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生活在後美國的世界 

 華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夏潮聯合會/人民論壇/評論/政治評論/夏潮聯合會新聞/
相關文件
其它政治評論
日本的新道路(摘要)(鳩山由紀夫)
重返亞洲?(方無隅)
生活在後美國的世界(華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
田中正俊的戰爭經驗(J.S 生 )
戰爭的限制(薄海民)
趕走了豺狼,卻引來了虎豹(史勞騰)


其他資訊

編按︰這是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2007年11月3日在上海大學演講的記錄稿,發表在上海大學當代文化研究網。華勒斯坦透過對冷戰歷史的重新解讀,說明美國霸權體系衰退的因素,並指出東亞一體化在「後美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兩岸犇報》特別摘要刊出,文中的小標是編者所加,譯名也改成台灣一般的用法。

作者/
華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

現場翻譯:張建琴

錄音整理:朱傑

很高興能回到上海,距離上一次我來上海,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很多人告訴我,在這二十年間,上海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樣的,二十年間世界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講的主題。

有關於二戰以來所有世界形勢變遷的解釋,一般而言,都說這是一段由蘇聯和美國展開冷戰的漫長歷史。在蘇聯解體之後,據說美國是贏得了冷戰的勝利,從此我們就處於一個單極世界之中,美國則是當中最為強大的力量。我認為,這是對現實極端錯誤的理解,我將提出不同的看法。

冷戰架構是美蘇之間的交易

在二戰即將結束的1945年,美國崛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西起大不列顛,東到日本,所有國家的工業生產力和基礎設施都遭受到巨大的破壞,當時唯一擁有強大工業生產力的國家,就是美國。在擁有強大經濟力量的基礎上,美國可以撼動世界政治秩序、在文化上居統治地位,並且打造出一個可以讓美國經濟維持繁榮興盛的國際環境。

但是,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國家也擁有強大的武力——蘇聯。為了穩固自身的霸權地位,美國不得不與蘇聯做交易——我們通常把這個交易稱作「雅爾達協議」。該協議包含三部分內容:

1.          劃分世界統治權:蘇聯統治世界的三分之一,其範圍從德國的易北河到北朝鮮的鴨綠江;美國則統治剩下的三分之二。協議規定,兩國之間不允許有任何試圖改變該疆界的軍事或政治行動。這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協議,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為止,1945年劃分好的疆界基本上不曾遭到觸動;

2.          在經濟方面,為了保證其工業產品有顧客購買,美國需要重建許多國家。於是,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美國為了重建西歐、日本、韓國,以及台灣而大量投資,而在蘇聯集團與西方世界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貿易往來;

3.          第三部份涉及意識形態,這一意識形態的戰爭甚為喧囂,它們彼此之間互相譴責,但基於這是一個維持現狀的協議,譴責的要義並非是要變革對方,而只是為了加強自己一方的團結。

因此,從1945年到1970年,我們置身於一個單極世界之中,美國對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事情都有發言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霸權。

但它的安排也並非天衣無縫。問題之一,就在於美國重建世界的經濟安排是那麼的成功,以至於西歐和東亞的部分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較之於美國毫不遜色,從此成為美國的對手;問題之二,就在於美國和蘇聯從維持現狀中獲益良多,但其他國家對此卻並不以為然。

首先揭竿而起就是中國

首先揭竿而起的就是中國!中國的反抗並非始自1960年代,而是在二戰之後——當時史達林提議紅軍不要進入上海、並與國民黨隔江而治。蘇聯的提議遭到中國共產黨的拒絕,這是中蘇之間關係惡化的開始,最後導致1960年代中蘇之間的公開決裂。還有其他國家也對現狀不滿,比如,阿爾及利亞——1962年,阿爾及利亞為了尋求獨立拒絕法共暫緩獨立的要求,直接投入戰爭之中;第三個不滿現狀的國家,是古巴。當卡斯楚及其追隨者發動游擊戰爭時,古巴共產黨還在跟哈瓦那的巴蒂斯塔政府合作。勝利之後,為了對付美國的入侵,卡斯楚很明智地宣稱自己一直就是共產主義者,並且接管了古巴共產黨,以此迫使蘇聯給予援助。現在是2007年,卡斯楚依然活著,依然在掌權,而美國依然沒有入侵古巴;

我想舉出的第四個例子,恐怕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越南。二戰之後,一直在抵抗日本人的胡志明和越南人民要求獨立,但是法國人還想恢復原來的殖民秩序!於是戰爭爆發。最終,越南在奠邊府擊敗了法國,雙方簽訂了和平協定。根據該項協定,法國同意在越南全境進行自由選舉、並在南越與北越之間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政府。但是,美國擔心越共將贏得在南方的選舉,拒絕在這個協定上簽字並發動越戰,取代法國扮演起反共的角色。

