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6)
陳映真
■關於中國社會主義的變化
上個(十)月底,我去北京開了一個有關「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文化的未來」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我提到會議上的論文中,有這一段:
商品經濟和商市場在文革後大陸的恢復和強有力的發展,在現實上和思想上對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造成強大的衝擊、挑戰和改變:十分接近資本主義的生產體制,造成資本和人對於利潤、利益的強烈飢餓。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擴大,農業收入下降,農民的階級分化進展快速,勞動力的資本主義商品化迅速發展。
這些變化不可諱言地終至帶來大陸社會階級構造的巨大轉化。也帶來中共黨的社會階級性質的變化,也強大地影響「工農聯盟」在政治、經濟上的領導地位。對外經濟開放,可能一定程度內銷蝕了「自立更生」、「以找為主」的發展原則,也一定程度上對中國民族工業、巨型國有資本造成衝擊。
這些變化,當然是大陸在開放改革後一系列公有制向半私有制轉化、私有制經濟相對蓬勃成長等經濟基礎的轉變帶來的結果。伴隨這些變化,新生資產階級湧現,而與新的階級和經濟社會變化相應,在經濟學和其他學術領域,在社會思潮和文學藝術領域出現自由主義、自利主義、消費主義是自然不過的事。然而,新生資產階級作為一個社會階級,在大陸上力量還十分薄弱。政治與經濟發展的領導權在中共領導集團手中而不是資產階級手中。公有制在相對削弱、私有制在相對增長,但截至當前,在總體經濟中公有制仍然佔著上風。在意識形態領域,馬列著作仍定期修訂隆重出版。馬列毛和世界著名馬克思主義著作仍然公開出售。一股和以西方新自由主義為言的保守派、自由主義派相抗衡的新的進步知識分子在成長。大陸到海外留學的一部份學生在外國環境下重新認識了馬列主義和帝國主義,他們的思想他在影響大陸內部一部份好學深思的青年。
我的手上就有一本書:《清算改革開放二十年》,大陸學者梅岩,從馬克思主義出發,從農業、工業、商業、金融、上層建築等領域實證地清理改革二十年來所湧現的問題。四百六十頁的書的結尾,作者猶說:
「社會主義制度必定要替代資本主義制度,這是任何巨大的歷史逆流都不能改變的歷史發展」。和一切反動派一樣,陳芳明帶著對中國社會主義的輕蔑與憎惡,對於開放改革以後大陸「擁抱資本主義」、「當權者享受革命果實之餘開始腐化、墮落化」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的得色,興高采烈,口沫橫飛。然而,經歷過大革命的中國對社會主義選擇的傳統及其力量,是陳芳明之流所不能理解的。當敵人對中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挫折和蛻變歡天喜地,當敵人對中國對社會主義的選擇發出詛咒,我們就深刻地認識到了社會主義強大的、令一切資產階級反動派喪膽的力量。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