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荒謬反應了生活的真實
夏潮影展學員心得
王政維
看完這個電影有些簡單的感想跟大家分享,黃春明小說或電影被定位成所謂的荒謬喜劇,也就是說以喜劇的方式表達一些人生的荒謬感,我們今天看的「兒子的大玩偶」便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的背景是反應民國60 年代的台灣社會,這些故事其實不是人生的偶然,反而是現實的許多社會、政治因素所造成的現象,只是當它以電影或小說的手法表現出來時,讓我們覺得好像很荒謬很有趣。
90年代回頭去看,會發現這個荒謬其實一點都不荒謬,現在也同樣發生。比如說,第一段故事的主角每天為了工作必須戴上小丑的面具到外面奔波,因為長時間的小丑裝扮使得他的小孩甚至不認識未畫小丑妝的主角,只認識工作中的他(小丑裝扮)。這在現今的社會還是存在著,只是有了不同的表現方式,例如很多服務業或製造業的勞工必須輪夜班,當他們去工廠工作時,小孩才上完課回到家;當他們工作完回來的時侯,小孩又去上學了,所以他們跟小孩的關係其實非常疏遠,這種情況現在仍然常常出現的。
又如第二段(小琪的帽子)裡的兩個推銷員,為了工作必須到台灣農村推銷日製的高壓鍋,即便他們知道這個商品本身是有瑕疵、是有危險的,可是為了工作還是得不斷的告訴購買者說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東西,請大家來用。最後先受傷的反而是這些推銷員。這樣的例子在現代社會更是層出不窮,有很多工殤事件不就是這樣出現的嗎?工人明明知道資方為了牟利,未做好防護設備,因此工作過程中必然有很多危害,可是為了生活他們還是得不斷的欺騙自己也欺騙這些消費者。
至於第三段故事(蘋果的滋味),我們覺得非常有趣,很荒謬,劇情中美國軍人撞傷了必須負擔全部家計的主人公,而給予醫藥或生活方面的照顧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由這個政治經濟社會資源非常薄弱的主人公角度看來,反而認為美國人對他的照顧是一種恩給,是天上掉下來的,被撞得重殘,反而為他們暫時抒解拮倨的生活窘境,所以最後還謝謝這位美軍上校,甚至向他對不起。像這樣羨慕傷害你的人背後龐大資源,這種情況我們不會覺得陌生,在現代社會也是常常出現的。
看到這部電影讓我很有感覺的是,我們日常生活覺得理所當然的一些觀念,可以通過藝術表現讓我們看到它的荒謬性,而這個荒謬性其實是由許多社會經濟因素所影響的。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