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2) 

 陳映真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文化評論/陳映真相關/
相關文件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完)(陳映真)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11)(陳映真)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10)(陳映真)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9)(陳映真)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8)(陳映真)
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7)(陳映真)


其他資訊

二、陳芳明有關「殖民地」概念的錯誤與混亂


  陳芳明以 「殖民地社會」的概念概括一八九五年以迄於今日的台灣社會歷史,並且頗自以為創見。然而他卻在「殖民地」這個基礎概念上犯了致命的錯誤,自然使他的日據「殖民地」社會→戰後「再殖民」社會→八七年解嚴後「後殖民」社會的「理論」不能不全盤皆墨,土崩瓦解。
  帝國主義、殖民地等概念,是政治經濟學概念;是社會經濟性質的概念。資本對利潤永不休止的飢餓,即其永不休止的生產與再生產、積累與集聚的運動,終至突破民族國家的限界,尋找新的原料基地、新的市場、新的投資地,於是在十九世紀中後,西歐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爭向對外擴張,對遼闊的東方各個前資本主義社會施加殖民地統治。因此,一個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對外擴張,掠取原料、市場、投資地的帝國主義宗主國的客觀存在,是一個社會被殖民地化的先決條件。其次,被殖民地化的各種前資本主義社會,在帝國主義統治下,失去自己的經濟社會主體性。被殖民地化社會的經濟在強權下被迫成為宗主國帝國主義壟斷資本的循環與積累的工貝。本地自發的資本主義自然的萌芽與發展被破壞,傳統、反動的本地封建關係與帝國主義經濟茍合而延長其落後的存在。異民族帝國主義的壟斷資本(又稱「獨占資本」)的殘酷、強權剝削,和與帝國主義相互勾結的本地半封建資本苛烈的搾取,使殖民地廣泛農民和工人以及其他被壓迫階級淪落貧困化的深淵。而警察、軍隊的暴力統治,政治和法權上的歧視與壓迫,強制性同化、土著語言和文化的剝奪,歷史解釋和歷史記憶的專政管理、種族和階級的構造性歧視,思想意識形態的殖民地化改造……都
是為了強化相應於殖民地社會經濟壓迫和剝削機制的上層建築。離開殖民統治的物質的、經濟的壓迫和宰制結構,光以政治、文化、思想、意識形態的強權統治,就無法科學地分辨殖民地社會和其他非殖民地社會。因為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一切國家政權就成了社會經濟的統治階級、即政治上的統治階級進行階級壓迫、階級專政的工具;統治階級的思想、意識形態也必然成為那個社會的統治思想和意識形態,形成文化、思想和意識形態的「霸權」,透過教育、宣傳體制進行對於廣泛被統治各階級精神與思想的支配。
  但陳芳明不明白這個道理。他界定日據「殖民地社會」的內容是:「漢文思考」的「式微和沒落」;「現代化知識的崛起」;大和民族主義的強權統治,等等。在經濟方面,他片面誇大殖民地台灣從「以農業為基礎的傳統封建社會」「急劇轉化成為以工業經濟為基礎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台灣的資本主義於是發生 「擴張與再擴張」。今天,對美國懷抱著無限憧憬、移民北美的第二代、第三代,也必然和已經經歷了母語「思考」的「沒落」和「式微」,但我們總不能據此而云美國把美籍原台灣人的整代殖民化吧。明治維新,以西學 (自荷蘭傳入的西學,日人稱「蘭學」)為中心的「現代知識」和思想觀念也在日本大為「崛起」;宣傳新生民族國家尊皇愛國主義的「大和民族主義」也「統治」明治日本,但人們卻不好據此而謂日本明治國家政權對日本自己進行「殖民地」統治。至於思想、創作、歷史解釋的強權管理,一切亞洲、中南美洲親美反共獨裁國家莫不以類如國家安全法、反共法、治安維持法進行對於思想、言論、創作等的冷酷壓迫,但人們也不能據此而謂九0年代前的南韓、八0年代的菲律賓,六0到八0年代的廣泛中南美和中近東的一些親美反共獨裁政府對自己的人民施加「殖民地統
治 。
  對此,陳芳明的辯解,竟而是說非殖民社會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語言的壓迫,不是殖民地壓迫,只有殖民地社會的思想文化壓迫,才是殖民地壓迫。陳芳明始則以文化、創作、歷史、思想的壓迫來證明一個社會的殖民地性。然後又以一個社會是不是殖民地社會為先決前提,來說明某社會的思想意識形態壓迫是不是殖民地性的壓迫。到底是一個社會之思想意識形態壓迫的有無是判斷一個社會是不是殖民地社會的標準,還是先(用什麼標準?)判定(如何判定?)一個社會是不是一個殖民地社會之後,才分辨那個社會存在的思想意識形態壓迫是不是「殖民地性」?而客觀上,任何階級社會,當然包括任何獨立自主的階級社會,又必然存在著那個社會的統治階級對於被統治階級在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壓迫。陳芳明的殖民地論於是不能不陷於這滑稽的循環證明中,不能自拔。
  陳芳明的戰後 「再殖民」論也一樣。陳芳明列舉了「(中華)民族思想教育」、「戒嚴」體制、「對(台灣)本土意識的歧視與排斥」、「(台灣)歷史記憶的扭曲與擦拭」作為國民黨自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八七年在台進行「再殖民」統治的證據。在小論(關於台灣 「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以下簡稱(討論),《聯合文學》一九0期)中已有多方面的批判。我舉過韓國慶尚道系的長期執政下對全羅道系的「本土」意識也存在長時期「歧視」與壓迫。至於戒嚴,韓國、菲律賓、中南美反共軍事獨裁政權雖沒有施行若台灣之長達四十年的戒嚴,但時而戒嚴,又時而解嚴,而後又再戒嚴,直如家常便飯。但總不能說戒嚴了就是「(再)殖民化」,解嚴了就 「後殖民化」(!),結果不能不把人家的社會說成是「(再)殖民」與「後殖民」兒戲似的循環反覆了。
  因此,如果不從政治經濟學去界定帝國主義、殖民地的概念,就一定會陷入陳芳明這種知識上錯誤、邏輯上混亂的泥淖而不可自拔了。不懂得帝國主義、殖民地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概念,是陳芳明台灣「後殖民史觀」、台灣殖民地社會論、台灣新文學即殖民地文學論、連帶地他的「歷史三大階段」說的第二個嚴重破綻。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