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老礦工口述歷史(4) 

第二章 礦業壟斷資本的分析

 敬仁勞工中心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調查報告/
相關文件
敬仁勞工中心礦工訪調
老礦工口述歷史(11)(敬仁勞工中心)
老礦工口述歷史(10)(敬仁勞工中心)
老礦工口述歷史(9)(敬仁勞工中心)
老礦工口述歷史(8)(敬仁勞工中心)
老礦工口述歷史(7)(敬仁勞工中心)
老礦工口述歷史(6)(敬仁勞工中心)


其他資訊
敬仁勞工中心
第二章 礦業壟斷資本的分析

第一節 依附日系壟斷資本的台陽顏家 --- 從買辦包商到礦業鉅子

  在台灣設有本社的會社,以日本人為代表佔壓倒的優勢,且有許多是不在台灣的日系資本遙遙控制,或是以台灣為根據的地方資本家所構成,他們與台灣總督府有著緊密的利害關係,足以影響施政。1

表/大正十五年日本資本金超過五十萬元的銀行會社在台灣設置分社者
煤炭業  會社數  資本金(千圓)
日本人   11   27500
台灣人   2    2000
出自: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1987

  日據時期操控台灣經濟的日系壟斷資本可分為三種:原有糖業資本、新興財團、新興企業聯合組織。其中包括三井、三菱、安田、淺野等財團都屬於後兩者,三井很早就將觸手深入礦、樟腦及製茶領域。新興產業資本的發展更偏重對台灣的投資,究其因有兩項:糖業資本的擴大帶動其他工業;日本軍國主義擴張帶動軍需工業。他們對台灣的擴張方式如同糖業資本,意即通過對本地買辦資本的利用、吸收和壓迫來擴大,三井財團與台陽顏家恰恰體現了這種局面。他們主要是在日本國內設置本部,將生產工廠設在台灣,以『內地會社』為積累的方式,1945年日系23家會社投資額約佔全台灣投資總額的60﹪,其中三菱、三井和日產集團三大資本佔全台總投資額近50﹪。2

日系三井壟斷資本

  在1940年代,台灣石炭株式會社成立之前,即日本政府還未緊抓台煤產銷之前,台煤內銷任由生產者與煤商自行競爭銷售,外銷大權則由日本會社掌握,其中三井會社為代表。日治初期,三井進口日本煤到台灣;日俄戰爭後,轉而辦理輸出台煤事宜;1911年,該會社打破其他日系商業資本的壟斷,開始販賣煤炭給商船會社,同時提供鐵路、專賣事業、製糖會社所需燃料,並擴大對海外的輸出。其所銷售的煤炭主要來自於前海軍煤田的四腳亭煤礦,1918與顏家成立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後,三井不僅掌握經營權和銷售權,還獨占了煤炭的流通網,總之,藉由與顏家的合作,三井掌握了台煤的流通。1920年所經手的煤炭量為該年總產量的72﹪左右,其勢力遠非1917年才介入流通的三菱資本與其他小商店所能比擬。3

  一般提到日據時期的台籍資本即『五大家族』,放在日本殖民的脈絡下,每一族系的資本皆與殖民政府和日資有著利益共生的關係。日本政府藉由整頓租權、保留租佃地主制,剝削農民的剩餘勞動,並使林本源、陳中和等本地大地主階級深入糖業和金融業;新興本地勢力與日本政經勢力勾結,如辜家結合日本帝國形成特權階級,顏家即與日本民間資本結合的寄生性承包商階級。以下且說分明。

買辦包商的崛起

  台陽顏家作為台灣北部礦山的承包商而與日系資本發生聯繫。台灣總督府在礦業權方面採取許可制,但僅限於日本人,合股公司藤田組為首的日本資本首先獲得許可。日據之前即有採掘和冶金的本地人,遂不得不向這些擁有礦業權的日本會社承包工作;就日本公司而言,在廣大礦區採掘,存在著勞動管理和風俗習慣的諸多困難,不如將部分轉包給本地承包商。因此,本地人中間便出現了以承包事業為主的寄生階級,顏家承包藤田組所屬的瑞芳礦山及荒井泰治經營的四腳亭炭坑(原為海軍煤田),搖身一躍為新興本地資本。4
  客觀條件如此,但顏家為何能奪此機先?1899年,抗日民眾湧進九份礦區小粗坑,每夜抗爭不斷,藤田組瑞芳礦山所長希望警察署長推薦熟諳日本語又有能力承包工程的台灣人,當時擔任巡查補兼守備隊翻譯的顏雲年雀屏中選。他開始承包礦權,負責調度供應藤田組的物資與勞工,緩和當地居民的人心。5這段話讀來令人憤怒,需知當時台灣人民大眾不願被日本殖民,勇敢抗日,各地紛紛傳出英勇抗爭與日人鎮壓,顏家美其名為日人台人溝通的橋樑,其實是踩著台灣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日本財團勾結,逐漸發展出礦業鉅子的王國。

