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展望全球經濟發展的前景 

《夏潮論壇》兩岸思潮系列講座(二) 

 金寶瑜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夏潮的歷史與歷史的夏潮/
相關文件
第二期
復興之路(胡鞍鋼)
格拉納達之死──西班牙詩人洛卡(施善繼)
一個起點:紀錄片<在團結的路上>的創作始末(梁英華)
關於宮本百合子的《播州平野》(劉孝春)
展望全球經濟發展的前景(金寶瑜)
讀《中國農民調查》(詹澈)


其他資訊
《夏潮通訊》第二期2005/07/01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筆者碰到一位年輕人,他被公司派去美國作短期的手機研發訓練,剛回到台灣。我們談起台灣和世界的經濟,我問他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有什麼看法,他說:『我和我的朋友都會覺得未來的情況會很慘,只是不確定倒底會有多慘。』他的回答使筆者大吃一驚,因為比起大多數的年輕人來說,他的高科技工作應該有不錯的薪水和穩定看好的前途,為什麼他對未來卻是如此的悲觀?
  在這新世紀剛開始的今天,筆者越來越覺得不論是生活在富有的社會或是貧窮的社會里的大多數人,都會覺得他們四周的事物在不停的、加速的變化中。他們會感覺到在大環境的變化中,無法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也會感覺到自己似乎被一股無名的力量驅使著,身不由己的屈服在它之下,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無奈的焦慮。
  生活在台灣的人雖然在過去也經歷過經濟景氣上下的起伏,但是在景氣低迷一陣過去之後,經濟總是又繁榮了起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人們總是覺得只要肯打拚生活會越來越富足,不會像今天這樣對未來充滿了疑慮和不安。這十幾年來,許多一向以培植新品種和高生產力自豪的農民被迫轉業,工人因為工廠突然搬走或倒閉而失了業,或是被工廠在技術革新和瘦身中而被解雇,或是在國有企業私有化時大批裁員中失去工作。失了業的工人想再找工作是那麼困難,再也不像六○年代時換個工作那般輕而易舉,尤其是年過50歲的人更是如此。如今既使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的人,像剛才提到的那位年輕人,也還是不能免去對未來遠景的焦慮,就連在職的和退了休的中小學教師和公務員目前的收入雖然綽綽有餘,卻擔心著他們的未來。年輕人唸大學比以前容易了,但是私立大學的學雜費如此之高,而且大學畢業了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甚至就連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人要找一份穩定的理想工作也很不容易。失業的人想開個店做點小生意,但是發現一般的消費市場幾乎都超出飽和了,同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了,即使全力以赴,維持下去也不容易,昔日開個雜貨店就能不愁吃喝的日子已經不存在了。更有一些已經退了休的人,他們的積蓄在股票狂跌後減少了一半,靠著有限的銀行存款利息過活的人,在利率大幅下降後生活困難。
  不僅是在台灣,就連在美國如此富有的國家裡,一般人也是同樣的焦慮著他們的未來,他們失去了二次戰後曾經享有的生活上的保障。在戰後的那二十年中,美國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在提升,極大多數人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三○年代經濟大恐慌時的苦難日子,早已經被遺忘了。雖然早在六○年代,美國的工廠就開始遷移到台灣和南韓生產,但是那時還是較小規模的、較零星的,並沒有威脅到製造業工人的就業機會。到了八○年代,美國南邊鄰國墨西哥和一些中美國家開放了外來投資,更多的、更大規模的美國工廠就移去那邊生產。近十幾年來,美國的資本則移到東南亞其他國家,近幾年來,勞動密集的生產更遷往中國大陸,許多高科技但又勞動密集的產業也移至印度。美國工人在工廠隨時都可能遷移的壓力下,被迫接受了工資和福利的縮減和工作條件的下降。原來穩定的工作職位變成了隨時都可能被解雇的臨時僱工。臨時工沒有任何休假或健康保險的福利,也沒有退休金。已經退休了的人的退休金在股票暴跌後無法維持生活,只好再重新外出尋找工作,麥當勞如今就雇用了不少低工資的老年人。在如此富有的和醫藥高度發達的國家裡,竟有4000多萬人買不起健康保險,不少人在經歷一場病後便被迫宣佈破產。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前途,拼了死命要拿個大學學位,但是美國普及高等教育的時代已成過去,戰後州立大學低廉的學費不斷的上漲,因此除非父母有錢,今天在美國讀大學是越來越困難了。
  到了七○年代,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一大經濟強國,到了八○代,日本的經濟在許多產業上都超過了美國和西歐。很多比較落後的國家都羨慕日本在戰後經濟上的成就,希望能模仿它成為第二個日本。但是日本的經濟自從九○年代初以來,陷入了無能力自拔的長期蕭條期,經過漫長的14年仍無法恢復。在日本大企業工作的工人,過去享有終身職,他們以廠為家勤奮的工作著,使日本工業的生產效率不斷的提高。如今日本企業的終身職已成了過去式,許多人被迫提早退休,不知如何度過他們的餘年。許多人在八○年代底房地產氣泡破了之前買的房子,如今價格大幅下降,有時下降超過了一半,但是除了宣佈破產外,只有每月繼續支付沉重的房屋貸款。
  西歐國家在戰後的20幾年中,推行了「福利國家」制度,這些國家的工人享有比美國還要好的社會福利,除了健康保險、失業補助、退休金等項福利外,工人每年可以享有一個月甚至更長的休假。年輕人上大學不但不用交學費還可以領到生活補助。但是近十幾年來,西歐國家人民的生活一直在不斷的緊縮中。歐洲的企業也在外移,工人和一般公民的收入和福利被一步步的削減,「福利國家」不再。歐洲最大的經濟國──德國,過去十幾年來的失業率一直停留在 10%上下。從1973年到1994年西歐國家總合起來沒有(淨)增加一個新的就業機會(Thurow,1)。
  自從八○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的人民的生活不斷的在緊縮,那麼發展落後的國家人民所受到的衝擊就更大了。八○年代時,拉丁美洲國家經歷了十幾年的外債危機,到了九○年代中它們還沒有從外債的危機中恢復過來,就又被墨西哥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所波及。九○年代中墨西哥的金融危機導致她的人民的生活倒退了三十年。之後,緊接著亞洲的金融危機也爆發了。在亞洲危機中,東亞和東南亞的國家的經濟承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損失。在這些國家裡貨幣貶值、物價暴漲、金融系統崩潰、銀行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小資本(甚至本地的大資本)的經營破產。勞動人民本來在一切為出口的政策下,就已經受到高度的剝削,危機之後,更是民不聊生。
Paul Krugman對這次的危機這樣說:

