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轉載]人民特稿:歷史不能忘記 

臺北紀念七七事變65周年

 人民網記者/孫立極、姚小敏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兩岸新聞整理/中國統一運動/
相關文件
台灣的中國統一運動
[歷史回顧] 重讀蘇新「談台灣解放問題」(林書揚(勞動人權協會會長))
2004年.台北馬場町.秋祭(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
新民主論壇 8.31研討會(新民主論壇)
對陳水扁「一邊一國」及「主權對等」論調的抗議聲明(勞動黨等單位)
新民主論壇728集會致詞(林書揚/勞動人權協會會長)
[轉載]人民特稿:歷史不能忘記(人民網記者/孫立極、姚小敏)


其他資訊
人民網臺北7月7日電
■李友邦手書“復疆”
  7月6日,一位臺灣抗日英烈的名字從歷史深處走來。
  這一天,是“七七事變”65周年前夕。英烈的名字李友邦,當年第一位台籍抗日將領
  上午9時,臺北縣蘆州李宅,雄壯激昂的抗日樂曲聲中,李友邦將軍紀念大會開幕。十多位隨李友邦抗日的臺灣義勇隊、臺灣少年團成員,在現場話當年。他們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隨後,李將軍妻子嚴秀峰爲“李友邦將軍與嚴秀峰女士抗日史料展”揭幕,親手推開李家這座百年古宅的大門——一段塵封了數十年的歷史呈現在世人面前。
■李宅內景
  李友邦,生于1906年,早年即懷報國之志。因不滿日本統治,成年後奔赴大陸投考黃埔軍校,是黃埔二期畢業生。抗戰爆發後,他在閩浙一帶,發動台籍青年,組織“臺灣義勇隊”和“臺灣少年團”,以“保衛祖國,收復臺灣”爲職志,成爲臺灣同胞有組織參加抗日鬥爭的重要力量。臺灣光復後,李友邦和結識于義勇隊的妻子嚴秀峰自大陸返台。在戰後白色恐怖氣氛下,李友邦竟因“通匪”罪于1951年遭國民黨當局逮捕,翌年被判死刑,時年僅四十六歲。
  “李友邦應該死在沙場上的,但他却死在他一生最深愛的故鄉。” 82歲高齡的嚴秀峰女士依然精神矍鑠,回憶起丈夫,帶著驕傲還有幾分悵然。
  此次史料展由財團法人蘆州李宅古迹維護文教基金會和廣東省檔案學會主辦。展出的史料包括當年的珍貴公文、書信、照片等,以及當年李將軍等人使用的器物。“臺灣義勇隊”、“臺灣少年團”在抗日期間進行的醫療、生産事業所留下的紀錄,更見證了先輩無比愛國之心。
■蘆州李宅
  配合此次展覽,李宅首次對外開放。占地1800余坪的李宅,已有140餘年的歷史,是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清代閩南建築。這座宅院當年由大陸建築師設計,采用上等泉州石、福州杉建成。院子呈三落四合院型態,共有9廳60房、120門窗。厝內回廊階層分明,外貌粗壯堅固,富有農村民俗文化風格,被列爲臺灣三級古迹。
  李宅不但是臺灣農村家庭宅第的典範,更曾是蔣渭水、林獻堂等多位臺灣歷史人物活動的場所。踏足李宅,猶如打開歷史之門,翻開臺灣歷史的篇章,聆聽歷史的回響。
  宅院中廳,李友邦手書“復疆”兩字,赫然醒目,拳拳赤子之心,使人敬仰。
  據介紹,這座古宅如用來開發可值60億新臺幣,李氏宗孫三百余人甘願放弃,申請列爲古迹。
  “古宅的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嚴秀峰女士對記者說,“保存古宅,實質是保存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延續歷史的長遠生命力。而這也正是我們的根。”
  來自臺北市區的張榮壽先生特地冒雨前來觀展。張先生說:“還歷史本來面目,不是清算,是要告訴後代子孫:永遠不可忘記歷史!”
  家住附近的余女士看到新聞後也趕來觀展。雖然她早就知道這座古宅,但幷不瞭解李友邦是位抗日將領。也許,這座古宅存在的意義正在于此。
  歷史是一扇窗一面鏡,讓我們看見過去、現在和未來。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