依附日系資本:產量合計佔全台產量的三分之二6

一、台陽礦業株式會社:1905年以後,顏家陸續得到60多處礦區,佔有台煤礦區主要部分(當時約有200處礦區),其中重要是平溪的石底煤礦。1918年,顏雲年出資40萬圓,藤田組出資60萬圓,聯合成立『台北炭礦株式會社』,昔日的承包關係轉為合資關係,且顏家持續地收購藤田組的礦權。兩年後,藤田資本受到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景氣的波及,將股份全部讓出,顏家隨即聯合其他日人改組增資為『台陽礦業株式會社』,以日人擔任社長,經營權操在顏家。
二、基隆炭礦株式會社:顏家以其59個礦區提供給三井資本,於1918年增資成立,主要是開採四腳亭煤礦,該公司煤產量佔全省之半。 1919年併吞其他炭礦會社,1925年石底煤礦的經營權委託基隆會社,販賣委託三井物產,如前所言,三井藉由顏家掌握了台煤。

  日本當局如何容忍本地家族掌握煤礦與金礦?日本政府禁止本地資本合組會社,只能與日資合組,所以當時才出現許多日台合股會社。這一切是為了壓抑本地資本,使之從屬於日系資本,助益於日系資本的積累。台陽顏家恰恰成為從屬日資的買辦資本。陳慈玉認為,顏家必須憑藉著日本政府政策的支持與日系財團的銷售網,顏家因而能在煤金業界稱雄,且在台灣總督府擔任評議委員,頗受重視;另一方面,三井財團欲從煤炭輸出商轉變為煤礦經營者,由商業資本轉為產業資本,他們必須和本地資本合作。7於是日系壟斷資本與本地買辦寄生資本結成利益共生體,共同剝削台灣礦業勞動者!

戰後逐漸沒落 仍與日資保持緊密

  在北縣,台陽仍擁有幾大礦區【1958年:石底煤礦(平溪,礦工1104人)、文山煤礦(石碇,礦工586人)、平溪煤礦(平溪,礦工270人)、碩仁煤礦(平溪,礦工216人)、菁桐煤礦(平溪,礦工)】,直營的煤產量足足比排名第二的『瑞三煤礦公司』超出一倍。隨著煤業政策的去管制,煤礦業走入下坡,顏家亟於發展多角化經營,廣及金屬、機械、造船、電子、交通運輸、貿易、建築以及其他事業。1979年中華徵信所公佈的一百大企業,顏家名列六十六,其關係企業如下:8
  蘇澳造船廠(1948年改組蘇澳造船株式會社成立)、三陽工業(1959年成立,營業項目為進出口各項礦用器材、儀器等)、台北客運、海山客運、三陽船務代理公司(1965)、三陽金屬工業公司(1965年成立,主要產品為鍛鑄鐵管件接頭及五金零件,投資企業有大台北瓦斯公司等)、台灣新東機械公司(1968年成立)、台陽合金工業公司(1969)、瑞芳工業(1970)、台陽工業(1975)、新美煤礦公司(1955年苗栗)、盛弘化工(1977)、瑞芳砂礦公司(1977)、三陽貿易(1944)。
  其中台北客運是北部首區一指的客運公司,其年度營收(1983)僅次於新竹客運與桃園客運。如此騰達與顏家深厚的政治基礎有關,因為當時台北縣長蘇清波將北縣海山區的黃金路線劃歸給顏家。
  值得注意,戰後的顏家仍然維繫與日系資本-特別是三井財團的緊密關係,包括台陽合金、新東機械、瑞芳工業與蘇澳船廠皆是與日資技術合作或合股9。

