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台灣省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 (02)2735-9558 ■傳真: (02)2735-9035
■電子郵件:xiachao@giga.net.tw ■機關網站:http://www.xiachao.org.tw

帝國主義簡論(5) 

五.四十年冷戰和壟斷資本

 林書揚

夏潮聯合會資料庫檢索系統
與本文有關的資訊
參考分類思想評論/國際反帝運動/個人言論集/林書揚相關/
相關文件
帝國主義簡論
帝國主義簡論(完)(8)(林書揚)
帝國主義簡論(7)(林書揚)
帝國主義簡論(6)(林書揚)
帝國主義簡論(5)(林書揚)
帝國主義簡論(4)(林書揚)
帝國主義簡論(3)(林書揚)

反帝理論
槍口下的民主(唐曙(勞動人權協會政策組召集人、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行動代表))
[歷史與時事]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從未停止﹗(咧嚀)
[緊急特稿]反恐個屁﹗台灣不能支援美國的侵伊戰爭﹗ (台灣反帝學生組織)
[新聞思辨]小心極右勢力!──法國的政治地震也可能發生在台灣(汪立峽)
23日《恐怖主義與帝國主義初探研討營》現場手記(人民e)
美國帝國主義和台灣反共撲殺運動(幌馬車之歌序)(陳映真)


