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Over!!) 

 陳福裕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思想評論/國際反帝運動/陳福裕相關/
相關文件
反全球化運動
聲援南韓民主勞總,抗議金大中威脅逮捕十萬工人(勞動人權協會)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Over!!)(陳福裕)
【圖文】反對小布希訪日、粉碎日美高峰會談,日本東京勞動者與民眾展開大規模的抗議行動(反侵略亞洲學生共同行動(東京))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6)(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5)(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4)(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3)(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2)(陳福裕)
進入WTO後的產業衝擊和勞工就業(綱要)(1)(陳福裕)


其他資訊

三、WTO對台灣的影響


  根據上述的分析,戰後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其實是在跨國壟斷資本「新國際分工」的積累構造下,以「跨國壟斷資本\國家資本\民營資本」的三角同盟為形式所完成的資本主義積累。這種由民族國家扮演「跨國壟斷資本\國家壟斷資本」複合體的積累機制,只有在兩體制對立的冷戰結構下才得已完成。而WTO作為後冷戰時期打破「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同盟積累構造,為跨國壟斷資本全球掠奪打開大路的世界經濟架構,其首要衝擊的目標就是向來以貿易壁壘和財政補貼所建構起來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積累機制,以及在台灣的案例上,由國家資本所扶持並從屬於國家資本的民營壟斷資本。

1.對國營壟斷資本的衝擊


  台灣的國家壟斷資本在國際勢力的支持下,長期佔據了經濟結構的「制高點」,所涉足的產業包括:銀行、信託等金融服務業;軍工、郵電、交通、港口和電力等公共事業;礦產、鋼鐵、石油化工、化學肥料等基礎工業以及菸酒等專賣事業。在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私有化政策的影響下,台灣當局自1989年開始推動「民營化政策」。但是因為其高額利潤是依賴保護政策和價格壟斷的結果,其產業本身並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因此,民營化的步調相當緩慢。評估台灣加入WTO以後,因開放市場及降低關稅的影響,在製造業方面,首當其衝的將是鋼鐵、菸酒、石油煉製、石化原料和造紙等產業。台灣的國家資本對島內產業經濟的支配性作用將日漸喪失。其次在金融服務與電信方面,將因為與服務業相關的「勞務貿易協定」(GATR)而喪失其壟斷地位。

2.對民營壟斷資本的衝擊


  台灣的民營壟斷資本發展到20世紀末,可分為兩種主要的經濟成分,一種是在國家資本的扶持下,提供中間原料以內銷市場(80年代後因下游產業外移而開始外銷)為主的石化相關產業;一種是以市場保護和限制生產為前提而發展起來的直接消費品生產(如汽車、紡織、水泥、製紙)。前者因為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和中美貿易談判,自八0年代中期就開始輸出並調整關稅結構,加上因為屬於高耗能\高污染工業,在國際二氧化碳公約的限制下,雖然不在具有壟斷性高額利潤,但是要其轉移生產基地也有困難。在污染防治成本外部化(由社會承擔)得前提下,應該還會「根留台灣」(只是其生產規模也很難再擴大)。這些民營壟斷資本的出路,應該會(現實上已經是)朝向上游煉油工業發展,挑戰國家資本壟斷結構;或是以貨幣資本的形式輸出,轉移到其他高獲利的產業。至於後者,可以想見在WTO的架構下,除了水泥業因為運輸成本和對石灰岩礦源的分割霸佔,尚有招架能例外,其餘將無一倖免,不是被跨國資本併購,就是退出市場。
  另外,新興的電子新貴,因為其產業性質屬於高風險的承攬代工,只是執行勞力密集(包含腦力勞動)的加工程序,其挑戰的來源其實是世界性的產能過剩和利潤率平均化,其發展勢頭將不如往昔。而PC電腦的周邊設備生產,將不可避免的大量外移,以尋求更廉價、穩定的勞動力供給。
  最後,台灣的食品加工業,其產值向來佔製造業產值的第二、三位,因為在生產結構上並不具有壟斷性質,其資本積累和擴大向來依賴廉價的農產原料和保護關稅。WTO後,因為其關稅調降平均超過10%,對罐頭產品、冷凍食品、烘焙麵食以及非酒精飲料的影響最大。所幸,資本全球化的同時也存在著「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對抗趨勢,跨國壟斷資本其對食品本地市場的佔有情況還有待觀察。不過,部分使用經濟作物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者,將會為確保廉價的原料供應而轉移到其他第三世界國家。

3.對中小企業的衝擊


  台灣的中小企業除了已經經歷過為追逐廉價勞力的出走風潮外,降低關稅的影響將集中在小型食品加工、紙製品、製藥業、金屬製品、汽車零件、非金屬家具和成衣加工等產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台灣的就業結構。

4.對服務業的影響


  台灣當局對服務業向來採取高度的保護政策,面對GATS的衝擊,勢必要開放服務業市場,其中影響最為深刻的將是金融資本市場的開放(金融、保險、股市和信託)。這個缺口一旦打開,以台灣有限的經濟規模和全球龐大的過剩資金,兩者的實力對決,還未上場便勝負已定。特別是晚進的台灣當局,為了挽救因過高的逾期放款率所帶來的本土性金融危機以及因兩岸關係不穩定所造成的股市低迷,確實有意加大金融市場的放寬步度,加大外資持股比例。如此,無異於將台灣金融市場置身於國際金融\貨幣風暴的中心,以「颱風眼效應」來求取短暫的平靜,其影響將關係到台灣的禍福。
  其次,醫療健保民營化,將以提高費率來彌補鉅額虧損,如此勢將導致投保率降低,從而陷入惡性循環。另外,教育市場的開放和教育商品化將會以高學費作為代價,將擴大階級間教育資源分配的差異。

5.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台灣的農業生產向來以高度的農業投入和勞動力投入為基礎的集約式經營,受制於人均耕地面積狹小的限制,其主要糧食生產成本向來高於世界水平。八0年代以來開放水果進口,更對台灣經濟作物生產帶來打擊。近年來廢耕情形相當嚴重,WTO的農產貿易協定將會加速其惡化。台灣當局為了因應農業經濟破產的危機,打算開放農地買賣,推動精緻化(如鮮花培植)和休閒化(觀光旅遊)農業。如此,會將台灣的土地資本化、集中化,使小農經濟全面退出歷史舞台。其影響不單是台灣將出現糧食依賴,更因為農地的家戶持有瓦解,面對日漸擴大的失業風潮,台灣社會在缺乏福利政策的情況下,連最後的社會安全瓣也將喪失。

6.對原住民族的影響


  於開放農產進口,平地作物除葉菜類和花卉培植外全面破產,台灣農業唯一具有競爭優勢的的就是高海拔作物的栽培,其中又以高山茶業和高冷蔬菜最具競爭力。如此,一方面將導致原住民族山地保留地的流失。失去土地的原住民淪為季節性農業雇工、零工\散工和都市遊民;一方面高冷作物的栽培將導致水土流失,造成水荒、水災同時並存與激烈化的現象;

7.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傳統產業和高科技工業的就業人口將兩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因喪失保護而縮小經濟規模,勞動者失業率擴大,中年轉業困難,服務業的就業機會雖有所增長,但並不能吸納因結構調整而技術失靈和非技術性的藍領工人。服務業開始採取彈性勞動來降低企業負擔,勞動非正式部門化(不充分就業),出現高學歷之都市貧民。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