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1) 

 陳福裕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思想評論/國際反帝運動/陳福裕相關/
相關文件
反全球化運動
聲援南韓民主勞總,抗議金大中威脅逮捕十萬工人(勞動人權協會)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Over!!)(陳福裕)
【圖文】反對小布希訪日、粉碎日美高峰會談,日本東京勞動者與民眾展開大規模的抗議行動(反侵略亞洲學生共同行動(東京))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6)(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5)(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4)(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3)(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2)(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1)(陳福裕)


其他資訊

壹、戰後兩體制對立下的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形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和運動規律。產業資本在平均利潤率下降規律的支配下,展現出由競爭發展到集中、壟斷的趨勢。起源於19世紀末的壟斷資本主義,儘管壟斷取代了自由競爭佔居統治地位,但是,「競爭」既做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基本屬性,在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也不會被取消,只是被壟斷凌駕其上,並與之共存。
  隨著壟斷的形成及其統治的加強,一方面,壟斷資本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社會總生產的競爭和無政府狀態的矛盾,資本主義企業生產無限擴大趨勢和勞動人民有限的支付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銳化,從而出現生產停滯的現象;另一方面,產業壟斷資本的形成,帶動了金融壟斷資本的出現,形成金融寡頭。金融寡頭為了攫取高額利潤,避免平均利潤下降,採取限制投資及限制生產的策略,造成少數先進國家出現大量的「過剩資本」。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金融寡頭一方面在國內市場進行壟斷統治,壓迫國家採行保護主義和關稅壁壘,控制生產、操縱市場、壟斷技術發明和專利、開發新興產業;一方面對外進行資本輸出、組織跨國公司,分割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進行殖民地再分割。
  在這個時期,矛盾的性質就轉化為壟斷資本家同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同殖民地之間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諸國間的矛盾,其具體的形式就表現在頻繁出現的生產過剩危機、兩次世界大戰、蘇聯革命和社會主義國家體系形成,以及殖民地解放戰爭。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廣泛發展,就是根源於上述矛盾的尖銳化。在這種情況之下,壟斷資本體單純的依靠自己的經濟力量,已經不足以保證其高額的壟斷利潤,甚至難以維持其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因此,壟斷資本便日漸的直接運用國家機器來維持其統治地位,並把它作為強化剝削和掠奪的工具。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帝國主義戰爭,加速了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的過程。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資本主義,首先展現為「以國家大規模並且經常性地介入經濟過程為特徵的壟斷資本主義」,也就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其發展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 投資大、回收慢並且要承擔高度風險的經濟項目,利用國家資金建立「國營經濟」(如國防、電信、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等);

  2. 以國家名義支付大量補償金,將生產力落後、經常虧損或瀕臨破產的事業收歸國有(如鐵路公司);

  3. 以各種金融、財政政策來創造市場並擴大經濟規模。透過擴大國家消費,通過政府採購和訂貨,以鉅額的國家預算來提供壟斷集團資金、市場和利潤;

  4. 通過國家貸款、津貼、補助等各種形式,以及有利於壟斷資本的立法來刺激或限制某些部門的生產,促進壟斷資本的積累和集中;

  5. 通過國家推行對外擴張政策,為壟斷資本尋找可靠的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一方面通過國家執行出口稅率減免、提供出口補貼,甚至採取貨幣貶值等手段來增加出口競爭力,打破進口國的關稅壁壘以奪取世界市場;一方面實行高關稅,限制外國商品進入國內市場。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一方面反映了在壟斷的基礎上生產社會化的趨勢;一方面也帶來了資本的高度積累和集中,從而促使社會矛盾尖銳化。而資本主義國家所採取的一切調節措施,實質上是國家為了方便壟斷資本的積累,通過財政預算和銀行信貸等手段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這種矛盾的性質深化了金融寡頭對本國勞動人民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剝削和掠奪,其結果就是戰後兩體制對立的冷戰體制的形成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資本主義並非單純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而是基本上由冷戰體制所規定下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考慮在世界形勢上的兩體制對立及其規定性,就無法分析戰後的資本主義發展。「冷戰體制」下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其主要規定如下:


  1. 建構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
    戰後的資本主義世界以擁有龐大生產力和軍事力的美國為核心,為了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張,加強對戰後新興民族國家(第三世界)的支配,採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的發展策略。在這種策略下,美國一方面金援西歐及日本的戰後重建計畫,協助其國民經濟的復甦;一方面透過資本輸出和國際融資,在亞、非、拉新興民族國家中扶持親美的軍事獨裁政權,大搞「新國際分工」,以擴大並鞏固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
    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的規定性下,美國以外的資本主義國家,或多或少都在從屬於美國的意志之下決定並執行本國的國內政策。各國政府所執行的經濟政策,一方面要有利於跨國壟斷資本的利益;一方面又要促進民族資本的積累與發展。因此,戰後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個別國家介入其本國經濟的形式與性質,不同於戰前在金融壟斷資本的支配下以獨立主權國家的形式介入經濟過程,其中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個別國家對美國不同程度的從屬關係上。
    而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和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就是戰後以美國為盟主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為了進行冷戰、為了協調和調整資本主義陣營的各種利害、為了進行對戰後新興民族國家的援助及支配,所構築起來的世界貿易體系。