  在過去的兩年中,世界上七個國家的經濟(這七個國家的經濟的生產佔世界總生產的四分之一,有六億六千萬人口)經歷了一場與經濟大恐慌極為相似的經濟蕭條。這一次與過去一樣,在晴朗的天空中危機突然襲擊,跟上次一樣在許多有權威的評論家還在預測繁榮將持續的時候,危機已經在擴張中,這次跟經濟大恐慌時一樣,傳統的經濟處方不但證明無效,甚至會起反作用。任何有歷史感的人在現代的社會中看到這樣的現實都會怕得脊椎骨發冷。(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1999)

  1997年夏天從亞洲開始的經濟危機向外漫延,到了1998年8月俄羅斯的經濟也崩盤了,同年的8月到9月巴西的經濟也跟著崩潰,到了次年的前半年,巴西的經濟再度陷入危機,並擴延到土耳其。九○年代末的危機並沒有隨著二十世紀終了而消失。到二十一世紀初,拉丁美洲國家: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都陷入了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而且經濟危機更導致政治危機,哥倫比亞、祕魯鎮壓不了游擊隊的反叛的戰爭。阿根廷從2001年底到2002年春,換了四個總統。委內瑞拉合法當選的總統Hugo Chavez 雖然抵擋了美國支持下的右派顛覆他的政變,今天Chavez 的政權也還不知道是否能夠穩定。
  印度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出版的印度經濟學的第35期對危機和由危機帶給人民的災難有這樣的報導:

  金融危機所導致的災害與戰爭所造成的災害不相上下,有很多的國家在受到危機的襲擊後,生活水平倒退了幾十年,若是拿俄羅斯作例子,人民的生活水平倒退了一個世紀。(在九十年代時,俄羅斯的男性預期生命只有五十七歲。)在東歐國家和前蘇聯國家中,幾乎沒有國家在九○年代末的國民所的高過1989年,俄羅斯在九十年代末的國民所得只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二,摩達維亞和烏克蘭在九○年代末的國民總所得僅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一。在亞洲危機時,泰國的失業率上升了三倍,南韓上升了四倍,印尼則是上升了十倍。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現今世界上有45% 的人生活在每日少於兩元美金的貧窮日子裡,而且在九○年代里,世界貧窮人口在不斷的增加。在今天的世界裡有三分之一的勞動人口失業或不能充份就業。1993年全世界的收入最高的1%人口的所得超過了最低的57%人口的所得,而收入最高的5%的人口的所得超過最低的85%人口的所得。

  為什麼近年來世界上各國的人民的生活產生了這樣大的變化?是『全球化』帶來的嗎?那『全球化』是什麼?這個已經被濫用了的詞代表什麼?生活在台灣和其它國家的人為什麼如此的焦慮與不安?與『全球化』有關連嗎?
  世界在過去這些年中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我們應該如何去暸解這樣的變化?應該如何去分析變化的原因?這就是許多人所關心的問題,也是筆者這幾年來不斷思考的問題。希望能對這個問題找到解答就是筆者寫這本書的動機。筆者不認為我個人有能力可以對這麼重大的問題找到完整的答案,這本書的內容偏重於經濟的分析,其它在政治上、文化上、和意識型態上都無法顧及。但是筆者認為政治、文化、和意識型態與經濟有著密切的關聯,筆者不認為這是來自個人背景的偏見。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這本書是從前面所提到這二十多年來世界的巨大變化來作分析和解說,筆者所希望的只是因為它的出版來引起我們大家對這樣的變化的討論,從討論中再深入的去瞭解、去分析。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