其他資訊
  前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是列寧所予測到的「已經瓜分完畢後的再瓜分,重新瓜分」。戰爭過後,不論勝方或敗方國家的壟斷資本,因其社會結構中的同質性,顯然共同面對著三大問題。也就是三種威脅到它們的存在和發展的歷史對立物。第一.是各自國內勞動群眾為中心的反戰反剝削反獨佔的,人民陣線運動。依據各國不同的國情或社會條件,儘管重點目標,運動型態有異,但本質上是屬於戰災重壓下和政局混亂下的,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鬥爭。
  第二種.是戰前處於殖民地,半殖民地狀態下的被壓迫民族,要求獨立自主的,民族解放運動。往往同時向殖民本國庇護下魚肉同胞的反動代理政權進攻的人民民族民主運動。在本質上是帝國主義制壓時代的民族鬥爭。第三種,則是蘇維埃聯邦為首的,依據社會主義的革命及建設理論為立國基礎的,戰後新興的人民共和國群。而三種戰場不是彼此孤立的(1947年馬歇爾計劃的宣佈和共產黨情報局的成立相隔僅兩個月)。面對著共同難局,大戰勝方的美、英、法和敗方的德、意、日,以數年時間完成了戰爭終結的法制處理後,聯合國的建制(1945),和平條約的訂定(1946~52),和雙邊和多邊的共同安全條約的新訂(1949),很快的重新集結了。回想列寧曾經批判過考基的超帝國主義論,說他因為對帝國主義的實體是一國的壟斷金融資本的事實認識不足,誤認將出現多數帝國主義停止相互鬥爭進行共同剝削的局面。顯然,二戰後美國獨佔資本的超群規模與實力,使它居於帝國主義世紀的核心位置發揮支配性作用,但與考氏超帝國主義的概論規定不盡相符。於是60年代便有人提出等級制帝國主義的概念。以美國為領導級的帝國主義,其餘五大國一英.法.德.意.日等為補助級帝國主義,再配以其他被泛稱為西方陣營,而與領導級帝國主義之間擁有條約關係的國家,劃出了戰後半個世紀的世界權利結構圖。
  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集團,是史上最大的世界性壟斷資本同盟。雖然在成立的50年代以來,內包著相當嚴峻的多種分歧,卻不可否認地在共同敵人的外壓內壓下以美國的超強武力為後盾逐漸地形成了針對前述的三個戰場的戰略共識。(1)國內的,具有多條戰線的,主要的和副次的階級鬥爭。這個鬥爭領域是資帝聯盟中各國的自主性較高的部分。雖然資本主義發達社會的一般構造是極其相似的。但具體差異性還是相當複雜。如.英-日的君主制國體,德.日的地主階級形成規定上是相近的,但其政治生態是相當的歧異。但不論具有如何顯著的特殊面貌,資帝一般的政治原理和經濟原理是要共同堅持的。像,代議政治,政黨競爭,公民授權,私有財產,經營自主,自由市場等等。也就是,戰後型新保守勢力的培育和發展,是資帝內部控制的重要策略。換個角度來說不論西歐.美.日.總是以中產階級的穩定公約數,來淡化或掩飾獨佔資本和無產大眾之間的尖銳對立。
  先進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鬥爭,是經濟鬥爭,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的總合過程。獨佔資本家要持續鬥爭中的優勢必須在資力分配上有一定的,經濟投資外的鬥爭基金。它的來源,當然只有提高剝削度。最常見的是以提升效率為理由改變生產結構,調整部門,實際上降低有償勞動價格。下面略舉五個國家從60年到78年之間的有償勞動(工資勞動)比例的變化。
  美國自37﹪逐年降低到28.2﹪;英國自36.2﹪到24.8﹪,法國自71﹪到41.3﹪;德國自66.9﹪到40.5﹪,日本從65年的79.5﹪到49.9﹪。顯然在總分配上勞動者逐漸難以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而公平享受人類文明公產的發展成果。
  為了對抗勞動者的組織性抗爭,資本家還要進入國會,影響有關的勞動立法也要成立工會對策部門,集中專家甚至黑社會勢力專搞破壞工會,打擊勞工積極分子,無所不用其極。有關工會對策方面,最荒繆但也最成功的一項,是把立法原意反對巨大企業的「夏曼反扥拉斯法」轉變成打壓工會的爭議權,罷工權的惡法,使美國勞工運動蒙受到極其嚴重的打擊。
  除此外,冷戰期間的資本家經營策略中還有兩項。其中一項,是大企業多國籍企業化的趨勢。這部份移下節在談。另一項是獨佔體的進一步兼併政策。