  2. 提高軍事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角色:
    為了進行世界規模的兩體制對立,必須維持龐大的軍事力量。因此,軍事相關部門通常在財經和生產方面佔有相當比重,軍費支出和對外軍援往往有助於國民經濟的增長和復甦(軍需凱因斯主義);軍事科技的開發對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產/軍/經綜合體);

  3. 被迫對國內勞動階級與階級對抗進行「讓步政策」:
    在冷戰壓力下,為鞏固資本主義體制,必須將勞動階級納入體制並削弱社會主義勢力。因此,一方面在政治上採行國家恐怖主義(如麥卡錫主義),鎮壓國內社會主義勢力;一方面在經濟上採行凱因斯主義與福特制,以高工資、高就業以及社會保障制度來進行內向型積累,創造出所謂的「貴族工人」階層;

  4. 為了完成上述的策略,必須採行「持續性增長政策」:
    一方面,對內必須在經濟上對勞動階級讓步,以避免因內部矛盾激化而產生危機;一方面,對外必須維持龐大的軍需支出和對外援助,以防止共產主義勢力擴張。要做到上述兩點,就必須動員所有可能政策來推動持續性的經濟成長。



  根據上述在冷戰體制下的規定性,戰後資本主義體系在1973年之前確實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暴露了新的弱點,帶來了新的問題:


  1.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的崩解和美國地位的衰退。由於進行耗費龐大的冷戰體系,加上日本及德國的迅速復甦,先進工業化國家間的生產力水平漸趨一致化,降低了美國國內產業的國際競爭力。1971年之後,美國的國際貿易收支開始出現赤字,產生國際收支危機; 1973年由IMF所維持的固定匯率體系,因美國片面廢除黃金/美元的兌換導致美元貶值而崩潰,其結果就是先進工業化國家經濟成長陷於停滯,世界貿易和金融體系陷入混亂。為了因應這個發展,歐洲大國用關稅同盟來保護歐洲市場,從而也刺激了美國挾其政治和軍事上的優勢,修改本國貿易法,以301條款和超級301條款來單方面制裁貿易對手。歐洲的鋼鐵同盟喊美國301貿易條款的出現,標示出以維護自由貿易為宗旨的GATT全面破產,導致先進工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紛起(例如歐、美貿易爭端和美、日貿易爭端)。

  2. 在內向型積累的前提下,「持續性增長政策」的實現必須有不斷的技術革新和普及化(如電器革命)來支撐,並藉由新興產業(如家用電器和汽車)來擴大消費市場。但是兩者的作用因面臨瓶頸而日漸趨緩。以世界經濟的增長趨勢為例,戰後迄今的經濟成長約有6倍,但是自1973年迄今的年平均絕對成長率僅有2.5%,扣除人口年自然長增率1.5%,其實際相對年成長只有0.9%;

  3. 以凱因斯主義政策和福特制為手段,以高工資、高就業為契機的內向型積累出現破綻。壟斷資本所無法處理的資本過剩、產能過剩的痼疾,由於國家實行經濟恐慌的預防政策而益形惡化,爆發新的危機。例如,美國片面廢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制度之後,開始採行「刺激景氣政策」,此一政策的推行加速了通貨膨脹並波及全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改採「抑制總需求政策」卻導致景氣低迷,並造成中東產油國家為了因應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而提高油價,引發石油危機,出現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並存的現象,也就是「滯膨危機」(Stagnation,stagnation + inflation)。

  4. 以美國霸權體系為手段所建構起來的「新世界分工」,基本上是產業壟斷資本和金融壟斷資本的跨國輸出,加深了第三世界國家對工業國家的資本依賴、技術依賴、市場依賴和糧食依賴,破壞了第三世界國家民族自主經濟的發展。其結果就是80年代初所爆發的拉丁美洲的外債危機和非洲的糧食飢荒。前者挑戰了IMF-WB對世界經濟的支配力。




  80年代以英國的佘契爾政府和美國的雷根政府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就是為了因應上述的危機而出現的。雷根政府,一方面高唱「強大的美國」復活,挑起和蘇聯之間的彈軍備競賽,以「軍需凱因斯主義」替代「福利主義」來進行內部積累,並引誘蘇聯消耗國力使其限入崩潰局面;一方面高唱自由主義經濟,與佘契爾聯手在世界範圍內推動國營企業私有化,以強制鎮壓來削弱勞工組織的力量,削減冷戰期間所擴大的資本負擔(例如放棄高就業政策、縮減社會福利支出、廢除對壟斷資本的規制和高稅賦、削減高所的累進稅率和財政赤字等)。
  雖然雷根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抑制了通貨膨脹並且刺激了景氣循環,但也帶來了利率上昇和美元升值,導致美國的經常帳赤字和財政赤字更加龐大化。猶有甚者,由於新自由主義政策放鬆了經濟管制並且推行金融自由化,引發在經濟停滯下的金融投機、國際貨幣和證券市場的混亂。影響所及,不僅是美國國內經濟,也把整個世界經濟拖入停滯和混亂的深淵中(例如,1997年東亞金融/貨幣危機)。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