新社會主義及其過渡期形象

正在形成中的社會主義完全不同於向來被理解為國有化、中央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形象。網路上的知識為社會共有,是做為自由的個人的知識勞動者的自發性行為,不同於生產手段的國有化及以其為基礎的計劃性經濟。「既存」的社會主義是以資本主義所固有的機器大工業生產力為基礎而構築出來的實踐設想,而新的社會主義形象,是以在「質」上超越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新的生產力為基礎,而以知識勞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關係。

在機器大工業中,因為有巨大的物質生產手段(工具機、廠房)的所有制問題,所以會產生「國有化」的概念,但在知識勞動中,生產手段的所有制並不是問題;同樣的,在物質生產上,合理的資源、勞動分配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如果不依靠市場或企業的機制,就需要搞計劃性經濟。在知識勞動中,勞動力和作為生產手段的知識,這些生產要素不必在時間上、空間上合為一體,所以也就不需要產生在網路外進行協作的組織化機構。

在國有化和計劃經濟由於「既存」社會主義的崩潰而失去其現實性的情況下,90年代以後「自由人聯合體」( Association)的概念,重新被提出來作為社會主義實踐設想而廣泛的探討。但這種論說仍然以工業社會為基礎,所以需要組織化的生產機構,並根據文獻考證認為,馬克思所說的就是合作社組織,是根據各個合作社之間的協議、合議而形成生產的編制。但這種說法似乎是在比「既存」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計劃經濟更小的生產單位內以民主的方式運行的構想而已。到底替代計劃性經濟的是什麼?似乎並不清楚。

資本主義是與上層建築相分離的社會經濟基礎作為特徵,不具備與「社會共有的自然成長」根本對立的法律制度,因而存在著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自然成長及其擴大的可能性。現在的情況是,從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中心部分出現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這個事實。(全文完)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