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學生運動史
反侵略亞洲學生共同行動(AASJA)土屋賢二
日本學生運動,從以下的說明可知道,是很複雜的過程。要明顯敘述統一的運動史是很困難的。為了能了解經過的大約,及為了反映筆者對問題的觀點,把戰後學生運動簡單概括如下:
(1)戰後革命期到「全學連」的成立(1945年~1950年)
1945年8月15日,犧牲亞洲2000萬人生命的日本亞洲侵略戰爭終於結束。這個時以前因為國家權力的強壓及天皇制的存在,使反侵略運動被消滅。但戰後由美佔領軍搧動「民主化」策動下:勞動運動、學生運動逐漸活躍起來。
戰敗後的日本學生運動以「學園民主化鬥爭」的名義下開始。學生先反對法西斯體的大學教育,學生自動地把「軍國主義」教育的教授,從學園迨放。
1946年勞動運動以打倒政府,建立「人民政府」的口號下達到高潮。再建的日本共產黨指導下的勞動運動,於1947年2月,準備進行最大規模的全國同盟罷工,學生又援助勞動運動。可是美佔領軍總部(GHQ)發佈禁止同盟工的命令,因此同盟擺被迫停止。
勞動運動被挫折下,在全國進行學費的反漲價的鬥爭,而學生自治會的組織化逐漸完成,1948年6月進行全國學生同盟罷課()。學生們經過這樣的鬥爭,以為把精力儲★在學生團體內,並企圖學生戰線的統一。9月份裡又有以國立、公立、私立大學合起來共266校22萬人組成的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總連合(全學連)成立。成立大會裡明白表示,對GHQ及政府、文部省對決的姿態。提出「反對法西斯主義式的殖民地再編成★教育」、「擁護學術自由與學生生活」、「反法西斯主義並守護民主主義」、「要求學生政治活動完整自由」等口號。大會並提出要和學生運動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學生聯合。
到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朝鮮戰爭爆發前的緊張情形下,GHQ對民眾運動,在日朝鮮人運動的加壓正規化。「民主化」、「非軍事化」的要求被遺棄,GHQ總司令麥克阿瑟說「日本為反共堡壘」,並在各戰線進行白色恐怖(捉共產主義者),在學園裡也進行。政府文部省向國會提出加緊管理的大學法案。
(2)日共的分裂和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1955年)
1950年1月,共產黨、勞動黨情報局()對美國佔領下提倡和平革命的共產黨提出嚴厲的批評。受到這批評的日共分裂成主流派與反主流派兩大派。這樣的分裂對剛開始朝鮮戰爭進行反戰運動的高潮給予很大的打擊。
對剛開始的朝鮮戰爭,全學連鬥爭的方針是反對美國的朝鮮侵略與反對共產黨員和同路者在公職或一般企業就業的被迨放,反對冷戰的「單獨講和」。
在GHQ指定的「赤色教員」被迨放的大學裡,學生和教授組成統一戰線,反迨放赤色教授,這使文部省(教育部)撤回「赤色教授」的迨放令。這可以說,「赤色排斥」犧牲的二萬件事件中的一個勝利。對朝鮮戰爭的激烈化與單獨講和受國際學連的指示下全學連推行「第四回反殖民地鬥爭」,並進行反戰和平運動。1950年結成反戰學生同盟(反戰運動的大眾性學生團體)。這個時期由GHQ的壓迫和日共的分裂,引起了鬥爭更加困難。但無論如何,群眾和學生連合起鬥爭被反覆推行。由美國在太平洋的氫彈實驗,引起日本漁船被灼傷。反核反氫彈的民眾運動又高漲起來,全學連又參與其中。由朝鮮戰爭激烈化,佔領日本各地的美國站各自強行演習。學生們聯合當地住民的反美軍演習,又鬥爭到底。