  按美國企業的合併運動,至今有三波。第一波(1895~1904)第二波(1925~1931)都發生在二戰前。第三波起自50年代,迄未結束。第一波中的最高潮是1899年,該年被吞沒的企業數達1208家。不少後來變成代表性大企業,是這一波結果。像聯合鋼鐵吞了170家,取得了65﹪的市場佔有率。杜邦吞了65家,取得85﹪占有率。到1904年全美製造業的資本總額的2/3,被置於托拉斯的支配下。第二波把29年的大恐慌挾在中間。被吞沒企業數的最高峰是1929年,1245家。第二波中的的兼併擴及到公用事業,對民眾的日常生活的影響更直接了。始於50年代的第三波,不僅勢頭猛也出現了新方式的兼併。這次超越了第一,二波的水平合併,垂直合併,第一次出現業別無關的企業的合併。所謂的“conglomerate“稱復合企業或企業復合體。從51年到66年合併總件數923,其中複合型兼併數最多達590件。資產額佔總額333億8千萬之中的200億8千7百萬美元。戰後美國企業合併風潮帶給人們的震撼不僅在於它的包攝量之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水平合併,到垂直合併,由製造業合併到公用事業合併終於發展到複合型合併,這種趨勢表現的是,少數大企業,也就是近代社會產物的法人資本,以其非情的擴張力日益凌駕於人民的意志或感情,以其鋼鐵般的單項動機—利潤,幾乎籠罩人們的多方面,多層次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了。集中度提高,獨佔度提高,表示著消費者的主權弱化,虛化了。也表示著巨大企業體和人民大眾之間的距離,甚至對立也愈見尖銳了。
  其次,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在戰後需要面對的另一種問題領域,便是主要集中在亞.非.拉三大洲的戰前的殖民地或保護領,在戰後的被壓迫民族追求民族解放的運動高潮的結果,新出現的獨立國家群。因其面積遼闊人口眾多且其中不少國民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自不可忽視。但因為自兩次世界大戰前的殖民地時期,在殖民本國的超額剝削下,始終無法進行本地社會最低需要的資本累積,一般在發展階段上仍在低度開發狀態中。依1978年統計,先進國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中的25﹪,開發中國家75﹪。但在GNP方面,75﹪的人口的生產值僅佔17﹪(總人口中的60﹪僅佔7.3﹪)。在人均收入方面,先進國是開發中國家的14倍。75﹪人口的2/3亦即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長年來處在飢餓狀態中。
  先進國家集團,亦即以美國為首的等級帝國主義集團,對開發中國家的共同戰略一方面維持該地區的原料供應區,成品銷售區的角色,一方面也要防範其在政治上傾向東方集團(社會主義陣營)。這便是所謂的「新殖民主義」的政策立場。其主要的內涵,是在法律形式上給與獨立的地位,但在實質關係上建立經濟的依賴關係和政治上的附庸關係。新獨立國家在經濟的基建或長程生產計劃方面必須依賴外資,而必須承擔的代價便是不等價交換和不公平機會。如此則在整體社會的體質必定是結構性的畸型和階段性的落後。於是新殖民主義在低度開發的新獨立國家所造成的結果可以用以下數語加以總括;「形式獨立,實質附庸,依賴外資,甘受剝削,結構畸型,階段落後」。
  開發中國家群又稱第三世界(總數約130國)。其中有部分國家曾經進行艱苦的獨立解放戰爭。它們建國後的內部體制也有相當大的歧異性。有的和所謂的西方集團有共同安全關係,也有的傾向於社會主義集團。但對於世界上的先進與落後之間的差距問題(媒體用語上有南北問題之稱)事關國家,民族的生機問題,當然有一種共同立場。再親西方的國家政府也不至於否定他們的困境有一個關鍵性的原因-世界經濟秩序是在西方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強固的實力主義的主宰之下。因此,如何在聯合國的積極參與下建立更公平的經濟新秩序,協助落後國家走上發展的道路,形成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共識。
  他們的努力所達成的結果是;61年起來連續幾屆的「聯合國開發十年計畫案」,62年的「開羅宣言」,64年的「普利舒報告」,68年「阿爾及耳憲章」,同年印度德里召開的「七七國集團大會」,70年「丁巴根報告」,75年的「利馬宣言」,80年代「第三屆聯合國開發十年計劃案」等。但南方國家的要求總是要面對先進國家以各種理由的駁難,即使形式上達成了一些局部性協議,也很難實現所謂的「縮短南北差距,最後達到全球共榮」的目標。不但達不到預期效果;從兩點事實可以看出。實際上的南北格差問題還是在惡化之中。首先,開發中國家與先進國家之間的人均生產總值的比例是,從1960到1987年非洲從6.9﹪降到3.5﹪,拉丁美洲從22.2﹪降到12.5﹪,中東產油國家從31.3﹪降到12.5﹪,東亞從5.3﹪降到3.8﹪,(不包括4小龍)。其次,是第三世界的債務累積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只有惡化。1970年.第三世界的債務總額是680億美元,到了86年增加11倍,達到7534億美元。85年的本息償還額達868億美元,非產油國家輸出額中的還債比率達到22﹪~50﹪。世界銀行指出償還額不能超過15﹪的「危機線」,否則後果嚴重。80年代第三世記的舉債每年約增加500億元而其中的相當部分是武器購入款。美國等於是借錢給第三世界購買美國制武器。