多年以後,美國輸掉了這場戰爭。此事,事關重大,首先它在經濟上對美國打擊甚大,使得美國不得不放棄金本位制;其次,它導致了美國國內的重大政治危機,半數人民反對這場戰爭。美國人民反戰的原因之一,就在於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被徵調入軍隊並葬身於越南。所以,越南戰爭的一大後果就是美國廢除了徵兵制,現有的軍隊乃是「志願軍」。他們基本上都是一些出身貧窮、受教育程度甚低的人,之所以自願參軍主要是為了經濟上的目的。正因為有此局限,使得美國無法裝備起一支強大的軍隊。

延緩美國霸權衰退的幾個招數

美國開始意識到,它已經不再是無人敢與爭鋒的霸權力量了,它的霸權正在趨於傾頹。從1970年到2000年間,歷任的美國總統都企圖改變美國的外交政策以求延緩美國的衰落。他們想出了三招:第一招,就是告訴美國主要的盟友——西歐、日本、韓國,我們再也不會把你們當作衛星國看待了,我們要和你們做朋友,條件就是你們不能偏離我們的立場太厲害!美國的說法就是在面對蘇聯的時候,大家要保持團結。

1945年到1970年間的世界經濟政策,我們現在稱之為發展主義。發展主義被推薦給那些希望改善其經濟狀況的國家,透過政府的保護主義措施來加速自身的經濟發展,包括鼓勵都市化、發展教育和培養中產階級。1945年至1970年期間,當世界經濟處於擴張期的時候,每個人都還幹得不錯,發展主義也得到了容忍。但1970年以後,世界經濟就開始走下坡,在此情況下,發展主義便威脅了強國的經濟地位。於是,全球化就取而代之。新自由主義與過去二十五年來發展主義所倡導的東西恰恰相反——政府在經濟發展中不再起主導作用,取而代之的是私有化;它也不再採取保護主義,而是積極消除影響商品流通的障礙,以商品和資金的自由流動為導向;它不再花大氣力興辦教育、改善公共衛生服務,相反地卻不斷縮減稅收和公共服務。

新政策的第三面方面與軍事有關。到1970年,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擁有核武器,與此同時,還有大約20多個國家正在發展核武器。於是美國聯合其他常任理事國,試圖推進「核武不擴散條約」,迫使其他國家簽署永不發展核子武器的承諾。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中等國家,哪怕只是擁有極少量的核子武器,都會迫使美國無法對該國動武。

對美國而言,蘇聯解體是個災難

但是,上述這三個策略雖然減緩了美國的衰落,卻也造成了一些問題。問題之一,就是蘇聯解體。對美國而言,這是個災難!我知道沒人這麼說,他們都說這是美國的一個巨大的勝利,但它確實是個災難。我的理由有兩個:一,正是蘇聯的存在,才給了美國與其盟國結盟的理由;二,1945年協議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雙方都不得輕舉妄動,都得阻止任何導致核戰的可能。而今,蘇聯對那些國家再也沒有約束力了。

問題之二,美國和西歐國家對南方國家說,你們不該再相信發展主義,現在應該相信新自由主義。但當這些國家變更了政策之後,卻發現它們非但沒有得到發展,甚至變得更糟了。所以1990年代中期,反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風潮便開始出現。

2000年,布希當選美國總統。隨著他的掌權,一群我們稱之為新保守主義者的人也登上了政壇。這些人對於世界局勢的分析在某些方面與我類似——他們也都認為美國的影響力正在下降,但是他們做出的解釋卻與我大相徑庭。他們認為,1970年到2000年間,美國的實力之所以會衰敗,是因為領導人太過軟弱,包括雷根在內的歷屆總統都懦弱無能!因此,為了重塑美國的霸主地位,美國就得採取單邊軍事主義。

具體而言,就是入侵伊拉克。他們認為伊拉克羞辱了美國,唯一能表明美國依舊是一個強大國家的辦法,就是解決掉薩達姆,而這實際上只能通過入侵伊拉克才能完成。他們說,此事輕而易舉:薩達姆不得人心、而且不堪一擊——問題並不在於它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恰恰相反,它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國沒有變得更強,反倒更弱

入侵伊拉克的目的,不在於重建美國作為軍事強國的信念,而是在於恐嚇世界上其他的國家。美國試圖恐嚇的第一組國家,就是西歐。美國試圖向西歐表明,它們並不可能獨立於美國的政策之外,它們作任何事都必須唯美國的馬首是瞻;第二組國家就是那些想要發展核武器的國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朝鮮和伊朗;第三組國家,是那些所謂的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美國告誡它們必須接受以色列並且與之合作。