到了1955年,日共把過去的鬥爭說稱「極左冒儉主義而否定它並宣之要統一的黨成立。另外這一年裡,議會的兩個保守政黨,以「自由民主黨」的名稱合併,同時分裂的社會黨,再統合成在野第一大黨。自民黨與社會黨的對立情況,稱為「55年代體制」情況,且一直繼續到1990年。
(3)引起安保鬥爭的全學連(1956年~1960年)
召開於1956年6月的全學連第九回大會,使停頓的學生運動又從新起動起來,並把反戰和平運動的推動為第一目標。並整成「學生運動的階段」的概念,強調學生需要當人民鬥爭的先驅。根據這個方針,阻止東京、玉川美軍基地擴大鬥爭,在現均強力地推進著,與民眾各階層連結進行反氫彈,對壓迫教育勞動者的「勤務評定」的反對鬥爭時,連合集結日本教職員組合,一起鬥爭。
對於如此獨自展開的運動的學生,日共一直想把它拉進自己的統禦下,因此與日共的對立被強化。1958年11回全學連大會後終於與共產黨分裂。被開除日共黨籍的學生為中心結合起來,成立共產主義者同盟,並推進安保鬥爭為全學連運動的第一政治目標。
在60年安保鬥爭旗子下,國內、國際的情勢快速激烈變化著,蘇聯赫魯雪夫杉記的冰解姿態下,美國推行核武的開發,並在亞洲想要改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元A級戰犯的岸傳介首相,把改簽日美安全保全條約為日本帝國主義復活的好機會。另外在韓國,以學生為前衛的反李承晚獨裁政府鬥爭展開。日本國內,由然料政策轉換下,三池炭坑的勞動者被大量解雇,引起展開機體衝突鬥爭。1959年3月成立「阻止安保改簽的國民會議」,以勞動黨為主的統一戰線成立。全學連又擔當其中重要任務。11月27日全學連舉起粉碎安保的旗子衝進國會內,並勝利地有2萬人在國會內集會的偉大勝利。這一次鬥爭把反安保鬥爭提高到大多數民眾參與的鬥爭高潮。
進入1960年5月,自民黨把警察引入國會內,拘束在野黨議員,並強引新安保條約的通過。對如此暴行,10萬人群眾包圍了國會。6月4日的反安保統一行動,全國就有560萬人的勞動者學生的參加,國有鐵路勞工又進行政治罷工。全學連6月15日再度衝進國會,在此次鬥爭中,全學連盟員樺美智子,被警察暴力虐殺。對此案件連日抗議運動進行,但6月18日新安保條約沒有反對下通過,23日岸內閣總辭。
全學連牽動的反安保鬥爭,使大眾運動達到空前的高潮,作出極大的努力。雖然不能阻止安保改簽,但使動搖的岸內閣總辭,因此再武裝為目標的岸內閣陰謀被粉碎。但成立後不久的,鬥爭運動卻急速向終止。為反安保,把一切力量投進去的共產主義者連盟,經過鬥爭總檢討後分裂,其混亂又反映全學連運動中。一方面日共系組織與全學連的自治會聯合,使學生運動進入分裂混亂的時代。
(4)越南反戰運動與全國學園鬥爭(1960年~1972年)
1960年安保鬥爭後,學生運動進入低潮,其間日本經濟進入高度的增長期。同時在亞洲開始的企業海外輸進正規化,使帝國主義復活。而針對著日本帝國主義的正義鬥爭,學生運動又佔在前峰。66年美國正式介入越南戰爭與中國文化大革命的開命,使日本社會改革運動受到衝擊。
學生運動的全國性再出發,於1965年粉碎日韓會談的鬥爭為機遇而開始。先進的學生們,把日韓會談認為日本帝國主義的復活,在韓國策動新殖民主義,高度的經濟增長,引起通貨膨脹,使學費漲價,這個鬥爭擴張到全國。66年越南侵略戰爭反對運動中,反對美核潛艇進入橫須賀,佐世保的運動。