第二節 依附國民黨政權的瑞芳李家10

從反抗日人的工頭包商到戰後新興礦業資本家

  李建興1916年進入福星煤礦業擔任書記職員工作,自此開始學習礦坑技術,爾後三井併吞福星煤礦,李氏轉為工頭,承包基隆炭礦會社的礦區,1934年創辦瑞三炭礦,承包所有三井財團在猴硐的礦場。日據時期,該區煤礦產量多達全台七分之一,他的礦業王國由此奠立,因而累積大量財富,後擔任瑞芳皆協議會員及信用組合長。11
  李家起步較晚,藉由承包顏家和三井的礦坑發展資本,但他不若顏家與日方關係交好。剛開始承包時,因為不諳日語,頗受日人和通日語的台人排擠;由於他向來拒絕習日語,改日名,但在煤礦業又有成就,頗遭人忌恨,1940年時,李氏遭人密告,其與公司員工兩百餘人,以通謀祖國罪判刑,是為『五二七思想案件』。12
  然而戰後,李家隨即與國民黨示好,1945年出任瑞芳鎮長。1947年,當時經濟上嚴重的混亂和匱乏,使得人們產生一股對生活的不安和對統治者的不滿,於是,該年2月27日,一個在台北突發的一件查緝私煙的衝突,很快地就引爆了牽動全島的二二八事件。對台灣往後的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二二八事件,不只是反映了民眾對當時經濟問題的怨憤,衝突會快速擴散的原因,還加上民眾對國民政府專制、貪污腐敗的不滿。13而礦山地區自日據時期已有抗議之傳統,瑞芳毗臨基隆,形勢相當緊張。14此時擔任鎮長的李建興搖身成為〝地方秩序的整頓者〞,親至長官公署會見民政處長獻策弭亂,協助腐敗的國民政府鎮壓民怨。
  國民政府來台後,原欲邀其擔任臺北市長,1950年又請他擔任『台灣石炭調整委員會』主任委員,該會延續日據時期台煤的統制,李氏可說是掌控了台煤業者的生殺大權,1960年出任中央銀行理事,可見李建興與國民黨有著密切關係。
  李氏義方居關係企業於1979年中華徵信所公佈的一百大企業,名列七十三。李氏集團是由李建興及其弟李建炎、李建成、李四川及李建和等人組成。起於1934年的瑞三礦業公司,加上戰後海山、建基、瑞山三家煤礦,營收額已達十三億元,不輸顏家。1962年成立『基隆客運』及『第一產業保險公司』,1973年開展多角化經營,包括營造建築、運輸及水泥等。15
  更重要的是,靠著國民黨的扶持,李家不僅迅速在戰後發展煤礦資本,更深入地方政治成為北縣重要的地方派系。第一代的李建和從台灣省臨時議會議員開始,連任六屆省議員,並被選為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當時尚有『地下議長』之稱;第二代李儒侯、李儒將續任省議員,李儒聰連續任縣議員、議長,至1960年當選終身職的增額立委。李家也積極影響北縣縣長人選,因為李氏的票源區多集中在瑞芳、汐止、三峽、樹林等和礦業有關地區。當然,瑞芳鎮長和瑞芳選區之民代選舉也穩穩操在手裡。16

◎瑞芳李家的事業17◎

區域性聯合獨占經濟:台北縣三峽鎮農會、新莊市農會、淡水鎮農會、鶯歌鎮農會、坪林鄉農會、板橋信用合作社、淡水信用合作社、台灣中小企業銀行、桃園汽車客運、基隆汽車客運(後來轉出)、指南汽車客運、第一產物保險
投資經營企業:瑞三礦業、海山煤礦、建基煤礦、日新企業、匯橋貿易、三合貿易、海山海洋企業、青島開發、青島貿易、青島通運、新竹玻璃、亞洲水泥、中華開發信託、統一育樂事業

結論:

  台陽顏家與瑞芳李家分屬於台灣礦業屬一屬二的集團,雖然都是憑著礦業特殊的承包制起家,卻各自依附寄生不同的政權而有不同的發展。顏家勾結日本殖民政府和日系壟斷資本,扶搖直上壟斷台灣煤礦業與金礦業;李家緊追在後,於戰後親近腐敗的國民黨,掌握政商資源,一躍為僅次於顏家的煤炭大王,成為國民黨重要的地方派系。
附註
1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1987
2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1999
3 陳慈玉,基隆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1999
4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1999
5 陳慈玉,基隆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1999
6 同5
7 同上
8 王乃文,夏潮雜誌第一卷第一期,1983年2月
9 陳慈玉,基隆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1999
10 關於李家的資料非常少,以下簡單說明
11 戴寶村,瑞芳礦業第一家-李建興,(張炎憲編,台灣近代名人誌下,1987)
12 同上
13 程彩倫、陳婉芳,給勞工看的台灣史(一),高雄市勞工局,2001
14 戴寶村,瑞芳礦業第一家-李建興,(張炎憲編,台灣近代名人誌下,1987)
15 王乃文,夏潮雜誌第一卷第一期,1983年2月
16 同上
17 陳明通,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1995,頁279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