他們認為,入侵伊拉克,在軍事上將易如反掌,伊拉克人民將夾道歡迎解放者,而世界人民都將被美國乃是世界霸主的事實所震懾。但事與願違!軍事上,困難重重:是的,美軍飛機可以轟炸;是的,伊拉克軍隊潰不成軍;是的,美軍侵入了巴格達;但是隨後呢?游擊戰來了,並且一直延續至今!情況非常明顯,美國輸掉了伊拉克戰爭。唯一的政治問題就是,當美國從伊拉克撤軍的時候,誰將為此受到指責,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恐嚇也並未奏效。西歐並沒有被嚇住,從1945年至今,西歐人都不歡迎美國人;北朝鮮和伊朗也沒有被嚇倒,恰恰相反,北朝鮮已經擁有核武器,伊朗也馬上快有了;對於與以色列的合作,那些溫和的阿拉伯國家也未見得比以前有更充分準備。一切的一切,都與新保守主義者的預期背道而馳。相較於2001年,美國不是變強了,相反倒是更弱了。

美元崩盤指日可待

美國之所以變弱,其關鍵有二:一是軍事方面的。伊拉克戰爭之前,大多數人還相信美國乃是當今世界最為強大的軍事力量;但現在,人們發現它居然無法贏得伊拉克戰爭,因此,在軍事上對美國的恐懼消失了,它知道美國奈何不了它;二是經濟方面的。伊拉克的入侵戰爭昂貴得令人難以置信,美國政府則因此而陷入巨大的債務負擔之中。要維持這一債務的唯一辦法,就是由諸如中國——當然不只是中國——之類的國家慷慨解囊、購買美國的國債。

中國、韓國、印度,和挪威等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原因有二:其一,它們希望能夠維持美國進口這些國家商品的購買力;其二,美國也能提供相對來說比較優惠的利率。但是這些龐大的債務卻使得美元開始貶值,對中國、韓國、印度,和挪威來說,如果你現在購買美國的國債,兩年之後,你實際上已經損失了一筆。所以,對這些國家而言,現在有兩條曲線:一條,就是為了維持美國購買這些國家商品的能力,維持本國經濟的發展,必須保持資本向美國的流動;而另一條,就是美元貶值的曲線。因此到了某一個時間點,這些國家會覺得相較於不買美國國債,買了反而損失得更多。

關鍵是時間的問題:如果你是投資者,你既不能投資太早,太遲了那也不行,你得正好趕在那個點上!這可並非易事。所以中國等國家現在正在做的,就是逐漸從中抽身而出。美元遲早將會以比目前更為劇烈的速度貶值,可能是下週一,可能是明年,也可能是三年之後——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有錢人天天為此擔驚受怕。事情一旦發生,對美國而言它就意味著兩件事情:其一,美元將不再是唯一的儲蓄貨幣。因為歐元、日元、英鎊、人民幣都有可能成為儲蓄貨幣,而美國將不再可能像現在這樣繼續積累國債;其二,它意味著美國人生活水準的下降。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乃是一個雙贏的舉措,但如果美元貶值的話,中國和美國人的生活水準都將降低。

後美國時代的來臨

言歸正傳。二戰之後,美國引領世界二十五年;其後三十年其影響力開始下降,但它採取了措施以延緩其衰頹之勢;接著,新保守主義者上台,試圖使美國重振雄風,但事實上卻加速了衰頹之勢。

簡而言之,如今我們身處其中的,乃是一個後美國的時代,美國只是眾多實力強大國家中的一員。當然,美國也還是處於大國之列,美元的崩盤——真正的崩盤——將在世界範圍內危害經濟的發展。問題並不在於如何躲避風險,而在於如何使得此地的損失小於彼地,我們正在向保護主義回歸。

為了在一個保護主義盛行的時代裡生存下來,你得在你所在的區域內創造出某種相對強大政治實體。區域內的政治建設總是困難重重,因為無論建設藍圖如何,各個國家都會起而爭奪頭把交椅——歐洲已被這個問題困擾多年;現在我們在南美地區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況。

進而言之,未來二十年中,東亞也將面臨著相同的困境。我所謂的東亞,指的是三個國家:中國、韓國,和日本;國家有三,而政治實體則有五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北朝鮮、韓國,以及日本。問題之一就是,中國能得到統一嗎?朝鮮能得到統一嗎?方式如何?除非中、韓皆實現統一,否則中、日、韓三國之間的親密關係就不可能。而且,即使中、韓皆實現了統一,中日關係、韓日關係、或許還有中韓關係依然會問題叢生——那就是,誰坐頭把交椅?我認為,地緣政治以及經濟的邏輯都需要共同結構的產生,很有可能,當中、日之間為誰坐頭把交椅而彼此爭奪之時,韓國能起到居中調停的作用。但如果在未來的二十到二十五年間,某種實體得以被創造出來,從而使得該地區在地緣政治上獲得統一,在世界體系中,它就將極具實力。

資料來源︰當代文化研究( http://www.cul-studies.com/

本文轉載自「兩岸犇報」第七期 2009.10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