1967年,佐藤首相為了表示對越南戰爭的協力及表示對越南友好關係,由羽田空港出發訪越南。全學生連為阻止佐藤訪越,在習田空港,展開機體衝突的鬥爭。全學連和機動隊激烈的衝突中,一名學生被警察虐殺。
對激烈化的越南侵略戰爭,日本帝國主義者須表示支持的姿態。因此對越南反戰爭運動,須讓民眾知道是否支援「美帝國主義的越南戰爭」與否的問題。1967年10月21日對反越南戰爭的統一鬥爭展開了。國鐵勞工拒絕運輸美軍坦克的激烈鬥爭,在東京王子阻止建立野戰醫院的運動中,全學連和住民共同奮鬥。1968年,美核能航母(Enter plug)進港,學生站在前頭與民眾反覆衝入佐世保基地。
與市街反戰運動的高潮連繫,1968年起,大規模的全國學園鬥爭開始了。反對學園內的強壓管理,反對學校當局與財界政界的結合,反對學費的漲高等運動發生達到高潮。這些運動稱為「全共鬥運動」。日本大學、東京大學、……
(可能fax漏印一、二行。)P3尾~P4頭。
日本從美國佔領統治脫離,獨立後,還繼續置於美國統治下。美國把沖繩島看成「亞洲太平洋的重要基地,並集中建立侵略亞洲的基地。沖繩民眾抵抗美軍的佔領,並要求「和平憲法」的回復,而繼續鬥爭。
(5)反戰反差別待遇鬥爭與學生的鬥爭(1970年代)
70年代後,以學生身份進行的大規模高潮卻不出現了。但可以說,鬥爭的質卻在1970年後大大地飛躍起來。戰後學生運動的特徵為堅持反戰運動。原來的「學生兵役」,使學生被帝國主義動員參與亞洲侵略戰爭,不管被犧牲的多大,戰後「民主化」的日本與美國締結軍事同盟,使人想到再度回復法西斯體制的危機感。主要對日本被捲入「美國戰爭」而受害者的意識來反對日本政府的戰爭政策。
但1960年代,日本的經濟高度生長,使日本企業侵進亞洲而剝奪經濟利益。而擁護美國越南戰爭及統治亞洲的日本,對過去的反戰意識,變成「只要日本一國能過和平豐富,的自私主義了。可以說「被害者的意識」改為「加害者的意識」,有意識地變換著。就是學生運動停滯的1970年代,學生運動對社會運動也有些貢獻。這裡舉出成田空港反對鬥爭。成田國際空港的建設,於1966年政府單方決定,對住地空港預定地農民一點的說明、解說都沒有。政府與空港工事團,以金錢收買住民,對不要收買的住民以警察機動隊趕出住地。住民結成為對反對組織,表反抗意圖。當時正在參加反越南戰爭的學生又參加住民反抗鬥爭的現場攻防鬥爭。在反抗者連續被逮捕及負傷時,1977年空港滑走路只建立一條情況下開港(當初預定開三條滑走路)。這個鬥爭到現在還在繼續著(2000年才能第三條滑走路建成)學生們又參與反抗政府、公團的鬥爭。
這一段有fax漏印一、二行,P4尾~P5頭)
差別待遇引起的警察取題的脕罪事件,村落解放同盟為中心的鬥爭中,也有很多學生參與者。對「障害者」解放運動的參與,對待住在日本的朝鮮人、中國人、勞奴人差別待遇的反抗運動,參與的學生又不小。
另一邊1970年代後半,法西斯學生運動在全國組織下想改寫「和平寬法」。這批法西斯學生團體與自民黨勢力及大學當局結合,對學生運動反覆襲擊,對此全國規模的學生反擊運動至今還繼續著。
(6)冷戰終止與對新安保條約的鬥爭。(1980年~1990年)
1980年代裡,日本經濟泡沫化。大學學園被稱為「有聞地區」。中曾根一方面增加軍事預算,並「戰後總決算」的名目下改編勞動運動左翼,中曾根又對奉祀戰犯的「靖國神社」公式參拜,枉之「日本為第一國家」,並自稱為右翼天皇主義者。因此1980年代中期,對中曾根政府進行大鬥爭。
1988年,侵略亞洲戰爭的第一責任者天皇宏仁去世。政府縮減廣仁戰爭責任的報導。右翼勢力正進行白色恐怖,鬥爭的學生與反戰派勞動者聯繫,包圍皇宮並反對天皇制的強化。