  以上所舉第三世界的困境,無疑是等級制帝國主義主宰下難以克服的問題。因為先進國家對外經濟交流,是在根深蒂固的國家自私原則之下推動的。不論何種性質的經濟政策,都以追求最有利的資本增值為目標。
  回想二戰前30年代的美洲睦鄰政策的推動時期,政策說帖中的重點是:「不可令顧客們一下子破產。也不可令他們佔我們的太大便宜」。那種資本主義的倫理觀,還是不會變的。
  帝國主義集團所面對的第三個方面,是所謂的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集團。媒體上所稱的「東方陣營」。軍事上的華沙公約組織,經濟上的經濟互助會議組織。再加亞洲的中國.北韓.越南.高棉.寮國.美洲的古巴。這個方面的對抗,本質上有如第一個戰場-國家內部的階級鬥爭。說得上是國際範圍的階級鬥爭。同屬於以資本主義體制為主要支配形態的兩個世紀的歷史性基本矛盾。美國為首的資帝集團的基本戰略是以共同安全體系,納入非共反共政權,遍佈軍事基地加以圍堵,但在核武恐怖平衡下採取不誘發全面熱戰的冷戰對峙。這種軍略本來就有利於資本帝國主義的各國獨佔體。因為冷戰的基本型態是軍備競爭中有小規模的局部性熱戰。軍備的不斷提昇固然直接防衛己方赫止對方的攻擊,另一方面可以用國家安全的名義強迫國民以國防稅負的方式購買非再生產性的軍事武器或其他戰爭工具。這是一種數量極為龐大的政策性強迫性消費,可以緩解各國壟斷資本的結構性過度投資和大眾消費不足之間產生的壓力。資帝集團的算計是根據世界銀行1976年的統計,60年到76年期間,16個工業化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成長率4.3﹪雖然略低於社會主義集團的5.04﹪但人均收入則以0.414美元超過社會主義集團的1.061美元6倍。在世界總值中所佔的比例是,資本主義集團以16.2﹪的人口,生產值佔64.6﹪,遠遠超過社會主義集團以31.3﹪的人口產值,僅佔19﹪。在如此的基本情勢下,社會主義集團雖然以更高的組織力維持著戰力的一定水平,但從60年到85年的25年期間,西方先進工業國以3.6﹪的經濟成長率,支持著軍事支出增長2﹪。而東方陣營則以3.4﹪的經濟成長率支持著3.1﹪的軍事支出增長率。80年代起蘇聯東歐集團的成長率急降,80年至85年成長率降一半,而軍事費降低到1/3。因軍備負擔相對加重政經體制方面的內部爭論,終至90年代的體制瓦解。
  但就西方集團而言,冷戰終因東歐集團的政治解體而終結,但期間的最大因素-經濟的軍事化卻留下了嚴重的結構性難題。從國內政治角度來看,如美國總統艾森豪在61年離任時,在演講中指出軍備的擴張導致了「產軍複合體」的出現而以龐大的人力財力的支配權幾己形成了「共和國中的共和國」,警告說這種趨勢或將殘害到基本的民主體制云云。按二戰結束時,全球軍事支出的總額約八百億美元。到73年增加3倍。在74~83年期間增加1.3倍,85年膨脹到8千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全球的教育支出和保建支出(各6千億美元)。更遠超過政府援助開發總額294億美元的27倍。這個巨額開支的一半是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1/4屬蘇聯東歐,1/4屬第三世界。1986年,亞.非.拉130個國家中,有57個政權是軍部政權,或由軍事政變產生。經濟政治化勢必使軍部的發言地位提高,自然導致政治的軍事化。以美國來說,60年代出現的「產業複合體」支配著美國最大的產業,直接領薪的人口達850萬人(軍人340萬人,國防部文官130萬人,國防產業直接從業員380萬人)。如果把軍事基地其周邊區域靠國防費用的購買力生活的人民,國防產業的間接受惠人口約一千萬也算進去,竟然有1850萬人,是依賴著國防預算生活的美國人口。1968年的國防預算780億美元。佔GNP的8.8﹪,政府總預算的43﹪。其中的54﹪的423億美元,便是國防部對軍需產業的購買款和研發補助金。根據參議院調查,至1968年的十年期間,由國防部轉任一百家大型軍需產業的,上校.艦長以上退伍武官,竟達2072人。到了80年代“產業複合體“已經發展到「產.軍.學.政(民代)」複合體。對一般民意,公意,國家戰略和政策走向的絕對影響力,可以說是不言可喻了。
  帝國主義的最後手段是武力。馬克思曾經說過,暴力是人類史前階段的最高裁決因素。由此而引伸,資本帝國主義跨進21世紀後,仍以史上空前的巨大軍武系統控制世界也許表示著這是前史階段中的最末段,也就是,列寧曾經指出過的資本主義的最後過渡了。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

人民e網頁生產研究會、台大戀愛委員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