進入1990年代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崩潰,日本社會主義運動全部被動搖,其衝擊表現成從戰後一正為自民黨對抗勢力,且是勞動運動基石的日本社會黨的低落。日本軍事大國化的進行進入歷史階段。1999年中東「海灣」戰爭開始,自衛隊海外派遣在國會討論。1992年為參加國連PKO,自衛隊戰後頭一次出兵海外。
1999年日美新的誘導指標(★★)關聯法被強制成立,戰時協力法成立使自衛隊從美軍後方公開支援變為可能。雖然沒有安保鬥爭那樣大規模的鬥爭,繼續好幾天卻能在國會周邊進行的抗議集會示威鬥爭。
與日本政府想改制成能戰爭的國家體制,堅決反對的是沖繩島鬥爭。1995年駐沖繩島美軍對少女強暴的事件發生。對沖繩全部美軍的愈怒的鬥爭擴展著。10月21日召開的沖繩島縣民大會,集結38500人。對此日美兩政府主張基地的縮小整理,企圖收束鬥爭。不過這是強化基地的再編而已。不但如此,代替老化基地改建成新基地的騙局策劃著。對沖繩鬥爭,連結元地住民的學生行動,使沖繩與日本本土連結進行鬥爭。
又90年代,日軍戰時「慰安婦」的韓國婦女先出來向日本政府控告,這個控告為先機,菲律賓、台灣、中國等亞洲各國地域曾經成為日軍性奴隸的婦女們站起來,向日本政府要求國家賠贖,並要求謝罪。使二次大戰中日軍罪行被撕破,也是對日本帝國主義復活的警鐘。對「慰安婦」問題的鬥爭,卻引起日本婦女覺醒,引進婦女解放運動的鬥爭。我們又是擔當支援運動的一個角色。
反侵略亞洲學生共同運動,於1994年成立以來,對日美安保體制和日本軍事大國化進行鬥爭與沖繩基地反對運動聯繫,對日軍「慰安婦」外,亞洲戰爭被害者戰後補償要求支援運動也使出微力。同時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也探索和亞洲學生運動的聯繫。帝國主義經濟、軍事的暴力只能使民眾貧困與壓迫,因此參與亞洲學生運動是必要的。
1999年5月,我們聯繫亞洲學生運動,而「亞洲太平洋學生會議」與亞洲學生協會(ASA)又同時開會。
(7)最後結論
展望在歷史潮流上的日本學生運動中,日本學生對正在復活的帝國主義,從正面批評並反對日美統治亞洲需要建立日美安保體制。不只學園內部問題,也參與擴泛的勞動群眾鬥爭,與勞動民眾聯繫一起奮鬥;我們想把這些事情繼續積極地做下去。
90年代日本經濟在戰後最低潮,而繼續到今年,企業合併、破產相繼而來,失業率增高,新畢業學生中,只4人當一人找到職業,這是嚴重的狀態。看不出未來,使民眾對社會不安,為了改革如此惡劣的政治社會,出現的是小泉內閣,「構造改革」為名稱,引進新自由政策,以期能走出危機。但因此矛盾會更加升高。
同時小泉政權,在「大眾支持」的背景下,正式制定有事立法以圖改變憲法九條(不支持戰爭力量,否定國家參戰權),並想改變國家體制,使它能「參戰」在如此情況下,反對戰爭準備,並不許再度侵略亞洲。
又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全球化都威脅學生生活及其將來的展望。因此從學生立場必要抗全球化()而這個運動不只停留在日本一國,應和亞洲學生一起進行鬥爭,這樣才能走出過去的「島國」學生運動形式。
夏潮聯合會
Chinatide Association
中國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170號6樓
電話:2735-9558 傳真:2735-9035
xiachao@giga.net.tw http://www.xiachao.org.tw